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61章 百病皆因痰作祟(1 / 2)半惊罗首页

百病皆因痰作祟,这句话在古老的医书《黄帝内经》中早有记载。话说在明朝末年,江南一带有一名医名叫张松,他精通医理,尤其擅长治疗疑难杂症。一日,张松正在书房翻阅古籍,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张大夫,我家老夫人病重,请您务必前来救治!”门外的男子声音焦急,显然病者情况危急。

张松放下手中的书,吩咐仆人备马,随即跟随那男子前往。到了府上,只见老夫人躺在床上,面色苍白,气息微弱。府中的郎中们一个个束手无策,面露愁容。

张松诊脉后,眉头紧锁,对府上的大公子说:“令堂之病,非寻常风寒湿热,乃痰阻心肺,气血不畅所致。百病皆因痰作祟,此言不虚。”

大公子闻言,连忙问:“张大夫,那该如何是好?”

张松沉思片刻,答道:“此病需从痰入手,先清其内,再调其外。我这里有三帖药方,每日一换,七日后再来诊脉。”

大公子感激涕零,立刻命人煎药。然而,三天过去,老夫人的病情并无明显好转,反而加重,痰声如雷,呼吸困难。府中上下人心惶惶,纷纷质疑张松的医术。

张松闻讯,心中暗自思量:“难道是我判断有误?”他决定再次亲探病情,深夜独自来到老夫人的卧房。

此时,老夫人正痛苦地挣扎,痰声如潮,张松见状,心中更加坚定。他走近床前,轻声询问:“老夫人,您平日饮食如何?可有喜好之物?”

老夫人勉强开口:“我平日喜食甜食,尤其是蜜饯和糖水。”

张松听罢,心中已有数,他对大公子说:“令堂之病,实乃痰湿过重,甜食助湿生痰,久而久之,痰瘀阻塞,导致病情加重。明日开始,府中禁食一切甜食,同时,我将重新调配药方。”

大公子虽然疑惑,但看到张松坚定的眼神,还是选择了相信。接下来的日子里,府中果然不再供应甜食,老夫人也按照新药方服药。五天后,老夫人的痰声渐减,呼吸也变得顺畅起来。

第十日,张松再次为老夫人诊脉,发现她的脉象已经稳定,面色也有所恢复。他满意地点点头,对大公子说:“令堂的病已去七分,只需再调养几日,便可痊愈。但日后还需注意饮食,切勿再食过甜之物。”

大公子感激不尽,亲自为张松送上厚礼,一席华丽的锦袍,一把精致的折扇,还有一盒上等的龙井茶叶,每一件都承载着他对张松的深深敬意。他诚恳地说道:“张公子,你的医术如神,救我母亲于危难之中,此情此义,我张家永生难忘。从今往后,府中的饮食必定严格控制,再无过度甜腻之物。”

张松微微一笑,接过礼物,谦逊地回应:“大公子言重了,治病救人乃医者本分,老夫人能康复,我也深感欣慰。至于饮食之事,确是养生之关键,老夫人能戒掉甜食,实乃明智之举。”

老夫人闻声从内室走出,虽然面色已恢复红润,但眼神中仍带着病后的虚弱。她慈祥地看着张松,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张公子,你不仅医好了我的病,更是教我养生之道,我这把老骨头,今后定要听你的话,戒糖养身。”

张松见老夫人如此,心中也是宽慰,他道:“老夫人,您的身体还需慢慢调养,切勿过于劳累。我这里有几副药方,每日按时服用,定能巩固您的体质。”

老夫人接过药方,仔细研读,然后吩咐家仆:“你们记下了,每日按方煎药,不可有误。”

时光流转,转眼已是三个月后。张松再次来到张家,只见老夫人面色红润,精神焕发,显然身体已经恢复得很好。大公子见到张松,连忙上前迎接,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张公子,多亏你的妙手回春,我母亲的身体日渐康健,今日特备薄酒,以示感谢。”

宴席上,佳肴美酒,香气四溢,但并无过多甜食,可见张家确实遵守了承诺。老夫人端坐在上首,笑眯眯地看着张松,眼中满是赞赏:“张公子,今日请你来,除了感谢,还想请你帮我解惑。我近日总觉心中烦躁,难以入眠,不知是何缘故?”

张松闻言,沉思片刻,然后说道:“老夫人,您这可能是心病还需心药医。您是否有什么心事未解,或是近来有所忧虑?”老夫人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黯然:“我儿大公子,他为人正直,但我担心他过于刚直,恐会因此得罪人,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张松闻言,微微一笑:“老夫人,大公子的品性是他的优点,也是他的保护伞。只要他行事公正,心存仁爱,自会有天庇护。至于那些可能的麻烦,便是考验他智慧和毅力的时候。您不必过于忧虑,只需在背后默默支持他,给他信心。”

老夫人看着张松,眼神中满是忧虑与期待。她知道,张松是大公子的挚友,也是他的谋士,他的每一句话都深思熟虑,充满了智慧。“你说得对,张松。但我担心的是,这世道人心难测,大公子太过善良,容易被人利用。”她轻叹一声,眼中闪烁着母性的担忧。

张松轻轻点头,他知道老夫人的忧虑并非无理。“老夫人,大公子的善良并非弱点,而是他的力量。他能感化人心,赢得人们的尊重和爱戴。而那些企图利用他的人,最终也会被他的仁慈所感动,或是被正义所击败。这是他必须经历的磨砺,也是他成长的必经之路。”

老夫人听后,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安慰。她知道,张松的话虽然听起来有些理想化,但却是他深思熟虑后的见解。她决定信任他,也信任自己的儿子。

就在这个时候,府中的小厮匆匆而来,脸色慌张。“老夫人,大公子,城东的粮仓被贼人洗劫,大公子已经带领家丁前去追捕了!”

老夫人面色一变,心中一紧,但张松却神色如常,只轻轻安慰道:“老夫人,大公子有勇有谋,此事他定能处理妥善。我们在这里等他的好消息。”

老夫人看着张松镇定的眼神,心中稍安,但她还是忍不住吩咐下人备马,准备随时前往城东。

城东,大公子李明带着家丁们追踪贼人,他们一路疾驰,来到了一处荒废的破庙。李明勒住马,示意众人停下,他独自一人走进了破庙。

庙内,贼人首领正得意洋洋地分赃,见到李明,面色一变,立刻挥刀相向。李明不慌不忙,他深知硬碰硬并非上策,于是以言语开导,试图让他们放下屠刀,归还粮草。

然而贼人首领并未理会,反而更加嚣张。李明无奈,只能拔剑应战。双方你来我往,剑光闪烁,看得庙外的家丁们心惊胆战。然而,李明的剑法虽不及贼人首领凌厉,但他凭借着智谋,巧妙地化解了一次次危机。

就在关键时刻,李明突然跃起,剑光一闪,直刺贼人首领的心口。首领大惊失色,匆忙抵挡,却被李明一剑挑飞了手中的刀。接着,李明剑指贼人,朗声道:“你们若能改过自新,我可以饶你们不死,但粮草必须归还。”

贼人们见状,纷纷放下武器,低头认错。李明收剑,吩咐家丁们将粮草运回,又让大夫为受伤的贼人疗伤,然后才回到府中。

老夫人看到安然归来的李明,心中石头落地,眼眶泛红,欣慰地说:“明儿,你做得很好,你父亲在天之灵会为你骄傲的。”

李明微微一笑,看向张松,感激地说:“多亏了张兄的教诲,我才明白,仁德并非软弱,而是真正的力量。”

张松点头微笑,心中也为李明的成长感到欣喜。他知道,这个年轻人已经走上了属于自己的道路,未来,他会用他的仁德和智慧,守护这片土地和他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