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叹浮生若梦,感因缘际会(1 / 2)笼中雀,匣中剑首页

“前朝幽帝罄竹难书,诸位看官想来已经疲乏,那今日咱来讲那位国色天香的覆国公主。话说这位公主有倾城之貌,常居深宫,鲜与公侯子弟相交。但极爱繁华,好精舍,好鲜衣,好美食,好华灯,好烟火,好鼓吹,好古董,兼以茶淫橘虐。幽帝甚喜,恩宠日隆。然则元德太子巫蛊一案事发,尽失帝心。公主心生怨怼,先弑父,后自刎。呜呼哀哉,公主一炬,可怜焦土...”

扬州府酒肆

说书人正讲的是一出《浮华难》,故事梗概是前朝的那位覆国公主绚烂而又短暂的一生。这位公主的封号,自然不可能是“覆国”二字。其来源已不可追,只是这么个谑称给故事增添了不少趣味,念着确实贴切得很,干脆便这么叫起来了。

《浮华难》是折芳先生写的新本子,最先排的是戏,在扬州府火的一塌糊涂。后来说书人将本子改成评书,也有借此来多招揽些客人的用意所在。

许是说书人的故事大都乏善可陈,难得来了个有新意的,原本渐趋冷却的酒楼里又重新沸腾了起来。

“这覆国公主一个女人有什么好讲的?”

“欸…话也不能这么说,这位覆国公主狠心弑父,一把火烧了加征赋税和强制徭役才建起来的紫垣宫,也算得上是大快人心了!”说话的是个身穿襦袍书生。

贬低旧朝才是大势所趋,如今他这话算是捅了大篓子。

果不其然,立刻就有人反驳了起来,“照你这么说,这位覆国公主难不成还算是个英雄了不成?”

还未等那书生说些什么来辩解一二,立刻就有人接上话茬,“要我说啊,真正将百姓从水深火热中解救出来的还是咱们今上,这位覆国公主弑君和火烧宫殿说到底也不过是为了报自己母族被杀的仇恨罢了。就算没有这位覆国公主,新朝的军队照样能够长驱直入,将那昏君斩杀。”

“你莫不是贪念那位覆国公主的好面貌才为她说这些好话?”甚至还有人见他只是个白面书生,混不吝的以此来调笑他。

众人哄笑,那书生脸涨得通红,却也只能羞恼着拂袖说了句肤浅,便不再作声了。

但话题并没有就此打住,酒至酣处,人的胆子也不免大了起来,

“为那位覆国公主有什么好辩解的,总归是个不敬不孝的离经叛道之辈。先后和元德太子都是因巫蛊之案才被杀,覆国公主弑父报的是哪门子的仇?要说这位是为了黎明百姓,这就更荒唐了。无人不知这位公主圣眷不殆,不食肉糜,哪里有机会知道百姓的艰苦。这么一个不孝不涕之徒,有何值得吹捧的?”

“正理。”众人纷纷抚掌应和,“不必夸大这位公主的行径。紫垣宫的地砖不知掩埋了多少人得骨血,这位公主常居深宫,所享受的一切,哪一样不是由民脂民膏堆砌起来的?若不不是她已经自戕,也应该是被咱们唾弃的才对!”

偌大的酒楼再次笑声鼎沸,杯盏觥筹,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在酒楼的边角一禺,坐着两个人,单从身形衣物来判断,可知大概是一男一女。

二人形貌不凡,只是收敛了气息,又刻意坐在角落里头,烛光昏暗,倒也不显得突兀了。

那女子不过豆蔻年华,模样生得稚嫩纯澈,腰间虽别着一把匕首,但看起来就是个没长大孩子。

听了这些人的争论,她两手抱胸,原本就带着婴儿肥的俏脸微鼓,极力抿着嘴唇,闷声道,“这些人只会说些大话,爱以容貌贬损女子,又不肯承认女子的气节。要真遇上什么性命攸关的事情,指不定跪得比谁都要快。”

她说话的声音不大,只让与她同行的男子听见了。

男子闻言,但笑不语。

伸手安抚地摸了摸她的头,又见她仍是一脸愤懑,不由得揶揄道,“你看得倒是明白,我可等着看你的气节!”

“庄主…”

少女的怒气渐消,又有点不好意思了起来。

见状,男子收回了放在她额头上的手,见那说书人已经收拾好了家伙什,便有些意犹未尽的说道,“看来今晚就讲到这了,改天再来听听后面的。”

说完,便带着少女悄无声息的离开。

出了这条巷子,酒香味和灯火已经越来越黯淡。在一派寂静之下,只有月光偶尔倾泻下来,和着三两声猫叫。

“这个时辰,城门肯定已经关了,咱们今晚是回不去了。”

少女跟在男子身后,小声念叨着,静谧的夜晚却将她的声音扩散在了空气。

看她下意识地捂住嘴,男子不由得莞尔,说出的话也带上了笑意,“无妨无妨,等明日城门再开便是。”

与此同时,他不经意地往身侧的高楼看了看,枝桠的影子正在墙侧张牙舞爪,有几道银光忽隐忽现。

又来了。

“阁下既然来了,也不必再藏头露尾了。此时月黑风高,截杀再适合不过了。”男声低沉,语调却十分慵懒闲适,却不难听出他话里的刀光剑影。

跟在他身后的少女即刻戒备起来。

她的眼睛从两侧屋顶扫过,果然看见了蠢蠢欲动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