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尚书陈新甲愁眉苦脸地说:“启奏陛下。15万大军,无论如何臣也没办法凑齐。为保京师安全,顺天府一带,总得留些兵马。北方的军队运用已经非常吃紧。南方的军队,路途遥远。他们不愿意北上。朝廷若要强行征发,他们可能会造反闹事。前车之鉴,不可不防。”
皇帝只好又看向了太子。
太子说道:“南方的军队,如果不愿打仗,为什么还要给他们钱粮,裁撤好了。
“南方虽然距离遥远,但是交通方便,利用船运集中在长江口出海。坐海船北上,直到辽东,快捷非常。大家觉得如何?”
崇祯皇帝欣然微笑,太子果然提出了一条新路线。
去年,运河干旱不通,国子监监生沈廷扬建议海运粮食北上。他从淮河出海口淮安一带,用船运粮到天津,全程在海上十几天。如果从长江口运兵,应该二十几天能到。
陈新甲还是苦着脸说:“殿下有所不知,长江口一带有海盗顾荣作乱。他们封锁了长江口。朝廷曾经派人招安,可惜不成。”
唉,有什么好主意,在这大明朝都很难实行。大明朝能不能救真的很难说。要是不能救,什么地方可以投奔呢?只能是郑成功!他爹叫什么来着?
太子想到这里,灵机一动,说道:“福建水师很强大,若是令他们北上长江口威慑海盗,海盗或许可以招安。”
皇帝眼睛一亮,随之一黯,说道:“福建水师郑芝龙部,原也是海盗出身。若他去办理此事,确实可能成功。只是郑芝龙一向桀骜不驯。兵部征调他北上可有把握?”
兵部尚书小心回答:“郑芝龙现为漳泉潮总兵,若陛下给他封赏,或许他会北上。”
崇祯皇帝有些不高兴,或许北上,就是有可能不北上!若朕下发旨意,他不肯听从,朕的权威何在?
一旁侍立的王承恩突然说道:“启禀皇爷。奴婢听说,郑芝龙一直想从江南织造局多买丝绸。若是让他来京商谈此事,他必然会来。”
织造局这些年崇祯皇帝一直顾不上管。看他身上的破龙袍,就知道织造局这些年日子不好过。既然如此,公私两便。兵部下发一道圣旨,司礼监再给他一封信件,让他办理招安海盗之事。
终于议完了这些恼人的军国大事,大家散会,各人分头办差。
太子召见田志安。
田志安经东厂审查,没问题。当然不是间谍了。
太子是前世看多了谍战片,以为会有人卧底到自己身边。其实他就是个小透明。皇太极和李自成都不知道有他这号人物。只有他自己认为自己很重要,是改变历史的人物。
田志安行礼毕,说:“殿下,微臣听说,这次去辽东,是与鞑子谈和。不知是不是真的?”
太子知道他心中反对议和,跟他解释说:“只是以谈和为掩护,去刺探鞑子情况。你家是沈阳的,又会说蒙古话。这次去沈阳,你尽量刺探一些情报带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