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1章 虎啸初鸣霜刃寒(节4)(2 / 2)穿越成了佘太君,爆改杨家将首页

杨三郎和四郎就任以来,便大刀阔斧的整顿军纪,安抚蕃民。

在杨家人来绥州之前,当地的宋、蕃军民之间已经有矛盾激化的迹象,这个事情的源头应该说是太宗皇帝的锅。

绥州当地有一豪族,为高氏。史书有云:河西大姓,世有显功,勋在王府,威震夷落。

高氏家主名叫高文岯。太宗淳化五年,李继迁要迁绥州百姓于夏州,时任绥州左都押衙的高文岯举绥州城及辖下五县之众归宋。

他对李继迁的这一次背刺,直接导致大宋攻取夏州,擒获李继捧。可是之后太宗皇帝为了牵制李继迁,反倒给李继捧封了定难军节度使。

可惜的是,所谓的牵制和平衡最终没有起到作用,定难军节度使李继捧还是被辽人挑动背叛大宋。而作为绥州功臣的高文岯也只获得了绥州团练使一职。

而后在太宗一朝,绥州历任府君和都部署皆奉行羁縻政策,对于李继迁和李继捧为首的党项人拉拢为主。自然就导致高氏一族有些举步维艰。

等到真宗继位,佘太君定下对于李继迁的战略,即:夏国一定要灭,李氏党项一定要死,党项百姓愿意归降的允许迁移到延州以南,河南府等地汉化。可是先后顺序便是,西北防守,河北进取,先辽后夏。

但此时再想笼络本身就偏向于大宋的党项人,就不那么容易了,毕竟从明面上看,李继迁从大宋手上拿到了灵州立国之基,很多党项大族纷纷投奔其人。

杨家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高文岯与折御卿交好,至道初折御卿离世时,杨七郎等人就替太君到府州奔丧。有了这层关系,杨三郎和四郎才能迅速掌握绥州、夏州等东路军州府。

不过由于宋廷对于边关党项人的警惕,高文岯始终无法获得重用,杨三郎整顿完绥州军之后,便让他以团练使之职招募蕃民编练成军。

等到佘太君让真宗皇帝趁着六谷部等蕃部朝贡之时,以铁器、茶叶为引,集合各部派兵到静州操练,每年两次。借着操练的机会,筛选心向大宋的蕃兵。

这些部族不是不知道大宋邀买人心,可是对比本部族获得的好处,区区几千士卒,便是送给大宋又如何。

“高将军,静州蕃兵此番会操如何?”

绥州府城议事堂内,高文岯正向杨三郎和杨四郎禀报此次年初的静州会操。

按照杨三郎定下的规矩,年初各部蕃兵会操,以定下本年度各部获得大宋的铁器、茶叶等物资的份额。最初各蕃部不太重视,都是随便派了人过来。

后来发现,大宋军官居然真给,不像过去,层层盘剥之后,到了蕃部手上没有多少。而杨家众人不但没有克扣,反而还把每次会操成绩报送京城,这一下就不得了了。

要知道如今西北一地,中路延州和东路绥州都是杨家执掌,而西路军的都部署乃是曹家,他们都会根据会操成绩在榷场里给各蕃部不同的折扣。

如此一来,这些蕃部都开始重视起来,而且,杨三郎还以高文岯为这些蕃兵主将,又任命穆柯寨穆羽为其副将。

“此次会操,还是六谷部榜首,羌部六姓联军次之,勒浪族最末。以末将之间勒浪族马尾似有不稳,近日李继迁勾连诸部,言说辽人许诺他,如果能配合辽人南下,事成之后,允他建国”

高文岯对杨家兄弟非常恭敬,他可是吃够了朝中无人的苦头。杨家大名谁人不知,他本就想要通过折氏与杨家结交。

“绥州以羌部为主,如今他们都已归附大宋,再加上穆柯寨的人,你们盯紧勒浪,如果能彻底解决……”杨三郎说到这里,看向高文岯。

“诺!勒浪部连续两次战绩垫底,今年所获资源减少七成”高文岯瞬间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