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不久复课,再加上开放了电大、工大、夜大、业余大学与函授教育,这时流行的标语莫过于“知识改变命运,学会数理化,天下无敌“。
清早就可见各处捧着书籍阅读的人们,书籍种类繁多,总之,年轻人绝大多数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学习上。
对李志强而言,在国内发布些成熟的短篇作品十分吸引人。他曾是个四十几岁的作家,文化底蕴深厚,远超八十年代文坛的平均水平,写些精品不成问题。
然而,李志强却没有计划在国内发表过多文章。他会在空暇时投几次《故事会》,或给《中国青年》投寄稿件,只为得到基本的生活回报。
李志强心中的目标刊物,其实是有着巨大影响力的《十月》和《萌芽》杂志。这两者是中国文学界的翘楚,在五十岁这个年龄段,知道这两个名称的文化人士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萌芽》标志着80年代青年文学的先锋,他记得老舍先生在《萌芽》创刊致辞里说过:“每一株美丽植物或参天大树都是从萌芽阶段生长来的,每一个萌芽只要有适宜的阳光和雨露,就会长出繁荣的未来。”
尽管这两本杂志能提供丰富的稿费,但李志强却打消了这一念头。因为他认为,哪怕是再优秀的小学生也无法写出那样深邃的文章,至少在初中之后才有可能投稿,否则解释不清道理。
内心默默期望,何时能脱离小学生角色,何时能自由追求自己所爱的事物!
把原稿寄出后,他的焦虑稍有平息。
每天像往常一样早睡早起,但他如今多了一项习惯——清晨运动。
人们常说,“良好的身体得从小养成”。
后世的李志强身体健康存在问题,在他四十多岁时已显现出多种慢性疾病的迹象。
此次重生,他自然更重视身体,坚持规律的运动计划以为未来的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人少空气清新的早晨,正是锻炼的最佳时机。他锻炼半小时回家后,外婆准备的早餐已经差不多完成。
每天的早餐很简单,通常是前一天晚上蒸的两个馍馍重新加热,一碗热腾腾的玉米粥,配以两碟小咸菜,偶尔会有咸蛋点缀餐食。
连续几天,李志强吃完早饭就犹如一只清晨的小鸟,早早赶往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