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已经锄完,第二天一家人也就难得的睡了个懒觉,歇息一天。还是胡妈先醒过来,穿好衣服就念叨着太阳都要晒屁股了把爷俩给赶了起来。
胡妈负责做饭,胡俐负责叠被子擦炕打扫屋子,胡爸的身影则负责从窗前掠过继而消失在菜园子的某个角落。
起的晚都有些饿了,着急吃饭,所以今天早饭又是馒头配咸菜,咽不下就喝苞米面粥,一大锅呢,粥管够。吃完饭,胡妈刚得闲和胡俐一块看会电视,远处却忽然传来火车鸣笛的声音,胡妈这才一拍大腿说:“哎呦瞧我这脑袋,闺女今天回家呀!”
原来在镇上学校寄宿念初中的女儿放假了,说好今天回家的,幸好村子不大,火车一鸣笛家里就听见了,这才想起来。当然这一定是胡爸的问题,总惹人生气,会影响了人的大脑记忆,所以这时候莫生气是很多人家都会挂上一副的,虽然无用。胡妈赶紧起身去地窖里看看,盘盘家里还有什么藏货,中午得给女儿做些好吃的。
胡俐的姐姐叫胡铁,胡俐对她的评价就是名不副实、欺软怕硬,小时候姐姐就经常欺负他,到了外面又装得一副老老实实、乖巧听话的样子,╭(╯^╰)╮这块外软内硬的假铁。
女孩子为什么起名叫胡铁?因为在那个年代起名可不像现在这么随便,孩子的名字代表了父母的一种美好的期盼。
就像胡爸,虽然从出生到如今都精瘦精瘦的,但爷爷给起的小名却叫肥仔,爷爷奶奶希望他能胖起来。那个年代能胖起来的可都是有福的,有人长得胖叫做富态那是绝对没错,真的富啊。
胡爸胡妈都是老实人,有点心眼,但不多,只盼着儿子将来伶俐着点儿少吃些亏,而且胡家的家谱早就在鬼子侵华时候被烧了,也不用讲究辈分,遂赐名叫胡俐。
至于姐姐,女孩么,那时候体面人家都讲究穷养儿富养女的。家里人希望她像小胡铁儿一样,美丽自在地飞舞,真实的表达了父母希望她每天不干活就负责臭美的美好愿望。要是非问咋不叫胡蝶,那只能说明你不是东北人,总不能怪只有小学学历的胡爸胡妈说话有口音吧?
村子不大,火车开走没多久姐姐就回来了,一进门胡妈就乐的不行,母女俩坐在炕上聊个不停。毕竟攒了一个礼拜的话,胡爸是个只知道干活的闷葫芦,而胡俐是个小闷葫芦,打小就一样的不爱说话。
姐姐一边聊天,一边掏着大书包,有换洗的衣物,还有专门给胡俐借的一本厚厚的盗版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胡俐接过书,摸了摸旧日历包的封皮,心里颇有几分温暖和怀念。
这时候的农村娱乐活动很少,书籍更是匮乏。胡俐小时候在电视上看到过这本书改编的电视剧,看得入了迷,吵着要看原著,没想到去镇上上学的姐姐还记得。还记得梦里第一次读这本书时,正好家人不在,胡俐入魔似的看了一整天,直到看完才发觉已经天黑,自己又渴又饿。如今再次看到这本书,当然已经没那么渴望,但还是有几分怀念。
虽然他不像保尔那样伟大,怀揣着为解放全人类的信念而奋斗,但也会为自己、家人生活的更好而努力。但闭塞的农村环境与艰难的生存环境,胡俐决定还是现实点,改变生活的第一件事情是——改善伙食。
没有提前准备,但午餐还是难得的添了两盘半荤小炒——西葫芦炒鸡蛋和茴香炒鸡蛋,还新鲜摘了几颗半大的水萝卜,水灵脆爽,小胡吃的胃口大开。
午餐后,那边母女俩继续着聊不完的话题,胡俐则去了车库——就是那个“通风良好”的棚子,翻出了一些螺母和鱼线鱼钩之类的工具。又拿个方便面袋子去房后阴凉地方挖蚯蚓,不过没挖到几只,蚯蚓还是粪堆附近多啊,不过有点膈应,不能细想。
准备齐活后正好过了2点,天气开始凉快起来,胡俐穿着凉鞋兴冲冲去了河边。小山村建立在半山腰坡势较缓的一片平地上,而胡俐家就在靠近山脚、离河不远的一个大缓坡上。
可等他兴冲冲跑到小河边傻了眼,怎么河里一条鱼影子都没?这才想起前几年有缺德的人在河里药鱼,在上游成桶的农药倒下去,抓了多少鱼不知道,反正河里到如今都是静悄悄的,看不到什么活物。
胡俐犹豫了半晌,冒着挨揍的风险还是跨过这条小河往远处的另一条河走去。山区地势高加上降雨量小,小河对孩子完全没有危险性,但大河不一样,尤其夏天雨季,对小孩子来说还是很危险的,所以家长们都不让小孩来这边玩,被发现了可是要重重地体会“妈妈的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