作者|赵永富
当清风徐徐拂过水面,刷过午后的湖面,波纹会慢慢淡去。这样的时候,我们如若静静依靠在院角,或者,在某一个安静的角落,停下脚步,驻足下来,静静的,读一读午后,读一读乡情,那一抹乡愁,是多么的值得去感念,这也是一件多么值得感怀一生的幸事。当午后的暖阳,打落在墙角,或,在屋檐的青瓦上,看一看流云的离去,我就会想起童年的那些趣事,想起家乡的味道。那一抹乡韵自然而然,从一束花开的瞬间,拷打到心底最深最软之处。
当我读到徐帅的文章时,这种乡韵之声,不管是秋冬,还是春夏,都会从文字里勾起我久违的记忆,一字一句,飘逝到我的眼眸里,仿佛,我又读到了从前的自己,读到了乡愁。
我与徐帅相识是在彼此上大学的时候,我们属于90后,喜爱文艺,如遇高山流水,或许,这就是人生之中最珍贵的缘分和遇见之一。现在,大家都从那个时代走过,也都工作了,在未来,也许大家各自奔波。但在这样忙碌的日子里,每当我读起他的文字时,心中的涟漪便在身体里绽开了芬芳。
徐帅为人谦逊,不浮躁,不高冷,在文坛新秀中,这是一种最为高贵的气质。他与我相处的时光里,我深深感到新生力量的正能量勃勃向上,从无形中感触一种精神的力量。
他散文的字词里,多数是一种乡愁的气息,就像他的散文《沉淀在记忆深处的童年》里一样:“故乡啊,你不曾离去,永远活在我的心中。我牵恋着那村头的大树,牵恋着您那垫起石磙的河流,牵恋着那白云悠悠的大崎山……”。这些字词,总是莫名的促使我的思绪,与过往的白云一起,退回到童年及那棵与我渡过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大槐树下,引起我深深的沉思及哲想。或许,这就是时光里,我与他的共鸣之处,所以,读他的文章,我的心与情感就与这些词句共振了,心底的乡愁啊,也一波一波荡漾开去。
其实,一个作家也好,一个诗人也罢,还是一个普通的人,于故乡而言,都是任何事物无法更改的印记,作为一种身份的象征,徐帅面对它的时候,和我们一样,是那么小心翼翼。这种情感从童年的记忆开始,种植在他身体的每一个角落,不然,怎会有流淌在血液的乡韵呢?在他的散文《那些年,我们一起玩过的游戏》足以找到佐证:“细想,现在还有多少孩子会玩捉迷藏、攻城、撞拐子、跳房子……的确,这样的游戏过于老土,如今的孩子,早就看不上眼了,比不上他们那爱不释手的网络游戏。但它却伴随我们那代人的整个童年,是我们儿时的最美回忆。”在这里,我们不难发现,这种乡愁是一种历程,伴随着他的成长也在增长,是和时间成正比的。当然,这种童年趣味里飘燃过来的乡韵,给人一种温暖,给予我们温度及哲思,于作者而言,还是于读者而言,这难道不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吗?
于徐帅而言,还是于我而言,乡愁都是无可更改,更是任何东西也无可替代的魂韵,因为它,我们学会了文字的表达,学会了把思念藏于风中,放在纸上,留在记忆。学会了轻轻的把自己读透。
如同在他的笔下描写的荸荠一样,是一种怀想,是一种执恋,“果不其然,当我咽下第一口时,我就觉得没有家乡团风荸荠那般口感。”其实,拿水果而论,应该是一样的香甜,可是,在这里,为何不甜了呢?是因为作者因荸荠想起了童年及家乡的味道,那种思念胜过了水果的香甜,从而,瞬间的口感变得苦涩。在很多时候,特别是作为一个孤独者,一个异乡人,或一个漂泊的游子,我们何尝不是像徐帅这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