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七章 拼音教学二(1 / 2)扶不起的南宋首页

董县丞说道:“哎哟,我的县尊大老爷。他要是个败家子,咱们全都是不肖子孙了。您想想看,这些村民有了钱,能不买东西吗?这姓刘的开那么多工坊,东西能卖不出去吗?转了一圈,不都又回来了?他婆娘是大宗师,谁敢上门捣乱搅合?天时,地利,人和,都被他占尽了。”

罗县令惊讶道:“这,这!此人着实太可怕了,陆师爷,咱们现在该怎么办?”陆师爷说道:“县尊不妨,明日去下山村看看。尽量拉拢此人,为我等所用。成为咱们的助力,再好不过。”

董县丞立刻说道:“对,对,明日去过之后,再商量。”罗县令说道:“这样也好,只不过本县还有一个不情之请。三位都是本县的佐官,也该为全县的发展,奉献一些才是?”董县丞恭敬地说道:“县尊说的是,为了休宁,我们也该尽心尽力。”

李主簿问道:“不知县尊想要咱们捐多少?咱们也还有一大家子要养活。”罗县令并不答话,开始闭目养神。董县丞咬牙道:“一成,一成半,最多两成。下官们出两成,已经是极限了,还望县尊明察。”罗县令笑着说:“本县也知你们不容易,就两成吧!”

此时下山村的张猎户家,热闹非凡。工人们在修茅厕,盖刘启铭的小屋,琢磨怎么搭建火炕,才能节约柴火,做到保暖和通风。孩子们已经学会了拼音,都在尝试着使用拼音。

这里面学习速度最快的就是李杰,苦妞和狗蛋三个孩子。拼音教学结束之后,李杰去和父亲,继续干木工。大木桶只需要最后加固一下,试试漏不漏水也就完工了。苦妞和狗蛋学完拼音之后,一起疯玩。李杰害怕两个小孩磕着碰着,再耽误工程进度,就让他们俩留在自己和老爹身边,学习做木桶。

其余的孩子们年纪虽然都比他们三个大,但没啥学习天赋,学了三遍还是记不全。在他们的大师姐,张秀兰的死亡凝视下,乖乖练习,不敢有偷懒的想法。

就在此时,兰里正带着九个村长,三个儿子,五个孙子和李长森。一行十九人,走到了张家大院门口。村民们见到李村长带着那么多人过来,跟李村长打过招呼,就各自回去。只有几个认识里正的人,也给里正行了礼。

李村长见张家门开着,直接进院子去找张全有和刘启铭。李村长带着张全有和刘启铭到门口,接待里正和其他八个村长,先进了院子,兰里正的儿孙和李大郎紧随其后。施工队的十几个工人里面,有认识里正的,立刻放下手头的活,小跑过去打招呼。其他人听说这个带头的老头是里正,也纷纷过来打招呼。

里正笑着说:“诸位乡亲,老夫就是放心不下,想过来看看。要是以后遇到什么难事,尽管来找老夫,老夫为了咱们兰渡的乡亲们,一定尽力而为。”李村长也笑着附和道:“咱们里正,一直都是心里想着大伙的,听说今后,所有的工人要上夜校,就主动来担任先生。乡亲们,咱们有这样的里正,真是老天爷给咱们的福分啊!”

工人们和十个打猎队的孩子,在李长福的带领下,走到里正面前,跪下磕头。喊道:“恩师在上,请受徒弟们一拜。”里正乐的合不拢嘴,说道:“呵呵,都快起来吧。地上脏。老夫今后,定会尽心尽力,教导诸位。为咱们乡的教化,鞠躬尽瘁。”

众人起身之后,刘启铭说道:“李大队长,带着施工队的兄弟都先去喝口水,休息一会儿再去工作。”李长福笑着应声道:“是,东家。兄弟们走,排队去灶房领水,休息一刻钟。”刘启铭笑着说:“打猎队的,继续回去学习,你们要是再学不会,中午饭,就免了吧。”十个男孩又苦着脸,回到了之前的座位上,继续学习拼音和百家姓的第一句。

里正笑着问道:“刘小友,老夫听闻你学识渊博,所授课业可否带老夫一观?”刘启铭微笑着回答:“里正爷爷,莫要折煞晚辈。诸位且随我来。”

刘启铭喊道:“李婶子,李婶子。”李婶子哎了一声,从灶房小跑过来,说道:“东家,你找我有什么事。”刘启铭快速说道:“婶子,你先去招五个村里的婶子,咱们今天客人比较多,里正也来啦!你招来人之后,分工做饭。以后你们六个,平时照顾奶牛。客人多了,负责做饭和接待工作。下工之后,安排读书识字。不忙的时候,带着她们到秀兰屋子里,找胡裁缝量身子。现在每天还是三十文,算学徒工。等养牛场建起来优先录用你们六个。”

李婶子笑着说:“放心吧,俺保证完成任务。”刘启铭又交代一声:“挑点人老实,靠得住的。”李婶子出了张家院子,就去找几个相熟的姐妹,招聘她们。

六个婶子一起到了张家院子见过刘启铭,行了一礼。刘启铭简单交代了一遍,四位婶子就忙去带着食材,带回自己家灶房,生火做饭。李婶子带着牛婶子,也就是牛蛋的娘,一起煮奶茶和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