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怀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惊喜,随即露出笑容:“解先生,您来了!我正想请教您对这首《沁园春?雪》的看法。”他将手中的卷轴递给解缙,语气中带着几分期待。
解缙接过卷轴,仔细品读,脸上露出赞许的神情:“朱公子,您这首词写得极好,意境深远,尤其是‘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描写,真是气势磅礴!”
朱怀听后,脸上露出一丝得意之色,随后又微微一叹:“然则,我心中总觉得少了些许灵动之气,似乎不及您那般洒脱。”
解缙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欣赏:“朱公子,您年轻气盛,才华横溢,未来可期。诗词之道,讲究的是情感与技艺的结合,您若能多加锤炼,必定能成大器。”
朱怀点头,心中感激不已:“多谢解先生教诲,您总是以身作则,激励我前行。”
两人正谈得热火朝天,忽然一阵风吹来,卷起几片落花,朱怀不由自主地伸手接住一片桃花瓣,轻声说道:“这花瓣虽小,却蕴含着春天的气息,似乎也在告诉我,诗词与人生一样,需用心去感受。”
解缙微微一愣,随即会心一笑:“朱公子所言极是。人生如诗,诗如人生,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就在此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朱怀和解缙同时转头,看到一名侍卫快步走来,面色凝重。
“朱公子,解先生,皇上召您二位前往大殿。”侍卫恭敬地说道。
朱怀和解缙对视一眼,心中皆是一震,朱元璋召见,必有要事。两人迅速整理衣衫,随侍卫向大殿走去。
宽敞而金碧辉煌的大殿内,气氛凝重。朱元璋端坐在那象征着无上权力的龙椅之上,他的脸色阴沉,不怒自威,让人不敢直视。他威严的目光扫视着四周,仿佛能洞悉一切。在他身旁,几位大臣恭敬地侍立着,大气都不敢出一口。
就在这时,殿门被缓缓推开,朱怀和解缙并肩走了进来。两人神色肃穆,步伐稳健。进入殿内后,他们立刻跪地行礼:“陛下万岁!”朱元璋微微点了点头,用低沉的声音说道:“起来吧,上前回话。”朱怀和解缙站起身来,稳步向前走去,站在了朱元璋面前。
“解缙,朕听闻你近日作诗颂赞雪景,意境深远,令人称道。”朱元璋开口,声音低沉却不失威严。
解缙心中一震,立刻跪下:“臣不敢,臣不过是将自然之美与心中所感写出,恭请皇上明鉴。”
朱元璋目光如炬,注视着解缙,随后转向朱怀:“怀儿,你与解缙交情甚厚,作为翰林院的庶吉士,他的才华可见一斑。你可有想法?”
朱怀心中一紧,随即恭敬答道:“儿子认为,解先生才华横溢,若能担任更多的职务,定能为国家贡献良多。”
朱元璋微微一笑,似乎对朱怀的看法颇为赞同:“不错,解缙的确应当有所作为。来人,传令翰林院,任命解缙为翰林院正士,专责文书之事。”
解缙大惊,连忙跪下:“臣不敢,臣只愿为国效力,若有职务,定当竭尽所能,不敢奢求荣华。”
朱元璋摆手:“无妨,朕信你之才华,正需你为国效力。”
待解缙谢恩后,朱元璋目光转向朱怀:“怀儿,你可要好好与解缙交往,互相砥砺,方能成就大业。”
朱怀心中感动,郑重应道:“儿子定当铭记在心,努力学习,不负皇上期望。”
“解先生,今日之事,真是让人振奋。”朱怀兴奋地说道,脸上洋溢着青春的朝气。
解缙微微一笑,心中却暗自思索:“朱公子虽年轻,但思维敏捷,才华横溢。”
两人一路畅谈,言辞间尽显才情,时而吟诗作对,时而探讨时政,渐渐地,彼此之间的默契愈加深厚。
“朱公子,我常想,诗词之美在于能触动人心,您是否愿意与我共作一首?”解缙忽然提议。
朱怀愣了一下,随即兴奋地点头:“好啊!我愿意与您共作,何不以春天为题,抒发心中之感?”
解缙微微一笑,欣然应允:“如此,我先来一句,‘春风化雨润心田’。”
朱怀思索片刻,随即接上:“‘桃花纷飞映日妍’。”
“解缙,你可要注意分寸。”刘三吾低声提醒道,目光透过窗棂,望向院外的风景,似乎想要借此转移自己的焦虑。
“刘兄,你放心,我自有分寸。”解缙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的手中握着一卷书,正是他为李善长辩护的论据。他不愿意再看那些冤屈之词在历史的长河中被遗忘。
“但朱元璋是个多疑之人,李善长的事牵扯甚广,你若贸然发言,恐怕会引火烧身。”刘三吾叹道,心中对解缙的担忧愈发加深。
就在此时,朱元璋缓步走入院中,身后跟着几名侍卫,气势威严。解缙心中一震,随即站起身来,恭敬地行礼:“臣见过皇上。”
朱元璋微微颔首,目光扫过解缙,最后停留在刘三吾的身上,似乎对他的话语有所耳闻。“刘爱卿,何事让你如此紧张?”
“回皇上,臣担心解缙在此言辞不当,可能会触怒您。”刘三吾不敢隐瞒,心中默念着希望朱元璋能理解他的苦心。
朱元璋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解缙虽年轻,却是才子,难道我会因他几句无心之言而生气?”他转向解缙,眼中闪过一丝玩味,“你想说什么,尽管说吧。”
解缙心中一紧,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说道:“皇上,臣认为李善长乃是冤屈,若能恢复其名声,必能让百姓心安。”他的声音清晰而坚定,仿佛在宣告着什么。
朱元璋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他微微皱眉,冷冷地问道:“李善长冤屈?你凭什么这么说?”
“李善长为国尽心,忠诚于明朝,然却被人诬陷,皇上若能明察,必能洗清他的冤屈。”解缙毫不退缩,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朱怀站在一旁,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容,插嘴道:“解缙,你这‘江西神童’的言辞,怎能与皇上对峙?你不过是停留在‘童’字上,‘神’字却早已丢弃。”他故意用戏谑的语气,试图削弱解缙的气势。
“朱怀!”朱元璋喝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悦,“这事与你无关,解缙说的,或许有其道理。”
“皇上!”朱怀不甘心地反驳,“李善长的事,难道不是因为他与那些权臣的关系不睦?解缙此言,分明是在为他辩护,难道是想要在朝中树敌吗?”
“我并非为李善长辩护,而是为真相而言。”解缙感受到朱元璋的支持,心中稍安,继续说道,“在这权谋之中,真相往往被掩盖,臣希望皇上能还原事情的真相,让百姓看到一个公正的明朝。”
朱元璋微微点头,似乎对解缙的勇气表示赞赏,但他心中也明白,解缙的言辞可能会引起更大的风波。他沉吟片刻,才缓缓说道:“解缙,你的心意我明白,但在这个朝廷之中,言辞如刀剑,须谨慎使用。”
“臣明白,皇上。”解缙低下头,心中却不甘,他知道自己所说的每一个字都在挑战权力的底线。
刘三吾在一旁暗暗为解缙捏了一把汗,他知道,解缙的每一次发言都在与权力的游戏对抗,而他所追求的真相,或许并不被所有人所接受。
“解缙,既然你如此坚持,那你可有证据?”朱元璋的语气变得严肃,目光如炬,直逼解缙。
“臣在李善长被冤时,曾与他有过密切的接触,李善长在临死前曾向臣倾诉过他的冤屈。”解缙的声音坚定而清晰,“臣愿意将其所言记录下来,作为证明。”
朱元璋微微颔首,似乎对解缙的态度感到满意,但他也知道,事情远比表面复杂。李善长的冤屈背后,牵扯着许多权臣的利益,若要为他翻案,势必会引发更大的风波。
“好,你可以将你的证据呈上来,但我警告你,若是没有确凿的证据,后果自负。”朱元璋的声音中透着一丝威严。
“臣明白,皇上。”解缙心中一震,知道自己已踏上了一条不归路,但他仍然愿意为真相而战。
朱怀在一旁冷笑,心中暗自得意。他知道解缙的性格,若是继续坚持,必然会招致更大的麻烦。他微微一笑,心中却在思索着如何将解缙的事情利用到自己的利益上。
“解缙,你可知这朝堂之上,权臣如云,若是你想要翻案,必然要面对许多阻力。”朱怀故意挑拨道,“你是否有能力应对这些?”
“我所追求的只是一个真相,若是为了权臣的利益而妥协,岂不是背弃了自己的初衷?”解缙毫不退缩,目光坚定。
朱元璋看着两人之间的争执,心中暗自思量。他知道,解缙的才华与坚持是难能可贵的,但在这个权力的游戏中,若不小心,便会被卷入漩涡之中,无法自拔。
“解缙,既然你如此坚持,那我便给你一个机会。”朱元璋缓缓说道,“你可以在朝会上陈述你的观点,但我希望你能谨慎行事,别让自己陷入困境。”
“臣定会谨慎行事,绝不让皇上失望。”解缙心中暗自感激,虽然前路艰险,但他知道自己必须坚持下去。
朱怀见状,心中暗自不满,若解缙在朝会上发言,势必会引起许多人的注意,自己必须想办法将其打压。他暗自盘算着,如何利用这个机会为自己谋取利益。
“解缙,明日朝会,若你能说服皇上,或许会改变你在朝中的地位。”朱怀故意放出一些诱饵,试图让解缙放松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