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某日,DB一中一名在校女生从教学楼坠落自杀身亡,自杀原因还在调查中。据了解,死者黄某是DB一中高二(34)班学生,去年入读该校。在老师和同学印象中,她性格内向,学习成绩中等偏下。在全班68名学生中,她的成绩大概排在倒数20位左右,印象最深的是,她平时有胃病,经常向老师请假。
生命,对于任何人来说都只有一次,然而原本鲜活的生命在小小的挫折面前就轻易夭折,年轻的生命就这样匆匆逝去,目前校园自杀事件令人深思。
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跳楼自杀事件发生?学业压力过大?情感受挫?受批评心情失落?其实,我们几乎每一天都有可能面对挑战和困难,每一天都有可能遭遇心理上的焦虑与恐惧,但为何她(他)们心灵如此脆弱,不约而同选择了跳楼自杀?
有该校同学称,黄某在事发当天下午,曾向一要好同学发信息说“不想活了”。该名同学闻讯立即赶到出事教学楼天台上找到黄某。经劝解,见她情绪缓解后方离去,但想不到悲剧还是发生了。
自杀事件对该校学生震动很大。有同学当天在校内QQ群中惋惜万分地留言:“连死的勇气都有了,为什么就不能好好活下去呢?”
面对逝去的生命,不管自杀出于何种原因,令人无法理解的是,在遭遇挫折后,难道只有“死”这一条路可走吗?难道面子就比生命更重要?只是期待社会、家庭和学校迅速建立遏制自杀预警机制,不断改革和完善教育体制、评价体系,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健康成长,让悲剧不再重演。
生命是不可复制的,在努力获取成功的同时,我们应与亲人朋友分享;受到委屈和挫折时,我们同样可以向亲人朋友诉说。或者,可以通过音乐、运动、旅行、写作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去化解内心的种种不满与不快,以适应周围的各种环境。
有教育学家表示,教育学生用客观的态度看待死亡现象,从而珍惜自己的生命已成为一个亟待社会关注的问题。近年来青少年自杀现象一直呈上升趋势,已成为我国青少年死亡的首要原因,而且低龄化严重。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挫折教育还没有引起教育界的足够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教育没有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一些中小学校把心理学课当作摆设。
心理专家建议在学校开设挫折教育课程,并根据具体情况对学生进行适当的体能训练,开展一些具有竞争性的游戏等。面对未来的社会,青少年要多参加群体社会活动,提高社会责任感,不仅要具备较多的知识,还必须形成较高的心理素质,才能立足和适应当今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