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三十章 讲座(1 / 2)鸳鸯奇侠之再续前缘首页

只是不知道那复大的校长从哪里得到我们回上海当消息,居然邀请我们赴校区进行讲座。

复旦大学uanniersiy,简称“复旦”,位于中国上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国家双一流类、985工程、211工程建设高校,入选珠峰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九校联盟9、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环太平洋大学协会的重要成员,是一所世界知名、国内顶尖的全国重点大学。

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创始人为教育家马相伯,首任校董为孙中山。

校名“复旦”二字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名句“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意在自强不息,寄托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希望。

1917年改为私立复旦大学1937年抗战爆发后,学校内迁重庆北碚,并于1942年元旦改为“国立”1946年迁回上海江湾原址1952年院系调整后,复旦大学成为以文理科为基础的综合性大学1959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2000年,原复旦大学与原上海医科大学合并成新的复旦大学。截至2017年5月,学校占地面积2449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020万平方米。

复旦师生谨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严守“文明、健康、团结、奋发”的校风,力行“刻苦、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发扬“爱国奉献、学术独立、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复旦精神,以服务国家为己任,以培养人才为根本,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新贡献。

1905年,于右任、邵力子等原震旦公学学生脱离震旦,拥戴马相伯在吴淞创办复旦公学。6月29日农历五月廿七,原震旦学院教师于时报登载前震旦学院全体干事中国教员全体学生公白,是为“复旦”校名之始。

校名撷取自尚书大传虞夏传“卿云烂兮,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两句中的“复旦”二字,本义是追求光明,表示不忘“震旦”之旧,寓含自主办学、复兴中华的意义。9月14日,复旦正式开学。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复旦学生多数参加革命军加上经费停发,校舍又为光复军司令部占用,学校一度停办。12月中旬,校长马相伯、教务长胡敦复在无锡士绅支持下,借李瀚章大公祠为课堂,昭忠祠为宿舍,筹备复学。

19051911年,复旦公学培养出四届高等正科,毕业生共57人。

1912年5月5日,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通告各省:大局初定,速令高等学校、专门学校开学。一时各校纷纷筹备复课,复旦则因校址无着,经费困难,束手无策。

孙中山先生在听了于右任时任临时政府交通部长汇报后,当即决定拨补助金一万元。之后,复旦迁址徐家汇的李鸿章祠堂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