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8章 金凯枝离开了西昏县,方妍传媒花开异地(1 / 2)我从异乡归来首页

对于金凯枝搬迁公司的行为,员工之外的人反应最强烈,西昏集那些闲聊的嘴巴又开始了,她们之前碍于卫兰的面子不敢胡乱说,现在听说金凯枝的公司搬走了,也就无所顾忌了。

前街二毛蛋奶奶约有七十岁的年纪,别看她这么大了,依然看热闹不嫌事大,一直以来爱打听事扯闲篇,原来是显不着她的,后来几个骨灰级谈友真成了骨灰,这才慢慢成了闲聊权威,别看这么大年纪,听力还挺好。东门皮匠刘媳妇人到中年,每天做完饭没事也爱凑热闹,几个人有时在原来霍老六商店旁边巷口,有时又去皮匠刘家门口,因为那里有个河湾,是老城护城河的一部分,坐在河边又能洗衣又能聊天。

皮匠刘媳妇说:“你们知道不?二猫娘把公司搬走了!”有后来加入闲聊队伍的年轻女人就问二猫娘是谁,二毛蛋奶奶说:“就是金凯枝呗!一个克死全家的灾星……”年轻女人就问:“这么毒?不会是谁瞎编排吧?”皮匠刘媳妇就说:“真的!一家人死的就剩她自己了,才跑出去的。”

二毛蛋奶奶有些气愤地说:“那个女人一看就不是好东西……能办厂的女人还有啥事不能办?”

皮匠刘媳妇撇嘴说:“明着说搬迁,不知道有多少猫腻呢!”

像从前一样,三个女人一台戏,嘴里咀嚼过的话题早已脱离原来的模样了。别看她们干啥啥不行,毁人特别在行,成天没事瞎琢磨,谣言的源头十有八九跟她们有关。

卫兰听到了也没有显出特别反感的状态,一来自己多年企业经营浸染已经定力十足了,二来金凯枝搬离西昏县说明她已经心有别属,从此不是一路人了,事不关己随便她们说去吧,再说卫兰自己也是心烦意乱的,要是自己把兰贵人搬离西昏集,估计在她们嘴里也会“死的”更惨吧。

文语传媒的方妍如今也是今非昔比了,当然她身后强大的商业人脉起着重要作用,别看方妍口口声声说要独立,毕竟方家无形影响力在那里摆着呢,不服不行。她的文语除了做成江溪市行业老大,并且在异地也开出了漂亮的“花”,合作企业在冀鲁豫三省的好几个城市呈现星火燎原之势。

现在她正在了解青岛着名景点,陪同她的是木军,木军已经是文语传媒部门主任了,平时帮助方妍策划传媒宣传文案,这一回他传给方妍的是青岛栈桥的资料,为下一步文企合作铺好道路……

资料上显示:栈桥,是青岛沿海一线有名的景点,出了青岛火车站南行百十米就是。在青岛,栈桥集纳了别具风格的海洋特色,不愧是无与伦比的城市象征。

若单论栈桥的作用是没有什么稀奇的,因为别的沿海城市也有,可是要论起古老程度来说,恐怕都要甘拜下风了。青岛的栈桥始建于1892年,那一年清政府派登州总兵章高元带四营官兵驻扎青岛,为便于部队军需物资的运输,建了两座码头,其中一座就是栈桥。最初的栈桥当然是简单粗糙的,并不挪作他用且是“闲人免进”的。如今展现在大众面前的栈桥形象,是后来不断翻修加固演变而成的,特别是建国后一度成了青岛的地标,就连印着栈桥图案的皮包都成为抢手货,那时候谁要能在栈桥留个影,更是炫耀十天半个月也不尽兴。

晴朗的日子里,栈桥一带的海边长椅上就有许多人做短暂的休憩,有提着大包小包的,大都是准备从青岛火车站乘坐火车远行的乘客,来的早了又不愿去候车室闷着,就过来坐坐,一面也可以看看海景。当然更多的是专门来到这里打卡的游客,围着回澜阁转一圈,或者与海鸥嬉戏都不失为一种乐趣。

群鸥翔集是栈桥的一个特色。海鸥是一种春去冬来的候鸟,出于对人类的恐惧,很长时间里只有少量鸟类在栈桥处逗留。大约是上世纪90年代,青岛人意识到海鸥对城市的重要,开启了引鸥驻留的艰难历程,一把爆米花引得百鸟来,成为了一则关于人与鸟的佳话。这些年人们呵护海鸥的意识不断增强,仿佛心有灵犀似的,海鸥越来越多的集合到这里,而且停留的时间也越来越长。涨潮时,海浪或汹涌或荡漾而来,滩头空地越来越窄,这时候最兴奋的大约就是海鸥了,它们在浪花间翻飞,令初来乍到的游客连声惊叹,接着就看到浪花拍在礁石上激起“千堆雪”的景,这时候恐怕游客内心也是震撼的吧。

回澜听涛是栈桥的另一个特色。说起回澜阁,栈桥上原来是没有的,它的出现要晚的多,是在1931年才兴建的。回澜阁与海岸的连接是一段四百多米的大堤,最初是石料垒成,后来又换成钢材,“栈桥”名字的由来就和这道大堤有关。游人只知道从这上面可以直通回澜阁,却不知道曾经的栈桥是作为耻辱符号存在的,在很长时间里成为了侵略者入侵青岛的桥头堡。难以想象一个主权国家里还有自己不当家的事,但这却是事实,国防形同虚设的情况下,更遑论一条栈桥的存废了。现在人们可以在栈桥上不紧不慢的散步,愿意的话甚至还可以在桥面上打个滚,没人限制你的自由,那是因为有日渐强大的祖国守卫着来之不易的和平。游人到此都会以回澜阁为背景留下一张栈桥留念,其下浪花追逐,其上海鸥展翅,好一派祥和的场景。浪奔万里到此回头,留下几许叹息,又带走多少祈盼,没人做过统计,但是回澜听涛的魅力实实在在给了人们无尽的遐想空间,站在回澜阁的了望口处,可以让海风消除满身的燥热,更可以举镜远眺,看舟来艇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