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在益州的失败并未让他灰心丧气,反而激起了他更大的斗志。为了重新夺回优势,他决定集中精力对付孙权,以削弱刘备的盟友,从而孤立刘备。
与此同时,刘备在益州稳固了统治,积极推行各项政策,使得百姓安居乐业,经济逐步繁荣。然而,他深知曹操不会轻易放弃,于是不断加强与东吴的联系,确保联盟的稳固。
一天,刘备在大帐中召集众将,道:“曹操未必甘心失败,吾等需防患未然,积极联络东吴,共同抵御强敌。”
诸葛亮拱手道:“主公所言甚是。吾等可派遣使者前往江东,与孙权进一步磋商联盟事宜。”
刘备点头称是,决定派遣李轩作为使者前往江东。李轩自从上次的外交任务后,深受刘备信任,再次被委以重任。他带领使团,乘船顺江而下,前往江东拜见孙权。
李轩抵达江东,孙权亲自出迎,设宴款待。席间,孙权对李轩说道:“刘皇叔与我东吴乃盟友,共同抵御曹操之侵略。此次李将军前来,不知有何要事?”
李轩拱手道:“孙将军,我主刘备深知曹操势力强大,唯恐东吴与蜀汉联盟被其离间,故特派我前来,共商抗曹大计。”
孙权点头道:“李将军所言极是。曹操多次企图挑拨离间,吾等需更加团结,共同对抗。”
李轩与孙权进行了长时间的会谈,双方达成共识,决定进一步加强军事合作,共同对抗曹操的进攻。会谈结束后,李轩带着孙权的友好回信返回益州。
回到益州,李轩向刘备汇报:“主公,孙将军愿与我等加强合作,共同对抗曹操。”
刘备大喜,道:“李先生辛苦了,汝之功不可没。”
诸葛亮亦道:“今孙将军愿与我等加强合作,吾等当抓住此机会,进一步稳固联盟。”
然而,东吴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孙权手下的部分大臣对与刘备的联盟持怀疑态度,认为刘备势力日益强大,将来可能威胁到东吴的安全。于是,这些大臣在孙权面前多次进谏,试图劝说孙权与曹操合作,共同对付刘备。
一天,孙权召集众臣商议国事。大臣张昭首先发言:“主公,刘备之势日益强盛,恐将来对我东吴不利。吾等不如与曹操结盟,共同对付刘备,以保江东之安宁。”
孙权闻言,眉头紧锁,思索片刻道:“张大人所言亦有道理,然与曹操结盟,恐为虎作伥。”
另一位大臣鲁肃则反对道:“主公,曹操狡诈多变,若与其结盟,恐被其利用。与其如此,不如继续与刘备合作,共同抗曹。”
孙权陷入两难境地,他深知两位大臣所言各有道理,但如何取舍,实在难以决断。于是,他决定再次召见李轩,进一步了解刘备的真实意图。
李轩再次来到江东,拜见孙权。孙权开门见山道:“李将军,我东吴内部对与贵方的联盟有些疑虑,吾等需了解刘皇叔的真实意图。”
李轩拱手道:“孙将军,刘皇叔一心抗曹,无他意。若东吴有何疑虑,某愿一一解答。”
孙权点头道:“如此甚好。请李将军详述。”
李轩从刘备的战略意图、政策方针等方面详细解答了孙权的疑虑,并强调刘备与东吴的联盟是基于共同的利益和目标,绝无背叛之意。孙权听后,心中释然,对李轩的诚意深表感谢。
孙权说道:“李将军所言甚是,我东吴愿继续与刘备结盟,共同抗曹。”
李轩心中松了一口气,再次与孙权达成共识,双方决定加强军事合作,共同对抗曹操的威胁。
不久后,曹操果然发动了对东吴的大规模进攻,试图一举击溃孙权的防线。东吴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孙权立即向刘备求援。
刘备接到求援信,立即召集众将,道:“曹操果然不甘心失败,现已大举进攻东吴。吾等当尽快驰援,共同抗敌。”
诸葛亮拱手道:“主公,吾等应全力支援东吴,绝不可让曹操得逞。”
李轩亦道:“主公,某愿率军前往江东,协助孙将军抗曹。”
刘备点头道:“好,李先生率军先行,吾随后带大军增援。”
李轩率领一支精锐部队,星夜兼程赶赴江东。抵达后,孙权亲自迎接,对李轩说道:“李将军,曹军来势汹汹,我军防线吃紧,多亏将军及时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