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5章 五万大军守咸安(1 / 2)大明:从万历二十年壬辰倭乱开始首页

今年六十岁的都元帅金命元,其实心中早就有了定计。

原本只想看看诸将士气如何,结果被这帮狗东西气的脑瓜子嗡嗡响。

“哐!”

老元帅跳起来一脚,猛地踹翻了案几。

巨大的动静让军议会陡然一片死寂,没等众人回过神来,主帅抱着脚“哎呦哎呦”惨叫,眼泪都疼出来了。

“诸将莫要再争论,还请听吾一言!”

没等金元帅缓过劲来,官方代表又跳出一人。

不是旁人,大伙儿都熟悉,就是在坡州城,被秦逸两个大比兜子抽尿的李薲。

这狗东西确实会钻营,及时给领议政柳成龙送上八十多艘江船,立了大功。

如今再次高升,成为宜宁城屈指可数的领兵巡边使。

这鸟人如今手里有兵权,上面还有柳成龙这座大靠山,一般人都不敢得罪。

这时候趁机跳出来,再次开始他的表演。

先是用“大义”相责,严厉指责诸将怯战可耻。

上对不起大王殷切期盼,下对不起百姓粮饷奉献。

这种“政治正确”大义凛然的言论之后,郭再祐等义军统领也不好再开口强辨。

都元帅脚趾疼的厉害,不想再听这些杂碎们吵闹,当即下了军令。

“全军出击!兵发咸安城!阻止倭军西进晋州!”

“遵命!元帅!”

……

六月初十,李朝都元帅金命元统领五万大军,在宜宁城誓师出征。

城内只留了数千老弱,及民夫运军,站在城头上装样子,主力可以算得上是倾巢而出。

没法子,官军和义军对立严重,谁都不肯吃亏,让对方留守后方看热闹。

金命元之所以选择进驻咸安城,因为他一点也不傻。

有个城池把兵聚在一起,城门一封,军官们还能压得住阵脚,如果和倭军野战,最后必然变成“长跑大赛”。

望风而溃对李朝兵来说,算是基操勿六!

咸安城是通往北部宜宁城和西部晋州城的必经之地,只要能守住这里,倭寇没拿下咸安,晋州城就不会遭遇攻击。

金命元想的很简单,五万兵马守一座小城,等倭寇围城而攻之时,只要坚持几天,明军不会真的在一旁坐视。

到时候来个里应外合,没准还能打个“咸安大捷”。

李朝的高层其实对自家兵马的拙劣心知肚明,李氏王朝本就是兵变起家,畏惧内部兵乱、胜过于外敌入侵。

所以各种文贵武贱,把兵卒不当人,在两百余年的和平时期,都是故意为之。

如今真遇到灭国之战时,大王和两班贵族即使想改也改不了,一方面是惯性使然,再一个是官兵上下既无荣誉、也无战意。

一些真正能战敢战的义军,大多都是地方土豪私兵,李朝官员们一边蔑视,一边还要指望人家卖命。

人家又不是脑袋被驴踢过,非要拿热脸贴他们冷屁股。

壬辰倭乱后,原来牢不可松的阶级固化,已经随着国土沦丧,大王“北狩”变成笑话一般。

如各道组织义军的大小地主集团,已经事实上成为当地真正说话管用的实权派。

不需要穷到滴血的朝廷提供什么钱粮犒赏,当然,想要也没有。

这些乡下土豪们有粮有兵,甚至不少义军还有本事自行打造兵器。

开战时身边都是熟悉的叔伯兄弟,自然同仇敌忾,战死战伤,家中都有人照应。

这也是为什么李朝官兵战力,反而不如义军的根本原因所在。

那么未来将倭寇赶下海后,这些趁乱崛起,手中握着刀把子的新贵们,必然想获得更大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