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政治正确和道德绑架,把皇帝整得很苦。和谈代表都派不出,还谈什么谈?
父皇既要又要,摊上这样的父皇,苦啊。太子绞尽脑汁,提了个方案。
崇祯皇帝想了想,这个方案没准能成。既然有了冠冕堂皇的理由,皇帝觉得此事还是与大臣们商议为好。集体决策集体担责嘛。
第二天,文华殿内。皇帝,太子,五个阁老,兵部尚书陈新甲,兵部侍郎吴甡,兵部侍郎傅宗龙,众人会议。
太子先说:“父皇,朝廷搞清楚鞑子是否入关,关系重大。朝廷可派官员假装和谈,实际去沈阳查探。
“从遵化一带出长城,经蒙古人的地盘,折向沈阳,刚好是鞑子进攻关内的路线。若在半路上发现鞑子的大军,赶紧飞马报信,如此朝廷可保万无一失。”
内阁次辅张四知说:“殿下,此事不可。朝中大臣们若知道朝廷议和,必然潮议汹汹,引起不必要的纷争扰攘。”
内阁三辅魏照乘也说:“陛下,大明与鞑子,正是敌国互相交战,谈和万万不可行。”
皇帝不满地说:“谁说鞑子是敌国呢?我大明承认他是一国了吗?”
魏照乘赶紧拱手请罪:“臣失言。”
大明并不承认大清是一个国,不承认他们的首领是国王或者皇帝。大明官方明面上仍然认为,皇太极只是女真部落反叛的酋长。而女真部落,在法理上,仍然是大明的下属。
太子说:“辽东是大明的,还有大明的百姓。朝廷派出钦差巡视辽东,了解辽民疾苦。就照这个名目派人。为了减少麻烦,此事要低调处理,不要大张旗鼓。”
咦,这么说好像有一点道理,似乎也能站得住脚。你如果反对,那就是你认为辽东不是大明的。你敢说辽东不是大明的吗?
至于皇太极是不是辽民,那就两说了。他老家是在女真那边的。到时候钦差与皇太极会见,算是接见辽民呢,还是与敌谈和呢?
那就看双方,最后谈出个什么结果了。皇太极若是向大明称臣,那就可以说他是个辽民。如果他坚持要跟大明平等对立,那他就是叛酋,要讨伐平叛。
四辅谢昇曾是皇帝师傅,仗着这个资格,他大着胆子说:“陛下,只要朝廷派员,就必然不能保密。到时人心浮动,和谈主事者受各方压力,不利和议达成。臣请陛下派内官秘密前往,庶几可成。”
五辅陈演也说:“陛下,派钦差前往,未得其利,先受其害。臣亦以为派内官秘密前往为宜。”
如果只是朕私下里派内官求和,到时候只有朕是昏君,你们个个都是道德君子。
皇帝心里想着这些,有点生气地说:“内官粗鄙,不可干办此等国家大事。”
众人无语。这句话,正是他们平常攻击太监的说辞。
太子心想,和谈一出,先把自己人糊弄了。看来内阁里不少人,以为和谈能成功呢!他们与傅宗龙想的一样。
太子强调说:“诸卿!只要皇太极不犯傻,此次和谈必不能成功。除和谈主使者外,其他人,照样准备战争,不可自误!”
后面一天两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