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章 快去草原请李克用(1 / 2)锐箭四折李存勖首页

郑畋回到了凤翔,此时朱温已距离凤翔不过五十里,形势危急,郑畋召集了全部的将领,共同商讨如何退敌,很多将军都劝谏郑畋,黄巢现在军队士气高昂,所向披靡,应该假意投降黄巢,等到取得黄巢的信任,再反戈一击,从凤翔偷袭长安,擒杀黄巢。郑畋听了,怒斥道:“我看你们就是想假戏真做,投降黄巢,你们一直拿的是唐朝发的俸禄和军饷,穿的是唐朝的盔甲和衣服,怎么能委身于贼寇黄巢呢?”郑畋当时已经60岁了,气愤于手下将领惧怕黄巢,竟然想要投降,一时怒火攻心,全身发抖,突然发觉自己喘不上气来,一下在晕倒在了地上。将领们赶紧把郑畋抬到床上休息,又命军医尽力医治,过了一天,郑畋清醒了过来,但是只觉得口说不出话,只得在家静养。

朱温在远处看见凤翔城墙高大,士兵齐整,如果强硬攻城,会损失很多兵马,如果围城,旷日持久,会耽误了追击皇帝李儇,便想派人前去劝降郑畋投降。使者到了凤翔,将士们都认为应该归顺黄巢,摆了好酒好菜,招待朱温的使者,喝的喝的,大家都怀念在唐朝为官的快活日子,都痛哭了起来,使者不解,便询问众人,为何哭泣,将领们都推脱说是因为节度使郑畋病重,为他而哭泣。使者让将士们去拜见郑畋,郑畋看见将士们脸上的泪,知道大家心中还有大唐,心中很开心,认为人心在唐不在贼,突然又能说话了,便说道:“大家不要畏惧黄巢,我已经找了长安最知名的相术大师李修乾卜了一卦,他说唐朝气数未尽,而黄巢已是覆灭在即。为今之计,我们应该坚定地拒绝朱温的劝降,打败朱温的军队,立一个首功,挫一挫黄巢军的锐气,增长我军的士气,给其他节度使的勤王军队做个榜样。”将士们都纷纷表示先前是自己糊涂,害怕黄巢想要投降,今日喝酒,越喝越清醒,才知道自己一直爱着的都是大唐,自己今后一定要誓死效忠唐朝。郑畋和将士们歃血为誓,“尽心尽力为大唐效忠,诛杀贼寇,恢复大唐江山社稷。”并将流下的血,写一血书给皇帝李儇送去,表达自己的忠贞。

郑畋命人把朱温的使者绑了,砍下他的头送去朱温大营,把他的身子挂在城楼之上。朱温大怒,下令大军攻城,凤翔城高,将士们又怀着必死的决心坚守城池,朱温的军队难以攻克,接连打了三日,毫无进展,朱温军队又死伤惨重,朱温无奈,只得下令撤军。郑畋派人在朱温撤退的必经之地龙尾陂埋伏,朱温大军走到龙尾陂,被山上、前后夹击三面夹击,只带了五千人杀出重围,逃回了长安。

郑畋大喜,令人将捷报八百里加急送往汉中的皇帝李儇处,李儇听了十分高兴,勉励郑畋,讨伐黄巢,收复长安。郑畋收拢了不想投降黄巢的神策军,变卖自己的家财,分给众将士,将士们都认为遇到了好官,表示要誓死效忠。

郑畋向天下各镇发布讨贼檄文,号召各镇节度使齐心协力共同讨伐黄巢。收到檄文后,一些节度使认为唐朝气数已尽,大厦将倾,应该保存实力,看看唐朝和黄巢谁会赢,就没有派兵前去勤王;一些节度使看到了升官发财、提升自己名望、扩充自己实力的大好机会,派兵前去长安;还有一些忠贞的节度使,听到长安陷落的消息后,就已经亲自领军前去讨伐黄巢。

义武军节度使(今河北保定)王处存,河中节度使(今山西临汾、运城)王重荣结盟,讨伐黄巢,合兵一处,共计4万人,屯兵在长安西北的渭水,随时可以斩断黄巢向东前往洛阳的退路。黄巢知道“双王”屯兵渭水,怕他们大军挥师向南打下潼关,断掉自己的运粮通道,和其他节度使一起合围自己,便派自己的弟弟黄邺和朱温率精兵三万,前去攻打,王处存和王重荣凭借渭河据险而守,黄邺和朱温久攻不下,便在渭河南边安营扎寨,防止王处存和王重荣偷袭。

同平章事、关中诸道行营都统郑畋亲自率领五万神策军和凤翔兵(今陕西宝鸡)在长安西南边安营扎寨,令泾源节度使(今宁夏固原)程宗楚带兵两万屯兵长安西边,令朔方节度使(今宁夏灵武币)唐弘夫带兵1万5千人屯兵长安西北,令宥州刺史(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党项族首领拓跋思恭带党项族精兵2万屯兵长安城北,令鄜坊节度(今陕西延安)使李孝昌和大将军齐克让各带兵两方,屯兵在长安南边的秦岭山脉沿线,形成了对黄巢的合围。但郑畋心知,黄巢实力强大,长安城内仍有30万军队,不能贪功冒进,与黄巢决战,否则一旦输了,就很难再翻盘了,必须打持久战,黄巢的粮食仅仅由河南生产和运输,而朝廷和各镇节度使都可以从所掌握的地盘来源源不断的供给粮草,慢慢耗死黄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