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赵王却想买通太监在朱棣的药中下毒,继而叫赵王为新帝,这个耸人听闻的计划还没来得及实施,就被人告密到朱棣那里。
朱棣当机立断抓捕了参与者,还把赵王找来对质,赵王战战兢兢不敢说话,太子在一旁求情,朱棣就没再追究赵王的责任。
1424年,朱棣在BJ归途病逝,享年65岁。心惊胆战,当了20年太子的朱高炽终于当上了皇帝,然而仅过10个月,朱高炽就突然暴毙。
京城有人说他是纵欲体虚而死,有人说他是被人毒死,真相到底如何?我们不得而知。朱瞻基顺理成章地登上了皇位。
不久,汉王朱高煦起兵造反,朱瞻基率军亲征。面对朝廷大军,汉王下破了胆,直接开城投降。朱瞻基将汉王废为庶人并囚禁起来,后来又将他放进铜缸中烧死,汉王的10个儿子都被秘密处死。
而赵王朱高燧的结局要幸运很多。当时有人劝朱瞻基应该顺道拿下赵王,三阳之一的杨士奇却力主不可。
于是朱瞻基自信让三叔安分守己,又命令当地府衙对赵王严加监视。公元1431年,赵王朱高燧在封地张掖病逝,享年四十九岁。
——“没有太长寿的,我感觉这里边问题很大,人家老朱和朱棣都活的挺久的。”
——“朱元璋很喜欢朱高炽的。”
——“五龙同朝之后就来到了三龙两蟒的时代。”
——“当领导的都会画大饼啊,哪怕是你爹也不例外。”
【大明六边形战士,一口气看懂朱瞻基的一生。#明朝历史#朱瞻基】
他是永乐大帝,经典的好圣尊,大明的六边形战士,少年英才,能文能武,秉持了明朝天子守国门的议程,平汉王、安南、下西洋,创造了仁宣之治。
然而也正是因为他的一念之差,差点让明朝万劫不复。本期视频就让我们按照时间的顺序一起回顾明宣宗朱瞻基的一生。
1399年2月,在北平燕王府里传出了一阵新生儿的啼哭,燕王世子妃张氏生下了一个男婴。彼时燕王朱棣与朝廷的关系已经是剑拔弩张,正巧这晚朱棣做了一个梦。
他梦见自己的父亲朱元璋将一个大圭赐给了他,并对他说“传之子孙,永世其昌”。在古代,大圭象征着权力,朱棣马上将这个梦和新出生的孙子朱瞻基联系在了一起。
这件事对朱棣下定决心发动靖难之变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朱棣为自己孙子起名为瞻基,但是按照朱元璋为燕王一支定下的字辈,而“基”则有基业之意。
朱棣为长孙起这个名字,其中蕴含着对孙儿继承自己基业的厚望。
在朱瞻基4岁这一年,他的爷爷经过4年的苦战终于攻入了南京,夺位称帝,年幼的朱瞻基也被接入到了皇宫抚养。
后来朱棣北征蒙古,命12岁的朱瞻基留守BJ。一年后,朱瞻基就被册立为了皇太孙,开始加官。从此刻起,无论是巡幸BJ还是征讨蒙古,朱棣都会带上自己这个心爱的孙子,不高一支的皇储地位也变得更加稳固。
与父亲不同的是,朱瞻基长得十分健壮,而且生气勃勃。他除了与其祖父关系密切外,还深深地敬慕着他的父亲,常常保护他免遭两个叔叔的打击。
在汉王与太子的政治斗争中,朱棣则会有意无意地偏袒汉王,凡是汉王攻击的文臣不分青红皂白全都打入诏狱,大才子解缙就是因为得罪了汉王,最终死于狱中。
19岁时,朱瞻基奉旨迎娶胡善祥为妻,但是婚后不久他就转而宠爱侧妃孙氏。在这不久的将来将会酿出一桩废后风波。
作为大明朝的皇太孙,朱瞻基兼具了父祖的所有优点,能文能武,不仅书画水平高,而且精通骑射。朱棣也把他当做未来的皇位继承人悉心进行培养。
1424年,朱棣在北征归途中病逝。皇太子朱高炽登基,史称明仁宗,朱瞻基也顺理成章地被立为皇太子。一年后,南京接二连三地传来地震的消息。
朱高炽派太子镇守南京,没想到在当了20多年太子后,朱高炽仅仅当了10个月的皇帝就突然病死,终年四十九岁。27岁的朱瞻基正式登基,改元宣德,史称明宣宗,后世将明仁宗和明宣宗在位时期称为和宇文景之治并肩的仁宣之治。
他放弃了父亲把朝廷迁回南京的计划,仍将BJ作为帝都。而此时汉王朱高煦也终于露出了爪牙,在1427年起兵造反。但是朱高煦显然高估了自己,低估了朱瞻基。
在他觉得朱瞻基会像建文帝那样连出昏招的时候,却没想到朱瞻基直接率朝廷大军亲征,兵临青州城下。朱高煦吓破了胆,直接开城投降。
在回师的路上,有人鼓动皇帝顺路解决掉朱棣的小儿子赵王,朱瞻基没有答应,只是置信让三叔安分守己,至此朱元璋留下的藩王权重的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
但藩王变成了富贵闲人,后遗症也很严重,这也是朱棣祖孙三代所没想到的。在平定汉王之乱后不久,朱瞻基的第一个儿子朱祁镇出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