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三章 比箭(1 / 2)平荆州拐吕布,我在三国射穿天下首页

又进行了一日的排练,这场大汉最具创意的歌舞表演进行了一次试演后,最终的表演定在了明晚。

三公九卿、朝中重臣都被邀请来参加宴会。

董卓拖着他肥胖的身躯坐在了首席。

貂蝉今日穿的是一身白色的上衣,粉色的襦裙,伴舞们则穿的是鹅黄色的襦裙。

蔡邕和刘琦一左一右想对而坐,一同抚琴。

随着蔡邕的琴音响起,宴会开始,刘琦也引吭高歌。

貂蝉翩翩起舞,她的长裙随着她的身体动作而飘逸摇曳,仿佛一片绽放的花瓣。她轻盈地旋转、扭动,将曼妙的身材与舞姿完美结合。

董卓看的目不转睛,连酒都忘记喝了。

三公九卿们也被貂蝉的舞姿吸引,如坠仙境,忘记了蔡邕的琴声和刘琦的歌声。

一曲舞完,无不叫好。

董卓站了起来,大声称赞,一一赏赐。

赏赐了舞姬们一百金,貂蝉千金。

赐蔡邕金樽一杯。

轮到刘琦的时候,出人意料的对亲卫说道:“取吾的太阿宝剑来。”

群臣纷纷侧目,这可是天下名剑,董卓竟然拿此宝剑赐给刘琦。

大家开始纷纷揣测起董卓的用意来。

只有吕布脸色铁青,上前跪拜在董卓面前:“刘琦未立寸功,怎么能受此重赏,孩儿恳请父亲收回成命。”

大臣们开始小声议论起来。

有的赞成吕布的观点,认为这个奖赏太过了;

有的则认为吕布是嫉妒了,所以故意出来找事;

有的则看出了董卓拉拢刘琦的意图,并不说话只是观望。

董卓面露不愉:“赏出去的东西,哪有收回来的道理,我不是也赏赐了奉先赤兔么。”

吕布依旧伏地不起:“父亲既然执意要赏,那等明日我与刘琦在校场比箭,若他能赢得了我,我也无话可说。”

董卓见吕布坚持,假装生气:“奉先有飞将之称,刘子衿如何是你对手,我给你另外赏赐就是了。”

吕布仍然不肯放弃,彷佛跟刘琦卯上了:“父亲不知,刘子衿箭术不凡,荆襄一带皆唤他小李广。”

是么,刘琦竟然也有如此神勇?

董卓改了主意:“那就明日你们比试一番,看看谁才是正真的飞将军。”

吕布这才起身:“谢父亲成全!”

然后看向刘琦,一脸倨傲。

刘琦知道吕布在演戏,只是你这也太突然了吧,好歹提前通知一声啊。

让我跟你比箭,你这打的什么主意?

当然面上不能示弱,刘琦也恶狠狠地盯了回去。

董卓看在眼里,心里十分满意,安抚刘琦道:“刘子衿莫要羞恼,今日先赏你大宛良驹一匹,明日得胜,太阿剑依然归你。”

刘琦拜伏:“谢太师重赏,琦必不负太师厚望,明日定取太阿宝剑。”

吕布则冷哼一声,退了回去。

董卓大袖一挥,招呼道:“喝酒,喝酒!奏乐、起舞!”

酒宴又恢复了热烈的氛围。

蔡邕不用抚琴,换了个位置,坐到了刘琦的旁边,有些担心,小声道:“子衿明日可有把握?”

刘琦当然不能说没把握,敬了蔡邕喝了一杯酒:“祭酒放心,若是战场厮杀,我不是吕奉先对手,但是比箭,敢一争高下。”

蔡邕还是担忧,“子衿莫逞义气之争啊。”

你这才当虎贲中郎将,就跟董卓的义子关系搞僵了,树一强敌,实在不明智。

蔡邕当然不知道吕布在演戏。

刘琦又敬了一杯酒:“祭酒放心,此事明日自有定论,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蔡邕赞道:“不愧是玉麒麟,又出一句佳句。”

不经意间又抄诗了,哎,文抄公就文抄公吧,抄一首和抄十首没什么区别,刘琦也看开了。

刘琦知道今天不能喝多了,于是不再喝酒:“今日吾不能与祭酒畅饮,明日得胜再饮。”

后面宴会依旧热闹,但是人们都已经开始期待明天的比箭起来。

子时,刘琦正要睡觉,突然听到了轻轻的敲窗声。

一起疑惑,半夜还有谁来找自己,找出佩剑,靠近窗户、小声问道:“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