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方直老师已经二十五岁了。他十八岁参加工作,龙阳郡师范学校毕业,七年来,一直在白膏河中学任教。
方直出生在白膏河岸边,是喝着白膏河水长大的,地地道道的白膏河人。白膏河中学是方直的母校,他从心底里痴爱她,努力地为她的重生、复兴而努力着、拼搏着、奋斗着。
早在三年前,方直就被提拔为白膏河中学的教导处主任了。在一个基层单位,得到提拔,要说全凭工作能力是不客观的,也是不可能的。除了个人能力,还需要人事关系,甚至是手段才行。
多少平庸之辈位高权重,是什么原因让他能够拥有了位高权重的职位?是人事关系与手段,也不排除存有阴谋。谋略,无处不在。必须要敢于承认这一点事实。这点事实也是现实,任你怎样,也摆脱不掉。
方直的提拔,表象看来,靠的是能力与人事关系。有没有使用手段?也许有。有没有使用阴谋?也许没有。也许兼而有之。被提拔者与提拔者之间,也许永远撇不开手段与阴谋。
不久的将来,方直、单宇藏、原作实与时之良之间,主动与被动的角色转换过程中,领导与被领导的位置变更,总能看到手段与阴谋的魅影。古已有之,何必在意当下。大家心知肚明,各怀主意,各自揣摩,乐此不比。
私塾、学堂、学校等自古便是是神圣的殿堂。无论小学、中学或者大学,都是纯净的不允许受污染的地方。即使幼稚园也不例外。
既然神圣,既然受人尊敬,既然尊师重道,就要求各级私塾、学堂、学校必须抓好主业,做到教书育人,真正传道授业解惑。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做,道理再简单直接不过。一所学校教学成绩的好坏,除了与校长有主要关系外,与教导处主任也有很大关系。
懂行的人皆知晓,校长抓全面工作,教导主任抓教育教学。教育教学是学校工作的核心。
教导主任要熟稔学校师资的情况,哪位老师的教学能力强,哪位老师的管理能力强,哪位老师能挑重担、肯挑重担,哪位老师拈轻怕重,等等。要合理调配学校师资,做到强弱搭配,老中青搭配,文理搭配,等等。要能够有效利用教学资源,提高学校整体工作效率。
教导处主任一职,事务专业又相对繁杂。在学校中,忙前忙后,忙上忙下,如陀螺般转动。可以说,教导主任既是一种权力,也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
方直是当时龙阳郡最年轻的中学教导处主任。似乎年轻有为,也就不免有些得意洋洋。领导在大会上表扬过他,在私底下也鼓励过他,给他画过一个大大的圆饼,看起来前程似锦的样子。
方直心中小有成就感、满足感、自豪感。他充满信心与雄心,面对白膏河中学目前的衰败现状,他认为改变白膏河中学的时刻来到了,他认为凭借自己的一腔热情,定能改变白膏河中学旧有的样貌。
初生牛犊不怕虎,但其结果大多会败于战场,丧命于虎口。
方直到底年轻,尚显气盛,涉世未深,不知现实残酷。这是盲目的乐观,过度的自信。
多年了,曾经清澈见底的白膏河河水依然污染严重,依然污浊,依然异味扑鼻,好像做过努力,却没有改观。天气晴朗,微风习习,河岸边没有多少意义。
河边的芦苇依然稀稀落落,一年四季,衰败凋零的样子,看不出一丝风景。风景已不是风景。河中的鱼虾依然稀少,长相黑不溜秋,只是个活物而已,不成招人喜爱的鱼的样子,没人敢食之。
活着就是幸福的事情,幸福的存在。多年来,白膏河努力地活着。能够苟延残喘地流着已是不幸之中的万幸。白膏河活得卑微,早已失去往昔旺盛的生命力,活得没有一丝尊严。
龙阳郡地处合安最北面,被称为合安省的西伯利亚。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龙阳大地,受经济大潮冲击,这个贫穷落后的角落骤然喧闹起来。全郡迅速上马很多工业企业,各种小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大理石厂、造纸厂、彩灯场、纸箱厂、农药厂、化肥厂等几乎一夜之间就出现在人们面前,可谓三天一小变,五天一大变。
那时似乎没有“环保”这个词,人们的环保意识基本是空白。讲什么环保呢,只要能够生产出经济效益来,其余可以全然不顾,甚至“仁义礼智信”等优秀传统文化都要为之让路。“一切向前看”这句话,也变成了“一切向钱看”。此风定然不能长久长存,需改之变之。
距离白膏河集镇三公里远的新成造纸厂就建在S305省道的南边,紧靠着向阳河的北岸。
新成造纸厂是一家股份制合作单位,规模很大,在龙阳郡最大的造纸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