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问完了之后,崇祯还嫌不过瘾。
随手从面前的大框里抓起一摞奏疏,就向着跪了一地的大臣们扔了出去。
“说啊!
怎么没有一个说话,你们平时不是都很能说吗?
告诉朕啊!
你们就是这样心向着朕,向着朝廷的吗?”
见一个个大臣虽然不说话,但都是面如土色,崇祯知道火候已经差不多了,再演下去容易过火。
于是带着讥讽出声:
“呵呵,满朝诸公这会儿竟然都成哑巴了吗?”
一边嘲笑着一边再次来到温体仁面前。
“朕的首辅大人,你来说说吧!
面对这么多心向着朕、向着朝廷的大功臣,朕该怎么办啊?”
崇祯特意在大字上面加了重音,温体仁当然听出了其中的讽刺之意,此时却是故做不知。
“陛下,王道纯、余应桂二人陷害前登莱巡抚孙元化,依律当斩。
朝廷也当议孙元化之功,为其平反。”
温体仁说完之后,崇祯欣慰的说道:
“自当如此!“
见到崇祯的表情,大臣们不由自主的松了口气。
就在这个时候,崇祯又冷不丁的说道:
“那爱卿以为,剩下的这一千多封奏疏,朕该怎么办呢?”
崇祯只是淡淡的看着他,但温体仁心里却如炸雷一般炸开。
前一段与张凤翼一起商议之时,他俩都一致认为这件事情是皇帝在背后做局。
虽然不能肯定做这个局的目的是什么,但他们就是能肯定这一点,因此也作好了配合的打算。
可随后事情的发展,却让他们越来越疑惑。
尤其是他和其他四个内阁大臣全都被停职之后,他更加怀疑自己当初的判断。
因为这个事件之中,皇帝并没有趁机提拔任何一人,甚至连一点儿风向都没有。
整体看下来,所有人都在受损,没有一个人得利。
如果真是做局的话,他看不到这样做局有任何的意义。
至于孙承宗的突然出现,他不是没有考虑过。
但至今为止,孙承宗等人并没有任何的任命,而且其他任何事他们都不参与,甚至连上朝都没资格。
真的就只是在制定剿贼的方略而已。
所以,这个念头很快就被他打消。
但有一点他始终坚持,就是这件事一定是有人在背后操纵。
只是,他真的猜不透背后之人到底是谁,也看不清他在图谋什么。
但刚刚崇祯淡淡的问他剩下那些奏疏该怎么办之时,他突然间全都明白了。
当初他的猜测是对的,这一切就是陛下在背后谋划。
只是与他想像的不同,陛下这一次的谋划并不是针对某一个人,而是针对朝中的所有人。
做这个局的目的,就是要让大臣们回忆起来,到底谁是这大明的皇帝。
他现在敢拿着自己的脑袋担保,这几大框的奏疏里面,只有被他点出来的那两份是已经查实的。
或者说,这两份奏疏都是先查实了之后,然后再形成奏疏放进去的。
剩下的那些,压根儿就没有去查。
甚至,被压在框子底下的那些奏疏,里面有没有字都不一定。
顺着这个思路倒回去稍微一想,所有的一切也都明白了。
先是挑动他和其他几位内阁大臣对立,停了所有内阁大臣的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