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连城和程度都点了点头,各有各的想法。
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待角度。
程度觉得庆幸,孙连城则有些忧国忧民。
他看到的是大量工人原地下岗,这几年环境本就不景气,就连以往热火朝天的工地都停摆了,群众的生存困境可想而知。
“以前,沿海城市经济发达,所以内陆省份都往沿海进行劳务输出。”
“可经过这么些年的演变,沿海城市的劳动力早就饱和,相对而言,没有多少机会再留给后来的人。”
孙连城说这话是有依据的,目前沿海发达城市的工地上,工人们都不好找活儿干,以小见大,还是能看出很多东西的。
而在这种趋势下,下一步会发生什么,其实很多人心里都清楚。
因为太卷,人太多,所以企业必定会压低报酬,工厂工人的计时单价、工资,将会越来越少。
就连国企都面临新一轮的降薪,何况是靠力气吃饭的劳苦大众。
长此以往,必定形成一个死循环。
企业降薪维本,钱少就留不住人,没有人就没法发展,只能再次压低酬劳。
到最后普通人到手的钱越来越少,也越来越卷,方方面面,各种各样的卷,直到变成某些人口中的‘讨口子’、‘臭要饭’。
与之相对应的,是工资下降后物价的飞涨。
这关系到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菜价最高的时候,某些地方堪比肉价。
而这背后所隐藏的,其实只有一个原因。
地方赤字。
无论是基建项目的大量停摆,还是社会环境的蜕变和下滑,都离不开这四个字。
几十年的高速发展,整体上和平均上,的确有了很大的进步。
可其核心的东西,还是万变不离其宗。
12个省份的基建被叫停,是因为高风险、高隐患,这些连带着的东西,是债务风险问题。
以往那些口口声声‘创造时代’的企业家,一个个的退隐消失,要么集体开润,他们可比任何人都要敏锐的察觉到这一系列的变化。
他们怕,怕集体创造的财富被均衡,怕海里的海浪向上沸腾。
“泡沫终会破碎,美梦被打断,很多人接受不了,但我们更应该客观看待问题,接受问题。”
徐朝阳喝着茶,不动声色的开口,他不算清醒的人,只是比较容易接受现实。
“东部发展经济圈,第一个整体计划全面落成,我们比起其他地方,更有优势。”
“接下来要紧跟省里的脚步,市里要做好具体规划,给真正陪着我们坚守,愿意真正做点事的企业,一些应该有的回报和扶持。”
“下一步,政府出面带头进行调控,联合当地企业,把沿海省份吸收不了的劳动人口转化进来。”
“京州承受不了,还有整个东部帮我们分担,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今天。”
徐朝阳轻轻饮了一口茶,面不改色,却不妨碍他的个人形象,在孙连城和程度眼里,都变得高大伟岸起来。
两人听得心潮澎湃,都预感到了汉东将迎来新的格局,确切的说,是整个东部都将迎来新的格局。
天下兴亡,百姓皆苦。
但置身于其中,他们也算创造了一小段........一小段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