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记者(1 / 2)烦躁花魁二三事首页

我是《传文》报社一名小小的记者,今天的任务是进行我上任以来的第一次人物采访工作。事实上,我并不喜欢记者这份工作,尤其是采访一些在大众面前设立着形形色色的“大人物标签”的公众人物,对我而言,有优秀职业操守的传媒工作者追求的是事实的真相,不是他们这些人虚以委蛇的真真假假,有噱头的话。我从小勤勤恳恳,踏实认真,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一所重点大学后,又接着以清晰的规划和不服输的劲头来到了新闻学的最高学府进修。人生的前二十五年的对我来说,易如反掌。

我于是更加肯定了我的信条,求真没有真相我就打破功锅问到底。考研面试时,我在官网上研究了三年的导师问我,为什么选择新闻学,我说世界发展太快,爆炸式的新闻充斥着人们视野,几秒钟就又会出现下一个热点。真实好像不再是新闻的第一要务,抓人眼球才是。我说要是一定要有人来为新闻守住底线,为时代守住真理,我愿意做那个人。我愿意做湖底的石头,就算沉到底,水流冲刷再快,也还不变那又硬又难啃的样子。

当时一番话打动了老师,他当即立断选择留下了我,他握着我的手说,“年轻人,希望你记得今天的话,在任何时候也别忘了,我们太需要这样的人了。”有些意外之余,我还是激动地点点头,向老师作出了承诺。

名校毕业生,高学历人才,诸多恩师保驾护航,各种光环笼罩下前二十五年的顺风顺水,在我找到第一份工作的正式工作的第二十六年截然而止。

我还记得我当时心高气傲,直接越过国企和众小微企业,带着一份学历完美,成绩优异,获各种大赛奖项的简历,径直敲开一家顶级媒体企业的事业部的门。那时的我,一心渴望的是名利场,渴望在刻苦读书十余年后,用我的学历和价值变现。

我愿以为这份带着小小贪心的厚望与我所向往的要职业理想并不冲突。但是当上司拿着一份违约书拍到我办公桌上,他怒气冲冲地说,“你还想不要干,你还想不想要钱?什么是钱?流量,流量,流量!我不是跟你说甲方怎么要求就怎么宣传吗,你…”我看着他气的通红的脸,明白他说的是什么意思。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真正能披露的真相有多少。钱和真实之间,有时是不能兼容的。

所以我跳了槽,选择了一家圈内小有名气,口碑不错的新兴报社。远离了大城市的浮华喧嚣,二十七岁,来到了一个边角小城。我准备先来积攒点经验,来基层打磨打磨,视情况而定。如果报社发展的好,我就趁势和它一起在新闻界崭露头角,作为陪报社一起成长的元老级员工,我的话语权也会大些,打造自己的频道,保持想要的风格也不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