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成龙啊,你胆子可是真大啊,你果然是于胆大呀。你胆子竟然大到,打着康亲王的旗号,假扮了一万清兵,不费吹灰之力,就把黄州城给解围了。来,快给朕说说你是怎么制服他们的?”
于成龙拱手,然后解释自己只是仰仗皇上的威德,那些乱贼就顺服了。
“要是我朝能多有几个于成龙,于青菜,于胆大的话,那可就太好了。”
明太祖朱元璋:就是啊,像这样的清官,咱老朱这里能有一打就好了。
康熙皇帝直接表示,可以有于成龙这样的督抚,是他的福气,也是他大清的福气。
看着于成龙还是那种毕恭毕敬的样子,康熙大手一挥,让他在今日不必拘泥于礼节,就把这书房当做自己家一样。
康熙对于于成龙的直隶办政务的举措非常满意,简直可以说除掉了他的一块心病,夸赞于成龙这件案子办的漂亮。
他也知道于成龙在办贪腐案的时候,可以说是秉公执法,铁面无私,就连他这小舅子都亲自依法查办了,这样的清官,哪个人听都不感动?
“皇上,天下之福,莫大于无欲,天下之祸,莫大于不知足,邢家良所错,虽错在自身,但究其根本,错在微臣教化不力,未能让其节制贪欲,领其行走正道。”
康熙皇帝也是自己深有感悟。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勤俭看似小事,却关系到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的命运。人无俭不立,家无俭不旺,社稷无俭必败,而国家无俭,则必亡啊。”
明太祖朱元璋:这话咱爱听!
唐太宗李世民:有道理!
“于青菜,这个名字起的好啊,朕知道,这个雅号一直从广西叫到了直隶,从一个七品县令,叫到了二品巡抚,官居二品,你于成龙还叫于青菜,朕感触很深。”
康熙这个时候估计回想起来了,曾经打过他们祖宗的岳飞岳将军曾经说过的,武将不怕死,文臣不爱钱,天下可以太平。
天下官员,要是都能如于成龙这样的话,那他大清朝还不得蒸蒸日上啊?
“皇上,司马光有一句话说的好,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微臣出身贫寒,深知百姓疾苦,微臣不敢贪图奢靡,更不敢置百姓于不顾。”
“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而后才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呐。”
于成龙当场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拱手道:“臣谨记皇上教诲。”
身为一个王朝的皇帝,可以有如此见解,那么表示未来绝对大有可为。
越是往后面的朝代,越看前面的历史,就越能有新的感悟。
但是最后的没落也无非就那么几种。
总是说国家要是全体奢靡则离灭亡不远。
但是到了一个王朝后期,奢靡却是普遍的行为。
这就是所谓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看着于成龙这一副端正的姿态,康熙皇帝诶了一声,又让他坐下。
而康熙皇帝自己则去拿了一样东西。
“苏水晋文里说的好啊,三代之兴无不抑损情欲,三兴之衰无不肆其奢靡,夏商周三代之所以能够兴盛,正是由于,商汤周武这些开国的明君。他们懂得抑制自己的欲望,懂得以苦为师之道啊。”
于成龙站起来又举起了一个典故:“魏征曾向太宗皇帝谏言说,上之所好,下必有甚,竞为无限,遂至灭亡。唐太宗深知此道理,他在位的时候特别提倡节俭之道,他曾想要建造宫殿,但是看到那些古代亡国之君的教训,就放弃了原来的想法。”
唐太宗李世民:说的好,会说就多说点。
魏征:陛下,臣认为……
唐太宗李世民:好了朕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