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5章 掌教崇安(9)(1 / 2)我太上门下,名录仙籍,荣登太清首页

“元始天尊说灵感观音妙经。

尔时,元始天尊在大赤天大福堂中,会说三十二天帝君,日月星宿,上圣群仙,中界岳庭,名山洞府,五湖四海,三界众圣,一切善人,具登法会。啸凤鸣鸾,麒麟狮子,鹦鹉白鹤,五色毫光,照烛三界,一切琉璃,洞彻无碍,天乐徘徊,天鼓自鸣。召集十方,同侍御前。

会中有一玉女,名曰妙光,朝觐作礼。上问玉陛。臣妃有缘,得侍琼轩,切见阎浮海界,南洋浪里,有诸众生,常遭黑风迅发,波涛演没,尽沉海底,何能救度。

天尊言,昔有妙庄,帝王无后,连生二女,各各联姻。皇后梦中,见九天之上,抱送慈航普渡天尊,忽于昰皇十六年二月十九日午时,诞生于第,三宫主名,幼曰妙善,原是金真梵炁祖姥元君化凡,断除七情六欲,愿度女众,化育王宫,誓不叙婚。父王雷霆发怒,逐出宫门,即到白雀庵中修身学道。尼僧奏主,庄王闻奏,速差校尉,烧僧灭寺。大士告天泣地,感动三天,玉帝速差雷部,霎时大雨,顿息火光。宫主忙奔金阶见父,一总宫人哀劝朝臣,众告大士一心不愿招婚。妙庄帝王见恨,立发法场,枭斩刀砍不死,弦绳绞死,猛虎驼去尸体,魂归地府,阎君迎接,释放鬼魂,阴府神只放转还阳,太白变作老人,指引宫人。雷神护送,电母伴行,身登南海。海中有山,分为三处。第一香山,胜同极乐,紫竹林中,灵芝花木,绿柳净瓶,洒除尘垢,灭除魔障,潜心悟道。忽然帝王有难,身惹脓血之灾。大士空中见父王病,不能脱体,故作残疾僧人。臣僧当朝见驾,面奏帝王。今有南海山中,修仙女子,取她臂目合药,自然圣体安痊。庄王听奏,速差值殿军士,即往南海,割之女仙臂目而回。一时圣体安然。宫中二姊拜谢斋之。残疾僧人登云而去。皇后见影,好似宫主三儿。庄王到山还愿。宫人齐到山中拜谢。母女相逢,二姊学道,帝王发心,同登道岸。

六月十九日,白日升天,变还臂目,一手还千手,一眼还千眼,故号千手千言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碧落洞天帝主圆通自在天尊,大显灵通,一一变化。善财法眼,五十三参,来迎大士。若有善男子善女子,闻圆通名,称圆通号,请正一道士,或一或二,或三或五,或在宫观,或于家庭,燃灯诵经,修斋布施,放生续命,忠孝节义。大舍慈光,救度众生。

尔时天尊,恭对七宝道前,志心赞诵而说偈曰:

昔有祖姥天,誓愿广无边。欲度诸男女,化身降凡尘。

庄王为宫女,苦行十六年。证得金身在,三天玉帝前。

会上天尊号,圆通自在前。元始天尊敕,道海作舟航。

圆通时刻念,福寿日增延。女人多罪业,忏悔悉消愆。

路逢险难处,我即引在前。若遇江淮海,风和浪静恬。

若有官灾难,词讼即消愆。虔诵此经典,广开大法门。

说偈已周,称扬圣号。

志心皈命礼。

庄王毓秀,受帝命而诞生;教阐南洋,奉敕旨而救劫。随声感应,动念垂慈。圣德昭彰,玄功莫测。幽显昭苏而蒙恩济度,品物咸赖以荷惠生成。外道仰依,邪魔皈正。寻声救苦救难,随心消厄消灾。大悲大愿,大圣大慈。碧落洞天帝主,圆通自在天尊。

护法韦陀,侍从龙女善财,闻说此经,皆大欢喜。信受奉行,作礼而退。

元始天尊说灵感观音妙经。”

陈安又念观音小赞道:“圆通自在,昔号观音。净瓶绿柳洒凡尘,度出众迷津。世世生生,福果力天人。大圣圆通自在大天尊。”

罄声三响,震彻十方。

金光愈盛,陈安身后,隐隐出现一白衣大士,脚踏莲花,手拿净瓶,身边有一对童子相伴。

大士挥动杨柳,洒下点点甘露,落于迷障之上。

金华琼浆澄玉宇,十方迷障悉破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