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大战之初(2 / 2)一战简史首页

6月28日是塞尔维亚被奥斯曼帝国灭国的国耻日,大公显然不知道这一消息,而且大公此举是对帝国内斯拉夫人的示好,于是,这一份文件被自然而然的认为是阻止大公的政策,最终导致的6月28日灾难性的刺杀。

事实上,费迪南大公是帝国内部主张和塞尔维亚和解的主要人物,是帝国内部鸽派代表,大公遇刺之后,尽管鸽派大臣们十分想反驳康拉德的各种说法,但他们的领袖都已经被当街刺杀,于是,奥匈内部对塞尔维亚等斯拉夫人的排斥打到了历史顶峰,仅在萨拉热窝,就有无数的斯拉夫人的店铺被砸,而德皇的空头支票又使局势被火上浇油。

1871年,德国统一之后,欧洲的分裂之地只剩下了巴尔干半岛,各国为了追求所谓的欧陆均势,纷纷在此地共襄盛举,1895年以后,德俄、英德、俄奥、德法关系的恶化几乎成为了主题,很自然的,各国就开始在巴尔干半岛寻找自己的代言。

1878年的《圣–伊斯特凡诺条约》签订之后,保加利亚人对俄国的不满开始上涨,这最终促使了保加利亚人和德奥关系的升温,英国首相迪斯雷利掀起的复兴帝国主义的狂潮,意在瓜分奥斯曼帝国在中东的领土,本就不好的英土关系雪上加霜,土耳其人也开始主动靠近和英俄有矛盾的德国人。

而至于俄奥关系为什么会恶化到这种程度,笔者认为应该是乌克兰问题,1848年的全欧革命时,两国关系还特别友好,以甚至于俄军会主动帮助奥地利镇压叛乱,沙皇俄国一直是个农业国,而乌克兰是俄国境内的第一大产粮区,尽管乌克兰和俄罗斯从本质上都属斯拉夫人,但俄罗斯族人被称为大俄罗斯人,乌克兰和白鲁塞尼亚的斯拉夫人则被称为小俄罗斯人,各自的语言都有独立之处,所以俄国一直在努力的消灭小俄罗斯主义,包括类似于三光政策的消灭乌克兰语,同化乌克兰人,剿灭乌克兰独立主义。

而奥地利为什么会有乌克兰地区可以追溯到波兰立陶宛联邦被瓜分的时候,奥地利分到了喀尔巴阡鲁塞尼亚地区,问题的致命点就在于这里,俄国管的了自己境内的乌克兰人,却管不了奥地利境内的乌克兰人,所以奥地利境内的加利西亚–洛多梅里亚王国首都利沃夫成为了乌克兰民族主义的温床。

前面提到过俄国是个农业国,这就注定了俄国失去乌克兰这个第一大农业区之后不可能再是一个强国,虽然两国皇室之间的私交十分友好,但这不可能成为弥补两国政治的理由,加之《圣–伊斯特凡诺条约》改订的《柏林条约》德国明显不倾向于已经签订同盟条约的俄国,而德皇又选择中断了和俄国的再保险条约,而导致了深感孤独的俄国倒向了法国。

双线作战的噩梦开始于七年战争,腓特烈大帝这样的军事天才也被打的几次险死还生,而当这种噩梦再次降临在了德意志帝国门槛之上,德国军人们也开始追求破局之法。

“帝国之剑”、德国陆军元帅老毛奇提出了一份“东方计划”,即在法国战线保持静作战,迅速击败虽然领土庞大但较弱的俄国,然后再反过来和法国打持久战。

这份计划有一个很明显的缺点,在当时德国有一个十分危急的顾虑,即俄军会不会采用1812年库图佐夫对拿破仑使用的规避战略,这很有可能使东线也转变为阵地战,对此帝国元帅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推出了大名鼎鼎的“施里芬计划”。

后世的史学家和军事学家对这份计划一直津津乐道,虽然一战最终表明了这种计划的失败,二战时经过修改后的曼施坦因计划又使这种计划的可行性成为一大讨论点。

施里芬计划设想法国会进攻阿尔萨斯洛林两省,然后经过比利时卢森堡以及荷兰南部的林堡省猛攻法国北部,快速拿下巴黎迫使法国投降,按照施里芬的设想,至少要准备79个师布置在西线的右翼,夸张的占比是这份计划的精髓,施里芬信奉腓特烈大帝的名言:“必要时,即使放弃一省,也要毫不犹豫的执行自己的计划”,因此,在其他方向上的德军略显单薄,阿尔萨斯洛林方向,施里芬计划让德军主动放弃阿尔萨斯洛林,诱导法国人进攻,然后强大的右翼必须在六周内击败法国。

这份计划比起东方计划很明显有更大的可操作性,加上施里芬已经时任总参谋部长,施里芬计划也就成为了德军在战前的几乎唯一一份完整成熟的战略,1913年,施里芬去世的时候,小毛奇和鲁登道夫对这份计划进行了改动,削弱了一部分右翼,这被认为是施里芬计划失败的一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