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章 春水初生(1 / 2)桃花映面首页

那年长街,春意正浓。

一月来,万物苏,莺飞草长,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而杨锦秋也记得,他是在漫天落英之下与她共定白头之约的。

杨锦秋本是开封城内一个小家族的长女,年幼时父母双亡,所幸爷爷对她极为宠爱,要星星绝不摘月亮,虽然年幼贪玩,但教她乐艺以及书画的皆是开封城的名流,所认她虽不善此道,却极能听琴赏画。

如今的她正值二八年华,俨然一副美好的少女模样,眉眼温柔似水,却又多出几点灵动,也不束发打扮,随意地散在肩后,眼角旁又有一点朱砂,若隐若现,着的也不是什么名绸锦缎,却洁白如雪。所以,开封城内有人戏称杨家虽无一朝之相,但有此女,亦足以封侯庇祖了。

但杨锦秋却从未作她想,总是素面朝天,从不刻意打扮,却多出几分风流。她随性自然,从不贪图钱财,更不会为他人拉低身段。此次出游洛阳,更是如此。她甚至带了两三张画纸,描绘所见所闻。

这是洛阳的一处小地方,叫长街。

初来乍到,杨锦秋也未作她想,只是觉得这个小地方,山清水秀。

她安顿好马匹,一路走走停停,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走的时候,只是觉得,长街行地貌姣好,应有尽有,而且确实很长。

长街的尽头,是一小片桃林。

杨锦秋似是觉得有些累了,便坐于桃树之下。天空略显青色,但时辰尚早。有阵清风拂起,吹得落英缤纷。

杨锦秋的目光便从远处的青山转为了眼前的小镇。恰在此刻,她好似觉得,远山在对她招手。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她想。

而当她意犹未尽地看向眼前的小镇时,便不觉得意兴阑珊了。

小镇被一湍小溪萦绕,潺潺流水,溪上又有小桥,虽无烈日当空,却依旧有人支着竹伞,伞上花纹流雕,图案各异,不知出自哪位名家之手。桥上的人慢悠悠地走着,仿佛整个世界都慢了下来。刚刚的小镇披上的是金色的外衣,而现在则显得灰蒙蒙的,水汽氤氲,逐渐遮住了她的视线。

她嘴角轻扬,忍不住想要将这幅“小桥流水人家“收入画中,但自己又不擅此道,恐坏了今日兴致,便只好悻悻收笔。

但杨锦秋想,若无亲身经历,纵是京城最善画道的妙手丹青,为此作画也只会大煞风景吧。

不过琴声传入她耳中的时候,她竟觉得格外地贴近自然。柔和的琴声缓缓入耳,将她这个外乡人融入了眼前的小镇。

那琴声似乎离她很近,伸手便可触及,而当她伸手触摸时,却又归于无形,逃得无影亦无踪。起初清脆如山间莺鸟啼鸣,又宛转如清泉流水,徐徐而下;又如撒盐空中,落花飞舞,一夜春风舞银龙;最后则是如春雨般涓涓细流,朦朦胧胧,让整个世界都停留于此,漫天落红滞于空中。

而打断杨锦秋思绪的,是渐凉的清风以及细细的斜雨。

她忽地缓过神来,原来是下雨了。

不过她并未打算就此离去,而是决定趁着雨小,沿着琴声寻一寻那位琴艺精湛的大家。

落英缤纷,古树苍劲,细雨微斜,清风拂面,让杨锦秋愈发开心,眉角翘起,却是好巧不巧地收入了那人的眼帘。

不过他似乎有意地躲着杨锦秋,让她转了几圈之后,仍是不见人影。于是她便鼓起了小嘴,似是十分不开心。

杨锦秋看着天色,终于决定要离开了,但在桃林口,她看见了一个人,带着一把古琴,手上提着笔与半被淋湿的自纸,闯入了她的世界,更闯入了她的心。

她无法描述那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山河流转,年华易逝,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我本欲做一闲云野鹤,寄情于天地山河,观赏风月,遇见他之后,才察觉天地失色,山海无邪。原来,我所做的一切不过是舍近求远,因为我所寻的山眉海目,近在眼前。“多年后,她看着信不经意间地感慨道。

不过,那只是物是人非、桃花尽落的喟叹罢了。

雨逐渐大了。

杨锦秋痴痴地看着他,思绪不知飘向了何方。

而当她后知后觉地发现衣服已被淋湿大半时,才察觉自己的目光已被眼前的人挡住。

男人身材修长,穿的是士子服,着的却是子瞻帽,有点滑稽的装扮在他身上却是显得格外得体,神色上不仅没有士子的狂妄、无知或自卑,只有淡定与从容,眉宇间尽显温和,看上去与世无争。

而男人只是淡淡地瞥了她一眼,便收回了目光。

无他,这样的目光时间长了,则过于无礼。

因为女孩的衣服紧贴着身体,身材虽未完全长开,也正值发育的黄金阶段,恰如含苞待放的海棠花,热烈又鲜艳。诱人的曲线,完美的身段,以及略显懵懂的眼神,任谁看了都会升起一种保护的欲望。

但杨锦秋却不敢相信眼前的人便是刚才弹古琴之人,因为他的模样过于年轻。曲中的意境,唯有国手方能出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