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章 恢复学习(1 / 2)三十载回首技术路首页

从这一天起。王伟吃完饭,就开始投入第三次高考的复习。他已经开始重新拾起高三的复习资料了,因为不想打扰别人,他拿着从杨洁那儿借来的复习资料到库房里。他找了一块破木板,用成品砖垒砌出四个砖柱,将木板放到上面,铺张旧报纸,就是书桌了;再用12块砖垒砌一个2X6的砖柱,上面垫一个塑料袋,就是凳子了。这儿除了灯光暗淡一些,没有风扇热一点,其他还都不错,很安静,没人打扰,他觉得是非常理想的学习环境。因为这里是他的地盘,而且还方便货车到来的时候自己随时能出库。

10月份,大志哥也通过打听,托人给他找了一个在洗澡堂给人搓背的活,每天晚上8点上班,凌晨1点下班,活倒也不累,一个客人每次能挣5毛钱,一晚上能挣10元钱,真是好活。自己还能免费洗澡,预制厂的工作出汗多,全身每一个毛孔都是水泥飞尘,洗个热水澡还真是舒服。只是这里的客人不好伺候,脾气大;在一个是这里一直是非常潮湿,大多数时间在水里面,他自己好像皮肤对长时间在潮湿的环境不适应,容易出湿疹。另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耽误学习时间,这是他着急的事情。

现在,他每天可以攒下20多块,一个月600,这可是一笔高工资。当然,付出的辛苦也是成倍的。

10月10日,王伟收到一个苏小芳寄来的包裹,里面有一封信、一个红色围脖。信里小芳非常高兴王伟决定复读,她叮咛他尽早去学校,时间太长了知识遗忘就会更多,城一中的进度非常快,第一学期基本结束老师的讲解课程,保持一个月一次模拟考试;第二学期全面是题海大战,每周一次模拟考试。这种安排对后来的人可能就跟不上课了。为了保证升学率,老师只关心那些有机会上线的同学,落后的同学可能就自生自灭了。至于她为什么没有来铁二中或者城一中复读,他的理由是为了照顾年迈的外婆。

王伟决定小芳说的情况确实要重视,本来他还想,凭借这两份工作多攒点,也可以给家里父母留一些或者将来上大学用。现在看来必须尽早去学校了。

11月底王伟决然办理了离职,结清了工资。他手里已经又有1500元了,他很高兴,这够他后面的生活费了,他不需要在小芳的生活费这剥削了。

在他的思想里,学费可以借,这是救急;但生活费不能借,因为这是穷。有句话叫“救急不救穷。”就是这个道理。这对借钱的双方都是适应的原则,出借人不能随意就借给别人钱,而接受的人也有自己的最低底线,也就是不能吃软饭。对王伟这样的后生,极其看重这些,除非出现特殊意外。

11月30日,天气非常冷,天空中飘着雪花,地面比较湿滑。树木早已叶落归根了,偶尔看到几只肥胖的乌鸦在老树枝头哀鸣。大街上,人们已经穿上了厚实的冬季衣服。这是一个经济意识即将破土发芽的时代的前期,四处孕育着楚楚欲动的生机勃勃的无限力量。

昨天晚上,大志哥开车将王伟接到他家住了一晚,大妈和嫂子一早就给他做了早饭,还特意煮了几个鸡蛋,吃过饭,王伟背起大大的包裹,里面是他的被褥、衣服和书,去单位大门外的路边等大志哥开车送他去学校。

等了半天不见过来,王伟有点着急。这时候北边过来一辆挖掘机,缓缓行驶过来,王伟看到驾驶室里是大志哥,他有点纳闷,也有点好奇。这时候,大志哥停下车,探出脑袋,上来吧。王伟把大包裹放到铲斗里,爬了上去,挤进驾驶舱,两个人开着挖掘机向城一中进发。

“早上车都出去了,只能想这个办法了。”大志哥有点无奈的说。

“今天开这个更好,防滑。”王伟附和道。

“你这个班主任是我办公室一个同事的女婿,总算要你了,也多亏你这成绩还可以,要不然没戏。你这去的太晚了,人家学校担心跟不上课,做了分母影响人家升学率。”

“老给你添麻烦。”

“这有个啥呀,去了抓紧时间,赶快往上赶。”

“嗯,我会抓紧的。”

“行,我看你这一阵子打工也干的不错,人嘛,就得对自己狠点。不一定要大富大贵,也要有个自己适合的事情做,自己能选择。”

王伟看着大志哥,觉得他真是说的有道理,心里挺佩服。

“工厂里,有时候也是个锻炼人的好地方。”王伟住话茬。

“哈哈,你可别心里骂我,给你找这么个事情。”

“没有,说的真心话,我觉得学了不少东西。”

“那就好,能挣到生活费,又能学到东西,那就好。”大志哥爽朗的笑着说。

大约半个小时,挖掘机开到了城一中大门口,因为找车耽误了一些时间,已经和班主任约的时间有点超出了,本来计划先放下行李,现在只能直接去学校找班主任。

“找谁呀?”。看门大爷眯着眼睛问到。

“我们找程老师。”

“没有乘老师,这里只有加老师。”

“你这开个挖掘机干啥?不能进去。”

大志哥本来脾气急,再加上现在和约定的晚了快一个小时了,担心耽误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