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八十七章:成军(1 / 2)魂穿赵桓——睁眼汴梁被围首页

在充足的水泥的供应下,从洛阳到孟津的五十里水泥道路终于于靖康三年初秋时节通车了!

从汴梁到洛阳的运输线彻底打通了!

洛阳到孟津的水泥路通车后,修路工队并没有返回汴梁休息,他们又被派往了三门峡!

隋唐时,淮南、江南的物资,通过运河(汴河),运到兴洛仓(在黄河汴口稍微上游一点),又会沿着黄河一路向西,运输到潼关。再通过广通渠运往长安。

广通渠是一条位于渭河南岸,平行于渭河的运河。

渭河流量比洛河大,但也强的有限,其航运能力和洛河一样,十分有限。

隋唐时期,为了供应长安城庞大的人口,不得不维持一条运河。

运河和自然河流不同,运河的入水口水量可以调节,不用为了泄洪而维持庞大的河道,河道可以窄而深,同样的水量,可以支撑十倍数十倍的航运能力。

广通渠截流了从雨水丰沛的秦岭中流出的渭河诸多支流,形成了一条运力颇强的运河。

如今,盛唐的风华已经散去,曾经的广通渠也早已经被岁月所填平。

赵桓想要打通从洛阳到京兆府(西安)的运输通道,一路上有两个关口。

第一个关口就是三门峡。

黄河在三门峡段汹涌难驯,无法通航,需要将货物下船,从陆路越过三门峡,在三门峡西端重新装船,继续向西,运到潼关。

从潼关到京兆府是第二個难关。

渭河的航运能力非常有限,如今西军主要还是靠陕西本地产出养活。

赵桓将修路的工队调往三门峡,先在三门峡修建一条短暂的水泥路,用来陆路转运物资。

等到三门峡的公路和港口通车后,在通过这条水路将水泥运往潼关。

再从潼关修建一条通往京兆府的三百里水泥大道,代替运河的作用。

……

在三门峡工程开启的同时,赵桓的迁都工作也同时展开。

随着朝廷一道圣旨颁布,将作监一分为二,一部分精兵强将在李佖的带领下,先一步去了洛阳。

与之同时,大量物资通过宽阔的水泥道路,在四轮马车的运输下,源源不断的流向洛阳。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汴梁的四轮马车已经比较成熟了,李家车行在赵桓的要求下,对马车进行了一些改进,其中最大的改进是将原本的木轮子换成了铁轮子!

新车轮车轴,轮毂,辐条都由渗碳钢锻造而成,轮子也由钢板锻造铆接而成。

在李佖抵达洛阳后,赵桓不顾相公们的反对,竟然扔下朝堂,先一步跑去了洛阳。

比赵桓更先一步的是姚平仲三个骑兵师,宋江的一个骑兵师,刘锜的一个骑兵师、一个步兵师,翟家兄弟的一个步兵师。

和姚平仲、宋江两人痴迷于骑兵不同。

刘锜了解了新式的骑兵和步兵后,对这两种新军都十分感兴趣。

赵桓当然知道,刘锜是有帅才的未来名将,他当然不会只让刘锜做个骑将。

大宋缺骑兵,却不缺步兵。

赵桓从河北河东招募的青壮中,前后优选了两万步兵,让刘锜组建了一个步兵师。

刘锜将哥哥刘锡,弟弟刘钊,刘锐推荐给赵桓。

赵桓稍加犹豫,就同意了刘琦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