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章 年轻人为什么要种地?(1 / 2)种地吧:我们之间首页

当我们重新拾起种地这个话题,让年轻人以认真的姿态踏入农田。去了解‘民以食为天’的真正含义。他们必须参与劳作全部过程,从一颗种子开始种植,直至见证发芽,生长,抽穗,灌浆,直至收获。

我们选择了这些十八至二十五岁的年轻人,他们刚踏入社会,总有不知名的迷茫和未知。我们在和他们聊天的过程中,也经常感受到躺平、内卷之类的词汇。对于未来他们有憧憬,但也无知。

所以,我们决定认真的干一件事,让年轻人种地。希望用这一百九十天的耕种来告诉他们,认真干一件事情,就一定会有回报。在这个过程中,也许会收获丰收、也许会收获友谊、也许会收获对人生重新的认识。他们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

为了找到认真干种地这个事情的年轻人,我们先后面试了男女共两百五十多人。从两百五十多人中,我们选择了四十多人进行了试拍。让他们在北京、杭州、(杭州)千岛湖三地,住在当地农户家里,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作,进行完全真实的秋收。

最后我们选择了十一位年轻人。之后他们首先进行了文化课的培训,接着培训了医疗救护、消防安全、厨艺、木工、瓦工等很多的生活技能课程。最重要的是,他们还考取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现代化农业的驾驶执照。

2022年11月19日,他们正式向着农田出发。

余禾正在拍摄在家的最后一条视频。朋友:“芋圆,你这行李箱里不放点化妆品?我再多给你放点零食,不够吃我给你寄快递。”

余禾抬起头,笑了一下:“化妆品就算啦,零食是可以有滴。”

【回想公司成立那天,余禾连夜问导演组的姐姐借化妆品。】

【重刷,芋圆冷白皮晒不黑实锤了。】

大巴车上,赵一博问道:“你们都哪人啊?我们好像都还没有正式的自我介绍过。”

这个时候前面传来了一声东北话:“这几天都咋处的?大家好,我叫耕耘,李耕耘。就种地那耕耘,我来自重庆。”

蒋敦豪:“那你为啥有股东北味儿?”

李耕耘:“我也妹有啊。有股东北味唛?以后我跟你们说川普吧,要不要得?说川普比较好耍啊。”

何浩楠:“我叫小何,何浩楠。浩楠啊,记住,我叫浩楠。”

余禾:“我叫余禾,‘禾下乘凉梦’的禾。”

余禾看了一眼何浩楠,顿了一下:“你们可以叫我小……余。”

【三刷,这里小余原本打算说可以叫自己小禾的,但是发现和小何撞了。】

蒋敦豪:“我叫蒋敦豪,你们可以叫我敦敦。我年龄可能是偏大的那一个。”

赵一博:“你不是……”

何浩楠:“不是偏大。”

蒋敦豪:“好好好,我是最大的那一个。”

何浩楠:“耕耘和小余多大?”

李耕耘:“我应该是老三吧。”

余禾:“我年纪可能偏小了,01年的。”

这个时候蒋敦豪将带有希翼的目光放在了赵小童身上。赵小童非常老气的开口:“我应该属于中游,99年的。”

“大家好,我叫赵一博。是98年的。”

“大家好,我是卓沅。我99年的,年纪也在中间。”

陈少熙红着脸,摸着脖子说道:“我叫陈少熙,名字很好记,就是稍息立正的稍息。然后我02的。”

“大家好,我叫王一珩。然后我04年,估计是这里面最小的。”

蒋敦豪听到这还有个04年的小卷毛后,痛苦的捂着了自己的心窝窝。

蒋敦豪美妙幻想中:“你们说去了之后会不会是个小三层,带阳台的小三层,嘿嘿。”

卓沅:“外面应该有个池塘。”

鹭卓:“我们可以弄个篮球场。”

大巴车停驶在村口,几人拿着行李箱往下走。走过泥泞的路,蒋敦豪说道:“啊……我的鞋!”

赵小童:“这鞋不能要了。”

卓沅:“完了,感觉十一个人搬了个家过来。”

李昊:“我的衣服已经中招了。”

余禾在后面拉着自己的小推车,看见王一珩一个人拎着两个巨重且巨大的行李箱落在了最后,索性直接站在原地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