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5章 整顿(2 / 2)穿越异世之天灾重启首页

说是补偿他们先头被抢的田地银钱。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县令大人还记得他们这些百姓!

官兵来时说了:“是他们这些父母官的不作为,没管制好,才害得老百姓们受苦了,只能给些补偿了,实在是对不住。”

他们眼眶红,不是因为收到了补偿,而是因为听到了这一句诚恳的道歉。

县令大人居然向他们这些平民百姓道了歉。

官老爷,怎么能对着他们这些泥腿子、商贾说对不住呢?

特别是那些商贾,人人都说他们这些做生意的奸诈,重利,这不可否认,但他们也没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啊!

他们赚的每一分银子都是自己辛辛苦苦打拼出来的,虽然有了一定的地位,但却始终得不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

有些商户,大受感动,亲自跑衙门来,亲自同知府大人道谢。他们甚至还带着一些礼物,表示对温煜的感激之情。

几商户进到衙门里,都不敢张望,拘谨得几乎要同手同脚,看见温煜时,更是大气不敢喘。

温煜微笑着接受了他们的谢意,但拒绝了所有礼物。他表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维护公正和公平,并不是为了个人利益。

接下来温煜与他们秘密商议了一番,半下午那些人才回去。

温煜的铁血手腕,不仅将围观的平民百姓镇住了,更将几大家族镇住了。

他们原本以为可以通过贿赂和勾结来逃避责任,但现在却发现温煜根本不吃这一套。他们开始重新审视这位年轻的县令,意识到他可能不是一个好对付的角色。

谁也没有想到,县令大人会如此不讲情面。他不仅拒绝了贿赂,还严惩了那些违法乱纪的人。

这让人们对他的评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之前的质疑和嘲笑变成了敬佩和赞扬。

而被人议论纷纷的县令温煜正坐在书房和荆尧一起看着满满一箱子的银钱高兴。

这些银钱都是他最近收缴的罚款和没收的财物,虽然数量不少,但对于整个县城的发展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大哥,这当官果然来钱快哈,怪不得那么多人挤破脑袋想要当官。”荆尧看着银子,调侃道。

温煜摇摇头:“为官者为民也。为政者,为国也。官员拿着百姓纳的税,当是为民,只图为自己牟利的怎么能称为官。”

荆尧见温煜神色认真严肃,点头道:“大哥,这些钱怎么用。”

温煜沉思了一会儿,笑着说:“我想要修路,如果修路的话,这些钱又不够?”

“修路?”站在一旁的师爷背脊挺得笔直,双眼紧紧盯着他。

温煜颔首而笑,眼中闪过一丝自信和决心:“我是新上任的县令,既然担此重任,那么村民们的生活也应该由本官负责。我认为交通乃是富民之关键所在,如果道路不通畅,货物无法顺利运输,最终只会导致资源浪费、民生困苦。因此,我决定修建道路,让货物能够畅通无阻地运往各地,这样才能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师爷听后微微点头,表示赞同,但同时提醒道:“大人所言极是,只是修路需要耗费大量的银子啊!”

温煜哈哈一笑,胸有成竹地回答道:“放心吧,师爷,这笔银子无需我们自掏腰包。”

“多谢大人体恤百姓!”师爷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感动,对温煜的敬意又增添了几分。

过去历任县令都是空口白话,从不办实事。然而温煜却与众不同,他言出必行,脚踏实地地为民众谋福祉。

回想起这些天来所经历的一切,师爷心中充满了希望与期待。

没过多久,县里的商贾们听闻县令大人要修路的计划,纷纷慷慨解囊,联名捐赠银两用于修路工程,以造福当地百姓。这个消息迅速传遍全县各个角落,引起了轰动。

县令大人得知此事后,亲自拜访每一户捐赠者,并送上一块匾额表示褒奖。匾额上刻着“乐善好施”四个大字,彰显着商贾们的慈善之心。

众人看到后纷纷赞叹不已,称赞这些商家不仅是成功的生意人,更是有爱心、有担当的慈善家。

而这位县令大人,不仅关心民生,还能明察秋毫,真是难得的好官。

县衙门口还有募捐,事情一宣传,将热度给炒起来。

经过这么一宣传,募捐的事情立刻就传到了大街小巷人人皆知的地步眼看着这热度炒起来了。

温煜紧接着就让这募捐公告张贴出来,旁边有募捐的箱子,同时也有捐赠的排行榜。

这募捐的箱子自然是方便大家捐款,而这捐赠的排行榜,则是将捐赠的名字和数额都公之于众。

为了给募捐这件事情再冲一波热度,荆尧拿出了五百两出来捐赠。

二百两,在这穷乡僻壤,用来捐款,这绝对是笔巨款了!

看着那募捐箱里的银子,众人皆是一脸惊讶,纷纷议论起来。

“天哪,竟然有人捐了五百两!”

“这人是谁啊?这么有钱?”

“会不会是哪个大善人?”

荆尧听到这些话,嘴角微微上扬,他知道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捐款,虽然大多数人只能捐出几文钱,但积少成多,募捐箱里的银子也逐渐增多。

而此时,温煜则站在一旁,微笑着看着这一切,心中暗自得意。

他知道,这次募捐活动一定会取得成功,不仅能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还能让自己的名声更加响亮。

有荆尧这两百两银子打底,城里那些大族和商贾们谁也不敢捐赠得太寒酸,毕竟他们都是要面子的人。

此外,还有一些之前与温煜打过招呼的商贾,他们的捐赠金额也颇为可观。

很快,城里的各家各户都开始慷慨解囊,纷纷踊跃捐款。其中,

有些人家只捐出几两或几十两银子,算是表示一下心意;而另一些人家则一次性捐赠了一百多两,积少成多。

一开始,大家都等着看县令的笑话,嘲笑他不自量力,但没想到,最终丢脸闹笑话的却是那些原本想看笑话的人。

第一天的排行榜上,根据捐款数额的多少,从上到下依次排列,共有五百个位置。

排在首位的自然是捐款最多的荆尧,他捐了整整两百两银子。接下来的排名则是几十两银子,逐渐递减,越往下越少。

到了两百名以后,基本上每个人的捐款都只剩下几两银子而已。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大家族纷纷出手,荆尧的名字迅速从榜首滑落。不仅如此,他的排名还不断下降,甚至到最后连榜单都没有进入。

对于他的垂头丧气,榜上的人自然是志得意满,十分满意,而背地里,荆尧的脸都要笑烂了,要不是不合时宜,他都想站在榜单下面,好好的感谢一下那些榜单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