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李邦彦为首的主和派,跟以李纲为首的主战派之间,几乎都是针尖对麦芒。
每次朝堂议事,都是这样的情景,双方各抒己见,毫不相让,争的是火气冲天。
而各位王爷们,则都是明哲保身,不言不语。
赵枢冷眼旁观,对于这样的结果,他已经见怪不怪了。
一直以来,大宋朝廷就是这样的一个奇葩!
宋朝奉行的是以文治国,扬文抑武的国策,武官的身份地位很低。
更要命的是,指挥军队的却是一群手无缚鸡之力毫无军事素养闻风就丧胆的文人,以致于宋朝的军队,大多数都没有实战的能力!
而作为最高领导的皇帝呢,却始终处在战与求和的圈子里徘徊,左右摇摆不定。
战的时候不坚决,处处掣肘!
求和的时候又瞻前顾后,求和前死命的跪舔敌人,求和后又不断地反悔耍赖!
以致于,整个朝堂,始终处于两极分化的分裂状态,没有达成一个固定的方针策略。
大宋的政坛,就这样一直被割裂着,没有形成合力,遇到外敌入侵时就惊慌失措,毫无章程可言,也毫无抵抗力可言。
现在,朝堂上的主和派明显占据着优势,形势是岌岌可危啊!
看到这样的场景,赵桓很是无奈,也不想再询问李邦彦和李纲了。
他们两人,一个是主和派的头目,一个是主战派的领头羊,不用问就能知道他们的观点,问了也是白搭!
而在场的这些王爷,都是他同父异母的兄弟,主见可没有他的多,都是明哲保身的主,几乎个个都是缩头乌龟,不敢妄议朝政。
除了他的三弟郓王赵楷跟着他父皇跑到江南去避难之外,其他成年的皇弟们,几乎都在这里了。
于是,赵桓便把目光,投向了场上年纪最大的五弟,肃亲王赵枢的身上来。
既然这份奏折是他提出来的,那就看看他还有什么高见吧!
“五弟,你来说说看,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办才是?”
赵桓看着赵枢,语气幽幽地问道。
对于金兵要再次大举入侵中原,他这个皇帝的心思,可是复杂得很,又惊又怕。
他想举兵抵抗,可又怕打不过。
他也想求和,可又怕退让过步,有损宋朝的利益,也有损他这个皇帝的颜面。
他现在是惶恐不安,也是举棋不定,只能问计于别人了。
“回禀皇兄,这事也好办,那就是积极备战,以战止战!”
“现在距离金兵犯境还有五个月的时间,我们完全可以厉兵秣马,整顿军备,训练新军,以备一战!”
“臣弟愿意为朝廷训练新军,抵抗金兵!”
“同时,请皇兄以刮骨疗毒的意志,下令整顿禁军,精兵简政,把那些贪生怕死不堪一战的禁军将领和士兵都给清理了,并加强训练,尽快提升禁军的战斗力!”
听到赵桓问起,赵枢不假思索,娓娓道来。
这些策略,他早就想好了,烂熟于心。
“好计策!皇上,肃亲王说的没错!我们该当早日备战为是。”
这时,沉默已久的李纲,终于上前一步,躬身附和道。
他确实没有想到,这个肃亲王,只去了一趟敌营,逃回来后竟然变成了主战派,还如此的有勇气和主见,着实难得。
赵枢的话,说到他的心坎里去了。
“皇上,万万不可呀!肃亲王和李大人所说的,都是误国之举!”
“想那金兵,兵强马壮,我们拿什么跟他们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