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开局见危(1 / 2)大明:我真没想当首辅啊首页

洪武二十四年八月,太子朱标奉命考察西安,意在迁都。

对于“短命都城”这样的传言,朱元璋是武夫将领出身,虽并不相信历朝各代的事实论证,却也被各个大臣在背后嚼舌根讲的头疼。

最重要的是,近日朝会,南北方氏族学子对于迁都一事讨论更加激烈。

再者,自朱元璋颁布《昭示奸党录》后,处理了李善长等一众淮西勋贵,朝堂到现在还有些人心惶惶。

天下也正是用人之际,若欲招揽北方士子,迁都之事尤为重要。

朱元璋细细斟酌,此等关乎国运的大事,非太子朱标莫属。

太子出行,自是要配些仪仗,随行的队伍无不是经过精挑细选的。

当然,队伍之中的有些人也不乏是某些王公贵族特意安排进来的。

此次考察若是顺利,迁都大事既定,随行人员多少都会收到些封赏。

出发之前,朱标翻阅着手中写满的随行人员的奏折,他虽有些许不满,但也有些无可奈何。

锦衣卫这个烂摊子,朱标刚刚收拾的差不多,对于塞人镀金的小事,没必要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嗯?”

东宫之内,朱标面色凝重,盯着奏折上整整三页的,与凉国公蓝玉颇有关系的人员,不由得一阵头疼。

他双手扶额,看向了一旁的太子妃:“你这个舅舅,真是会给我出难题啊!”

类如宋国公冯胜等与皇家十分交好的勋贵,在此间名册中也仅仅只安排了嫡系三四人。

而凉国公蓝玉,竟是将嫡系和旁系的小辈安排了整整三页之多!

朱标深知,此事一旦让朱元璋知晓,定会勃然大怒,甚至再次降怒于蓝玉。

自己若是不管不顾,自己走后必是又要掀起一场波澜。

于是乎,朱标执笔,在名册上勾勾画画,最后留下了蓝玉一系共七人随行。

显然,这是朱标对自己的这位“舅舅”最大的底线!

而名册之上,其中一人的名字,被勾勾画画了好几笔,最终被朱标亲自于名册之后写了上去。

凉国公府,东厢房

一席青衣的孔捷正痴痴的趴在台案上,单手拖着下巴,有些错愕的看着眼前低着头的小丫鬟。

丫鬟名叫小翠,是府里新来的丫鬟,管家见小翠的样貌还算得体,便将她安排在了东厢房。

而此时,小翠感受着身旁的男人直勾勾的目光,有些许害怕,但是身体上却不敢有丝毫动作,只是有些轻微颤抖。

终于,一旁的孔捷有些忍不住了,用右手的食指轻轻的敲了下桌子,冷清的说道:“喂!”

小翠听到后,身体一哆嗦,慌慌张张的俯身跪了下来,强忍着内心的恐慌,开口道:“大,大人,有何吩咐?”

“你害怕我吗?”

“奴婢不敢。”

“那你慌鸡毛,不,慌什么?”

小翠听后,垂在地上的头死死的压在手背上,额头上冒出了些许冷汗。

是的,她在害怕。

要说整个南京城,哪家的纨绔最出多,人们可是议论纷纷。

但是要说哪家的纨绔最出名,那一定是凉国公府上的孔捷孔公子。

孔捷的姐姐是蓝玉的夫人,也就是说,孔捷是当朝最负盛名,功绩最高的凉国公蓝玉的小舅子!

骄奢淫逸这四个字用来形容他可算是轻的。

就在前日,小翠听说这位孔公子因当街殴打锦衣卫,进了锦衣卫诏狱,这才敢来凉国公府上找差事。

可没想到这人竟然好好的端坐在家里!

可见凉国公是如何的权势滔天!

孔捷撇了一眼跪在地上的有些懦懦的俏丫鬟,轻轻叹了口气:“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