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手把偏担挪到地上,提过一个空下井,放在泉边。
把马勺从左手换到右手,半蹲着开始盛水。
泉里的水位高,舀起来不费劲。满勺满勺地不多几下子就盛满了两只下井。
遇到天大旱的时候,泉眼里冒的水少,盛水的人多,泉里的水位下降历害。
有时伸长胳膊、探下去半个身体,才能够着水面。
郑寅生将马勺背向下放到一只下井里,马勺浮在上面,轻轻地晃荡着。
后背上早就干了,太阳晒上,感觉有点火辣。
郑寅生披上衣服。
弯下腰把两只裤筒挽到腿弯处,脱了两只圆口黑布鞋,光着脚站在地上。
农村男人热天习惯不穿袜子。一来嫌热,二来旧布鞋不硌脚。
在田地里干活是要赤脚的。穿上鞋绵细的泥土就会钻进鞋口,很难抖倒干净,而且鞋底子容易踩踏到禾苗。
到了田间地头,都是先把外衣、鞋子脱掉,放置在地边或地埂上,光着双脚进地里。
干完活出来,坐到锄把镘把上,用双手搓掉脚上的干土,再穿上布鞋。比较细致的人,会带一块旧衣服片擦脚。
郑寅生拿起下井里的马勺,从泉里舀满水端着,走到泉边外侧,朝着坡底悬空伸出一只脚,一手持勺少量浇水,另一只手搓洗腿脚。
洗好一只脚后,保持金鸡独立的姿势不动,等着晾晒干了,再洗另一只腿脚。
洗好晒干的脚底子走几步,粘不了多少泥土。穿鞋前用手擦摸两下就好了。
沟里下面不远处,有人朝着泉边的方向往上走。
郑寅生准备返回,收拾水担时抬头看了两次。那人走的很快,转眼就能看见大模样了。
郑寅生的视力很好。定晴看了一会儿,确认不是熟人,是个陌生人。便不再停留,挑起水担往回走了。
从沟里往上是个长慢坡,到老梨树沟顶不到300米。
郑寅生挑的两只下井大概有80斤左右。
他换了五六次肩,才走了上去。
当铁路工人之前,他只需换三次肩就能挑上去。
郑寅生心想着,是长时间没挑过水了?还是年龄大一点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