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晚安,好好养病,我这边应该要不了太久,一个多月应该就能回去,到时候见。”
“嗯,到时候见。”
放下手机,谢丽尔叹了口气,闭上双眼开始睡觉。
十一也放下手机,看了看表,时间差不多了,于是关掉了营地中央的吊灯,将防护术式阵列的能量拉到最高,又把警戒术式的敏感度调到一个较高的值。
排遣了一下内心的焦躁后,十一决定搞点正事解解闷。他拿出了自己的笔记本和数据终端,开始了思考。
他思考的倒不是深渊的事,而是X-10未完成的术式阵列。
事实上,X-40的性能已经够让十一吃惊了,毕竟DW模式下12000千克的推力他已经尝试过一次,印象确实足够深刻。但是和今晚拿到的X-10比起来,十一甚至认为X-40都有点保守。
作为超机动验证机,X-10的亮点自然不是推力,但是这不代表这玩意的推力低,限制模式下6200千克,限制解除后7500千克,加力模式下8100千克的推力数据依旧比现在准备进入量产的F121要强出一截。但是和剩下的东西比,这点东西连亮点都算不上。
作为X-40的同批次验证机,X-10也拥有和DW模式类似的特殊模式。这一模式被命名为高机动空战模式。在该模式下,X-10的特殊设计,也就是大型综合机动翼上的限位系统将被彻底解除。同时,设计上具备通过调整术式的参数来向机体重心前方调整气动中心的位置,由此将机体由静稳定设计调整为静不稳定设计。
静不稳定的机体在高速,尤其是超音速状态下会具备更好的机动性,再加上大型综合机动翼上大大小小的十六个推进器以及三十二个可动气动调节面,就算是十一都不敢想这东西在进行空战的时候机动性能夸张到什么地步。
但是问题也是明显的,首先,静稳定设计和静不稳定设计的判断依赖于机体的气动中心和机体重心的相对位置,某种程度上这是一对矛盾设计。在常规情况下,除非采取放宽静稳定性设计,否则这两者是不可能同时存在于一架机体上的。
但是X-10不一样,夜鹰在这里打起了既要又要的想法。即在不采用放宽静稳定性设计的同时,要求机体在不开启高机动空战模式的前提下具备静稳定性以此获得更高的飞行稳定性,在开启高机动空战模式后改为具备静不稳定性来获得更高的机动力。
原因也很简单,夜鹰希望使用X-10搭配D-X01精英部队可以同时具备重轰炸和强空战的能力。这一设计是基于D-X01的超级拓展性来的,作为一个足足有8个EXT-75拓展接口和八个全协议兼容拓展接口的背包,D-X01在不影响机体机动性的极限情况下可以挂足足八个标准规格武器仓,极限情况下能挂他妈的十六个武器仓,再加上本身这玩意就是双武器仓设计,同时支持起重轰炸和空战双作战情况的武器需求简直是小菜一碟。
可理想永远很丰满,现实也永远很骨感。饶是十一这种天才,一时间也想不到怎么解决调整气动中心和机体重心相对位置的方案。
除去这个,这玩意的十六片翅膀的控制术式难度也高的夸张。设计要求里,每一片机翼不仅要具备独立的上下正负三十五度,左右正负四十五度的转动,设计在每片机翼上的四片翼面同样还要具备独立的最大十五度的张开和五度的闭合。
什么意思呢?请各位想象一下你自己的手指,这套东西的意思大概就是要求你的每一根手指可以在其他手指不动的情况下实现向上抬起三十度,向下弯曲三十度,向左向右旋转四十五度,同时你每只手指的每个指节也得在其他指节不动的前提下,根据你自己的意思旋转一定幅度。
“唉,还是先想办法解决一下重心的问题吧。”和后面这个在原理上不难,但是实施起来注定复杂到爆的操控系统比,十一还是宁肯先去思考原理上难爆,但是在攻克原理后实施起来应该很简单的重心问题。
这个问题的难度来源自X-10的设计要求,也就是在静稳定和静不稳定状态切换。但是其难度来源并非是让机体从静不稳定状态变为静稳定状态,因为只要你飞的越来越快,机体的气动中心自然会向后移动。
假设有这么一架机体具备绝对强度,也就是不论空气阻力多大都不会散架的强度,那么只要这架机体飞的越来越快,在某个速度下他的气动中心是一定会拉到重心后面,由此获得静稳定性的。
但是,X-10不一样。
不一样在哪呢?从前面的说明中我们知道,X-10属于多任务飞行装置,那么既然是多任务飞行装置,就一定会有任务优先级对吧?他妈的夜鹰那帮疯子给X-10设计的最高任务优先级是他妈的高度需求飞行稳定性的重轰炸任务!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夜鹰构想的作战场景是精英部队以重轰炸状态出击,诱使敌方空战部队起飞拦截,随后立刻切换为空战模式把对面打个落花流水,如果对方不来就直接炸他妈的。而且,静稳定设计对飞行员的脑力以及体力消耗都更小,支持更长时间的作战。
由此就可以发现,X-10的基础形态连放宽静稳定性设计都不是,这就是一台采取了纯粹的传统静稳定设计的高速重轰炸机!
而基础就是静稳定态给X-10带来的问题就是,X-10飞的越快,气动中心就越靠后,这东西的静稳定性就越强。静稳定性越强机动性就越弱,那高速下还玩个屁的机动啊?
不仅如此,既然是验证机,夜鹰的人更疯狂地提出了在开启高机动空战模式后,不论任何速度均可以立刻转为静不稳定的要求。理由则是这台飞行装置在轰炸任务之外,也要同时兼顾高速和低速作战任务,因此在低速,也就是亚音速状态下也要具备极高的机动性。
这岂止是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啊。这简直就是既要马挤马奶,又要马在天上飞!
当然,这某种程度上也不难,既然要求在任意速度下都可以瞬间进入静不稳定状态,那调整重心位置不就得了?而调整重心位置的方法也很简单,加一个足够质量的配重就行了。至于任意速度下重心可变嘛,反正通过思维链接术式调取人脑算力后,通过术式即时计算气动中心位置简直易如反掌,虽然气动中心随速度的变化位置会实时变化,但是重心又不会乱跑。只要给这个配重加个足够长的可动机构,那问题不就解决了?
可是,现在的X-10可是没有可动配重的哦。经过十一的计算,加一个可动配重机构需要的设计空间冗余也不多,有大概1%左右就好了。好,让我们看看夜鹰的天才设计师们给尚且处在【验证】阶段的X-10留下了多少的设计空间冗余呢?
哇,居然连0.05%都不到诶!
看到这,十一不论是从设计师角度还是试飞员角度还是飞行员角度出发,杀人的心都起来了。
既然不能从物理设计上搞定,那不就只能从术式设计上来解决了吗?放弃了物理设计解决的十一这才想到十六同时也传了那边设计好的术式阵列框架来,于是满怀欣喜地打开。
十分钟后。
——“他妈的夜鹰,你们算计老子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