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种条件是李文渊漫天要价,西突厥人一方自然是要落地还钱。西突厥人自知现在形势比人强,谁让自己的军队敌不过李文渊的西域军呢?所以这一场战争的失败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减少这次战争的失败对本国造成的损失。于是西突厥的谈判人员在得到了射匮可汗的许可之后,也算是勉强的认同了承认战败,并且割让土地给李文渊,不过割让的土地自然是不可能像李文渊提出来的那样多。在西突厥人提出的谈判条件里,在承认了李文渊军战胜的同时,割让高昌国,焉耆国,朱俱波国,于阗国和喝盘陀国给李文渊,同时每年向李文渊提供一定数量的牛羊作为战争赔偿,并且做出承诺,保证在接下来的十年之内不在与李文渊接壤的边境上布置重兵。
这个提议显然也不能满足李文渊的需求,毕竟李文渊几乎是倾尽自己所能调动的所有兵力前来与西突厥打了一场大战,所付出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消耗自然不是这几个西域的附属国所能给自己带来的利益能够抵消的。于是双方在面对谈何条件如此大的情况下,接连谈崩了几次还是没能达成一个共识,于是这第一次的接触便算是不欢而散了。
接下来的一个月中双方陆陆续续的又做了几次试探性的谈判,不过西突厥人本身并没有抱着谈和的诚意前来,所以始终握着李文渊所想要的核心利益不肯撒手,只是在不断的拖延的时间,此时终于是盼到了萨珊王朝的军队赶到了前线的战场上。
萨珊王朝的军队在赶到了前线的战场之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就投入战斗,而是在葱岭以西的怛罗斯地区驻扎了下来,一是因为他们连日的行军急切的需要休息,二是因为这支军队的成分其实还是很复杂的,此时能够匆匆集结起来并且保证尽数赶赴到前线已经是一个奇迹了。所以这支军队的统帅此时便是需要一些时间来逐渐理顺自己手中这支军队的各种头绪,理清各种问题以便让这支军队能够发挥出他本身拥有的战斗力。
之所以说这支军队的成分十分的复杂是因为这支军队是由从拜占庭帝国东逃出来的罗马人,还有一些是在战场上被俘虏的罗马战士以及萨珊帝国本身的士兵所组成的军队。此时萨珊王朝的西线军队正与拜占庭帝国的军队对峙在亚美尼亚地区,此时的亚美尼亚地区是有很多罗马人在此定居的。这些罗马人多数都是在西罗马帝国面临蛮族入侵灭亡之时通过各种方式从欧洲中部和西部向东逃难过来的,这些人被当时的东罗马帝国也就是拜占庭的国王安置在了亚美尼亚地区。再后来萨珊王朝军队攻陷了部分亚美尼亚,为了保证占领区的稳定便是将这些罗马人迁徙到了自己国土的腹地中分散安置,而且同时为了降低自己国内因为伤亡所带来的厌战情绪,萨珊王朝的国王便将这些罗马人中的青壮者招募起来,组织成了一支军队。不过这只与拜占庭帝国同属罗马人的军队显然是不能够让萨珊王朝的国王放心地安置在西线与拜占庭帝国作战,于是这支军队便被安插在了距离亚美尼亚有着万里之遥的东面的国境线上驻扎。
这支军队的到来为萨珊王朝展示了罗马人所向披靡的大方阵,以及各种较为先进的阵型和战法。所以在几次与印度地区的国家的冲突中这些表现得十分勇猛的罗马人军团便是逐渐地取得了萨珊王朝国王的信任,所以这次作为远赴他国作战的任务便是落到了这支罗马军团的头上,不过这些罗马军团虽说战斗勇猛,但是毕竟人数处于劣势于是为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萨珊王朝的国王便是又从国内征召起一批士兵与这支罗马人军团编制在为一起共同开赴突厥境内与李文渊的西域军交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