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章 山村孩子王(1 / 2)山村孩子王首页

作者:哈雷星

题材:现实、励志、乡村

故事简介:

跌跌撞撞走过了童年、少年时光的洪振国,望着自己成长的山村里那些懵懂的孩子,暗暗下定决心,扎根山村,成为“山村孩子王”,用自己的能力,给这些孩子撑起一片蓝天

可他的赤诚之心没有带给他一帆风顺的路程,相反,这条路上荆棘丛生,除了环境,更可怕的是人心

有人在暗处虎视眈眈,想要让他再也爬不起来,但“山村孩子王”努力的脚步从没停下过……

简序:

一代山村孩子王,经受着常人无法承受的打击,他靠着什么样的信念坚持下去了

童年跌跌撞撞,少年壮志难酬,只因风波迭起,但激起了他为山村撑起一片蓝天的欲望。一颗年轻火热的心,又在风云突变中一波三折,经历了重重磨难,走向痛不欲生的成年。一番痛苦挣扎,他终于为山村的变化做出了自己的贡献,风雨过后,美丽的彩虹他永远看不见了,只留给山村哀嚎一片。

这是 20 世纪出现于中国历史上的一种特殊产物,这里记录着他们走过的每一步留下的艰辛印记

洪振国扎根山村,用微薄的薪资养家糊口,还援助山区贫困学生无怨无悔拼搏在教育一线,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令人可敬、可悲、可歌、可泣

他6岁上小学,由于聪明、机警、顽皮,产生了不少闹剧

12岁上中学,几进几出,因为热爱学习,让中学生活浪花迭起

20岁才高中毕业,几经波折走上了教育岗位,为发展山村教育,几十年如一日,辛酸苦辣,谁能去体味?

洪振国的老年略有成就。然而时光那么短暂,他没有安享晚年,却给山村留下了哀思一片

莽莽苍山葬忠骨,潺潺溪流颂英魂。时至今日,还有几人留存着儿时的记忆,恩师容颜?笔者拾遗补缺,以飱读者。一起去领略吧!

故事情节若有雷同,纯属巧合,请勿纠结

感谢粥粥老师的精心指导并题写了故事简介

第一章、筹书费初识恩师,领新书横遭祸端

那是开学的第一天,洪老爷子牵着洪振国在长长的队伍后面排队缴费。轮到老爷子了,老爷子抖开灰土布小包,把钱倒在缴费办公桌上

正在开票的副校长钱菊生见满桌子都是铝角子,只有几张二角和一角的钞票在风中抖动着

便咆哮起来,“连一块的票子都没有,尽是碎钱,谁帮你数呀?拿一边去,整理好了再来

“ 你吼什么呀?不是钱吗?”洪振国一听便嚷了起来

老爷子涨红了脸,要不是为了小孙子,他才不会受这个窝囊气。他颤抖着双手,捧起桌上的钱,放到旁边的地上。

洪振国马上拽着爷爷的手摇晃起来,“哼,爷爷,别理他,我们来数钱。”便一道将钱归类。爷孙俩蹲在地上数了半天,数清了这点钱。

洪振国掰着手指说:“爷爷,还差三角八分呀,要么等爸爸捎钱回来再来领书吧!”

老爷子心似明镜,儿子虽在工厂上班,可厂子刚刚建起来,哪里有钱捎回来,只能把家里仅剩的一只铜火炉拿到供销社去换点钱。

而小孙子爱书心切,等不及啊,于是找到自己的表侄女毕彩云老师

“彩云,找你一点麻烦。”老爷子切切地说

“嗯,表姑爷,有什么事,你说吧。”毕老师诚恳地说

“ 是这样,我们学杂费还差几角钱。”

“ 哦,我家就剩 5 角钱,您拿去吧!”毕老师毫不吝啬地说

这时,李秀梅嘟起了小嘴,那明天我们吃什么呀?买粮就一分钱都没有啦?”

毕老师赶忙用手拦住秀梅,蹲下身轻轻地说,“家里还有点高粱面,再没了,地里的红薯也长大了,可以挖起来吃。乖,你不是喜欢吃红薯吗?妈,明天去挖,外面去玩吧!”

一听秀梅的话,老爷子赶忙说:“那算了,我们等两天再来领书吧!”

毕老师赶忙阻止“表姑爷,没事的,我们能坚持过来,你拿去把书领了,才是当务之急,要读书,没有书那才是最难熬的”

说完,把一张五角的钞票硬塞进老爷子的手里

爷孙俩又重新排队,交了钱,开了票。爷爷把票塞给小振国,让他去领书,自己匆匆回家去了

“领新书啰!”洪振国开心地来到领书窗口,礼貌地喊了一声,“老师好!”

便把票递给了发书的老师

“ 滚开!让我先领!”正在伸手接老师递过来的新书时,一声怪叫传来

洪振国扭头一看,见是钱菊生的儿子钱福长,就没好气地说:“我先来,先来后到,懂吗?就不让。”说着,接过老师递过来新书装进书包里

钱福长望着洪正国便急眼了,抖动着胖墩墩的身子朝洪振国撞过来

洪正国看准撞过来的小胖墩,只轻轻一猫腰,闪到一边,可小胖子没刹住车,却撞了个狗吃屎

钱福长一招大败,气急了,灰头土脸地从地上爬起来,还要来抓洪振国

“来呀,胖猪!”洪振国却更逗了

几次抓不着,钱福长,气得哇哇大哭起来,“你给我站住!”

“ 笨猪,快来抓我呀!”

看着这场景,周围的人大笑起来,“振国,你真逗啊!”

“一会儿他爸来了,可就不好受啰!”

说曹操,曹操到,钱菊生听到自己儿子的哭闹声,便从抽屉里拿出了3张“大团结”塞进裤袋,就冲过来——凶狠地瞪着众人,问:“是谁把福长惹哭了?”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个个抿嘴不语

洪振国知道是祸躲不过,为了不殃及池鱼

大咧咧地站出来,“怎么了?没人惹他,他来撞我没撞着,摔疼了呗?”

钱菊生一见又是洪振国,“小混蛋,刚才我还没跟你算账,皮痒了是吧?”

“ 是啊,怎么样?我惹你们了吗?大家都看着呢!”

钱菊生一阵无语,伸手就要来抓洪振国

洪振国见小的还在哭,大的又来了,便一拍大腿,“真有你的,大人也来欺负小孩子。”

说着又一猫腰,要逃到一边,可不料,书包带子被钱菊生抓住,他只好朝前一挣,“嘣”书包带子断了,他立马抱起书包,朝一边冲过去

钱菊生没抓到人,只抓到半条书包带子,一怒之下,又朝洪振国扑过来

“ 加油!加油……”众人也一起呐喊助威

“ 钱校长,大人不能欺负小孩吧?”洪振国边跑边望着钱菊生说

就这样,这一大一小在校园里玩起了“老鹰抓小鸡!”

“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呀!”大家太喜欢这样的孩子了

这一闹,惊动了校长李志贤,他快步走过来,指着钱菊生问道:“你还像个副校长吗?”

钱菊生自知无趣,便恶狠狠地丢下4个字,“回头再说。”于是牵起儿子回到房间了

正值晌午,艳阳高照,今天不上课了。洪正国便朗诵着妈妈教的唐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抱着书包,踏着欢快的脚步,兴高采烈地回家了

迎接他的,将是更大的挑战

第二章、放学路飞沙走石,小老师逆袭为王

第二天,为了还毕老师的钱,爷孙俩又手牵着手翻过青云岗,穿过枣树湾来到学校。

老爷子还了钱,叮嘱小孙子说:“好好学习,我回家去了。”

“好的,爷爷,我会努力的。”

一天愉快的学习生活很快就结束了

踏着夕阳,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日、月、水、火、山、石、田、土……”洪振国朗诵着今天学到的生字,来到了枣树湾

刚要过弯道,突然满天的渣土朝他飞来。洪振国定下神, 看清了坡顶上的一群孩子,马上明白是怎么回事。这是钱福长纠结的一帮小伙伴埋伏在这里要整他。他不惹事,可也不怕事,但是眼前他们人太多,是干不过的

“ 跑”朝前冲不过去,他毫不犹豫地朝学校跑去,可是学校的大门已经关了,这帮浑小子又从后面追来了,躲不过去,怎么办呢?

洪振国马上想到,再往前不到一里地,便是毕家庄,毕老师家就在毕家庄,主意一定,一口气朝毕家庄冲去,这帮熊孩子也不敢再追了,只好四散分开了

毕老师正好撞见了他,问明情况,便教洪正国说:“利用你的学习优势,和同学们搞好团结。”

“ 是啊,我可以和他们成为好朋友。”洪振国暗暗地想着,默默地离开了老师

看到左前方的红振中,他实力最强,又是一个人,便悄悄地追上去喊住他,“振中,你是姓洪吗?怎么帮着外人欺负本家人?”

洪振中一看洪振国在后面追来了,只好直说了,“你可别怪我呀,这年头,有好吃的,谁会不干事?”于是把钱菊生叫小胖子买糖果,召集他们一同来整洪振国的事说了

“ 几粒糖果,就换到了你的心吗?”洪振国没好气地说。

洪振中面红耳赤,低头不语。说着话,两人很快回到了村子里

带着希望,记住老师的叮嘱

洪振国又拉着洪振中,叫他让几个小伙伴背上书包,来到自己家里

他首先拿出语文书,让大家分别把书拿出来,翻到第一页,指着书上的生字,让他们一个个地读,并默记住这些字的字型,想想都指的是什么事物

当大家都认识了这些生字,他又把爷爷昨天买的白纸裁好的纸片,每人发了一张,然后把今天学到的生字一个一个地报给他们写

听写完之后,他让大家打开书,对着书上的字,自己给自己批改,错了的在地上自己再写10个

做完这些,洪振国又让大家把从0~9这10个数字抄写一遍,看哪几个字写得不好看,在地上写到自己满意为止

借着这个机会,洪振国深情地说:“今天在枣树湾的事,我不怪你们,就像这学习一样,错了就要坚决地去改正”

这一来,大家都对洪振国心悦诚服,都表示今后一定跟着洪振国努力学习

就这样,洪振国无形之中,有了一群忠实的朋友

而钱福长抓鸡不成,蚀把米,在心中更加妒恨洪振国

“酒肉朋友不成席,打铁还要自身硬。”洪振国也明白了一个道理,有了过硬的本领,身边就不会缺朋友,他学到了做人的诀窍

恩仇难了结,这也酿成了洪振国永久的痛

第三章、石头雨拌菜当饭,爷孙恋天人永别

关于枣树湾遭埋伏的事,洪振国不想带大人们淘气,并没有把这件事告诉爷爷奶奶。

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那天爷爷在供销社,正好碰到钱福长买糖果,看到他一个孩子买这么多糖果,就觉得奇怪,一打听才知道,是收买孩子们,来对付洪振国

洪老爷子可是解放军渡江时的支前模范,从来没怕过谁,他老人岂会放过?

盛怒之下,星期天下午找到钱菊生家进行理论,不想,没得到他们的道歉,反而受到了极大的侮辱

激烈争吵之后,老爷子吐血了,在乡 亲们的搀扶下,回到家便一病不起

这对洪振国来说,如遭雷霆,爷爷在钱菊生家一回来就病倒了,肯定是受了欺负,不还回去,小心脏实在接受不了

于是,约了几个要好的孩子,帮他找来一些鹅卵石,堆放在自家的土屋里,孩子们不明就里,但他们现在对洪振国唯命是从,很快就找来了一大簸箕鹅卵石

天黑下来了,孩子们抬着鹅卵石,跟着洪振国,偷偷地来到钱菊生家屋后的大坝上

随即,钱菊生家房顶上,下起了石头雨,大片的瓦片碎裂,随着鹅卵石一起落到了他家的厅堂、厨房的地上,还有几块瓦片砸穿了锅盖,砸通了锅底。一家人的晚餐就这样和着石头、瓦片掺和在一起

还有一块瓦片正好砸在钱菊生的头顶上,鲜血糊了个满脸。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钱菊生一家全懵了,也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洪振国他们扔完石头,拿起簸箕飞快的跑了。

钱菊生一家追出来,也没发现一个人影,他们也能猜出,这事肯定是洪振国干的,只有他有这个胆量,也有这个能耐,可没抓到现行,他们又能几何?只好自认倒霉

干了一个漂亮仗,孩子们开心地笑了,也飞快地散开回家了

带着胜利的喜悦,洪正国回到家中,立马去看爷爷。

可当他端着白开水来到爷爷的病榻前,准备喂爷爷喝水时,爷爷微微睁开了眼睛,看着小孙子,伸手想来摸小孙子,可已经抬不起手来了。

长期就着杂粮和野菜度日子,老爷子严重营养不良,再加上在钱菊生家这一闹,他真的是撑不住了,已经油尽灯枯了

洪振国放下手中的碗,抓住爷爷的手,大声呼唤着,“爷爷!我喂你喝点水好吗?”

弥留之际,老爷子有气无力地颤动着双唇,洪振国立马把耳朵贴近爷爷的嘴边,“振国,你要……争气……发……奋……读……”

轻轻的,老爷子的手垂下了,双眼合上了

“ 爷爷!爷爷……”

洪振国拼命地呼喊着,可怎么也叫不醒老爷子了

爷爷连一口热水都没喝下,在自己的面前合上了双眼。洪振国只觉得天塌地陷,紧紧的抱着爷爷,一声也哭不出来,只有永恒的痛

当奶奶和周围的邻居听到洪振国的喊声赶来时,只看到洪正国紧紧的抱着爷爷,一句话也不说了,也没看到他一滴眼泪,整个人就像一个傻子一样,呆呆的伏在爷爷的身上

这下,奶奶也呆了,他的天塌了,他滚到老爷子床边,抓起他冰凉的手,放在自己的脸上

望着眼前的一幕,乡亲们也把持不住了,一片呜咽,大家都束手无策。

几位长辈一阵商议过后,还是快速派人,去把洪振国的爸爸妈妈喊回来

第四章、请领导秉持公道,训畜牲正气凛然

洪振国的爸爸妈妈回来了,在了解了实情后,也都怒火冲天

他爸爸当即要去找钱菊生评理,“你能和畜生讲道理吗?”洪振国的妈妈立马说道

振国也凑过来说:“爸爸,我看还是先跟储伯伯说一下,听听他怎么说吧!”

“ 嗯,振国说得对,储书记可是咱公社的党委书记,是二级战斗英雄,负伤留在地方,当年担任连指导员时,爷爷是他连里的运粮队员,找他,肯定有办法治钱菊生。”爸爸赞许地说

“ 对呀,还是振国头脑灵活。”妈妈点头表示赞同

储书记亲自来了,他在向乡亲们了解事情的经过时,还了解到是钱菊生推了老爷子一掌,倒地后才吐的血

当即派人找来了钱菊生

一见钱菊生到来,洪振国一家怒火中烧,恨不得要把它撕碎。可当着储书记的面,也只好暂忍一时之痛,一齐看向储书记

储书记点了下头,望着钱菊生,“钱校长,说说事情的经过吧!”

面对储书记和众乡亲,钱菊生只得低下头,用蚊蝇之声说:“洪老爷子找到我家,要我儿子给他孙子赔罪,我没答应,叫他离开我家,就轻轻地推了一下,他就摔倒了,我可没打他呀!”

听到这里,洪振国指着钱菊生说:“跪过去,给我爷爷磕头!”

“ 凭什么呀?我又没打他。”钱菊生狡辩道

“ 去不去?还想让你家的房顶上,再下一场石头雨吗?”洪振国正气凛然地说道

一听这话,钱菊生,目眦欲裂“我猜想就是你这小兔崽子干的好事!”

“怎么样?还不够是吧?”洪振国义正言辞地说

钱菊生拗不过去,更何况“亡者为大”,只好借驴下坡,来到老爷子遗体前,板板正正地磕了3个响头

这时,储书记站起身发话了,“磕头谢罪,理所应当,现在事情怎么处理,你自己说说吧!”

一听这话,钱菊生立马蔫了下来,低着头轻声说:“我又不是故意的,不至于要我偿命吧?”

“那你说说打算怎么办吧?”储书记紧追着问道

“寿衣、棺木、丧葬费我出,可以了吧?”钱菊生试探地说

“嗯,作为校长,为师之道,你懂得的,你看着办吧。”储书记严肃地说

“寿衣、棺木,我挑最好的买,另外再出 300元丧葬费(当时他每月才28元)可以吗?再多了我也拿不出来,就这,我还要找人借。”

储书记点点头说:“这样吧,衣裳、棺木稍好一点就行啦,让乡亲们帮帮忙,也不收误工费。你把伙食办好一点,钱就免了”

洪振国接着说:“我还要他父子俩披麻戴孝,送爷爷上山。”

当着储书记的面,钱菊生也只好答应了下来

事已至此,储书记来到奶奶的病床前,把身上仅有的8元钱掏出来,递给奶奶,并告诫奶奶,“您老节哀顺变,好好疗养。”

接着又转向钱菊生,严厉地说:“看在钱局长的面子上,免你刑事责任,今后好好做人!”

说完他就火急火燎地回公社了

第五章、泄私愤栽赃陷害,伸正义揭露真相

办完了爷爷的丧事,洪振国的爸爸也回工厂去了。奶奶因伤心过度,还要调理,妈妈只好留下来。参加生产队的秋收秋种,还要照顾婆婆和儿子,洪振国又继续去上学

钱菊生吃了大亏,没长一智,反而内心如鲠在喉

他总觉着洪振国才6岁的孩子,哪有这么厉害,背后肯定有人授意。思来想去,便把主意打到了毕彩云老师的身上

毕老师家庭成份非常高,找她的岔,没事,她还在风姿绰约的年代,弄得好还可以揩点油,于是便心生一计

那天开票时,他出来后,办公室里只有毕老师一人,这拿走的30可以栽赃到她身上

正逢区里的会计要他交账,钱菊生便喊来了毕老师,说:“毕老师,那天我去看儿子,就你在办公室里,今天我整理账单,少了30,是你帮我收了吧?”

“ 钱副校长,说话要把舌头伸直,你走后我也出了办公室。”毕老师委屈地说

钱菊生老神在在地说:“那天办公室里只有我们俩,不是你拿的,这都到哪里去了?”

毕老师气不打一处来,“笑话,我帮你看着吗?”

两人这一争吵,引来了许多老师和学生,李校长也闻声赶来了

一打听,真是无语了,严肃地说:“这都一个星期了,你当天就没盘账吗?怎么到现在才发现少了?”

这时,正好公社的教育干事到学校检查工作来了。他是抗美援朝的退役老兵,办事“干脆利落。”

程干事一听发生了这种事,有理三扁担,无理扁担三,来了个“快刀斩乱麻”,“我看这是很难断得清,你们俩各赔 15了结。”

毕老师一听简直气疯了,“讲点理好吗?我赔不起,凭什么要我来赔这些烂账?”想到中午饭还得去地里挖红薯,不然没得吃,就伤心地哭了

李校长这时也不方便多说,摊上这么个领导,太官僚了,自己能有什么办法呢?

这事很快在校园传开了,同学们都知道了,这时候,洪振中来到洪振国身边说:“钱福长曾拿着“大团结”去买糖果,问问他呗”

一语惊醒梦中人,洪振国一听,“对呀,钱福长买糖果的钱,在哪来的?”

他立马冲到程干事面前,“你瞎说什么呀?我们老师可不会做贼哟!”

程干事见洪振国都这么说他,也是火上浇油。“哪来的小屁孩,你懂什么?”

“ 我不懂,你懂?你把钱福长喊来问一下就明白了。”

这下钱菊生慌了,“你胡说什么?他一个小孩子知道什么?”

“我胡说?你问一下,福长买糖果的钱哪来的?”

李校长一听来了精神,马上叫人把钱福长喊了过来

他蹲到钱福长面前,和蔼地说,“福长,你家还有糖果吗?拿几粒来给客人吃吃可以吗?”说着指向一旁的程干事,“他可是咱们公社的大领导哦!”

钱福长还天真地快速跑回房间,捧来了一大捧糖果,递给程干事说:“大领导,给你糖!”

这一下把程干事搞得十分尴尬,顺便问道:“你哪来的钱买这么多的糖果?”

钱福长神秘地说:“我爸爸给的呀,他给了我一张“大团结”,还有两张呢!”

大水退,石头现,还用多说吗?这是 癞痢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

程干事红着脸来到毕老师面前,恭敬的行了一礼,“对不起,毕老师,我太官僚了,害你蒙冤。”

李校长无比激动,风趣横生“正义呼之欲出,多行不义必自毙!”

这下,钱菊生真的是无地自容,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他望着洪振国,悔恨交加,想到储书记那天讲过的话,更是不敢招惹洪振国了。于是,拽起钱福长的衣领,快速回房间去了

第六章、无书本坚持上学,夺前茅契而不舍

这一页很快就翻过去了,洪振国和钱福长一家也相安无事

毕老师在学校也安然无恙,他带着洪振国这个班一直跟班上,他的女儿李秀梅也在这个班上,两人很能玩到一起

这年暑假,洪振国爸爸的钢铁厂倒闭了, 赶上责任田到户,也就辞退了回家务农

可整个大别山区又遭到了百年不遇的干旱,早稻颗粒无收,玉米、高粱、大豆等农作物也收成无几。公粮交不上不说,吃菜也成了大问题。全村人就靠在红薯地里捡一些干红薯叶子当菜,这也就成了8岁的洪振国每天要做的一件事

好在村子里有一口大水井,吃水不成问题。洪振国每天帮着李秀梅抬水,顺带提着半袋红薯叶子送到他家

新学年开学啦,三年级学杂费要3元8角,这对洪振国家来说是难于登天,怎么样也凑不齐这个学杂费。爸爸刚回家,分文全无,农具都没钱置办,天天找邻居家借着用

妈妈不用说,忙于农活,挣不着分文

好在还有奶奶纺纱,织点土布,能卖到几个钱,也只能供家里买盐等生活必需品

没钱发书,可书还要念。

洪振国默默地把旧书装在书包里,充当新书。天天早早地来到学校。借着检查同学们背诵课文的时间,就把每一篇课文默写在旧书的行距里。这样抄一课学一课,数学和其他科目,他只要认真听老师讲就弄懂了。同样在检查其他同学作业时,就等于复习了几遍

最难熬的是,大家都有新的练习本,而他只能是用爷爷当年买的大白纸,缝合的作业本,交给老师去批改

尽管如此,他的学习成绩还是一直遥遥领先

看着洪振国这样顽强地坚持学习,毕老师的心就像被钢针扎了一样。他每月只有28元的工资,是一家五口唯一的生活资本,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一到月尾就要靠“借”维持生活,老公的工资也只够维持他自己,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就这样一天天地过去,一个月,两个月了,洪振国没有辍学,还在咬牙坚持着。毕老师实在是忍不住了,悄悄把这件事告诉了李校长

李校长深情地说,“我们能有这样刻苦学习的同学,值得铭记校史,但千万不可张扬,以免伤他父母的自尊。”

“ 是啊,我也无能为力,无法为他做担保,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孩子受苦,不敢张扬。”毕老师苦涩地说

“你做得很好,这样吧,我来担保试试看。”李校长激动地说

为了不惊动旁人,李校长来到发书老师的房间,俏皮地说:“方老师,我来领一套三年级的书,可以吗?”

方老师奇怪地说:“校长,您要领三年级的书干什么呀?正好还有一套。”

“ 这你就别问了,肯定有事情。”李校长不容置疑地说

当这套书从李校长这里,经过毕老师悄悄地递到了洪振国的手中时,洪振国呆住了,更在他得知这套书的传奇来历时,他的双眼模糊了,泪水不由自主的扑簌簌地落了下来

爷爷离世,他没流一滴泪,是一个坚定的信念在支撑着

而今天,他再也控制不住了,这是激动的泪水。至此,将来像李校长和毕老师一样,当一名一心想着学生的好老师的信念的种子在他心中播下了

第七章、幸运儿茁壮成长,好少年展望未来

得知李校长和毕老师对振国无比关爱,振国爸爸妈妈也是羞愧难当,便东挪西借凑齐了学杂费,给洪振国交到了学校

感受到家人的关怀、校长和老师的鞭策,洪振国会怎么做呢?

毋庸置疑,发奋学习是他的首选题

这件事也引起了李校长深深的 思考,像洪振国这样刻苦学习的孩子有几个?而在这贫困山区,因贫休学的孩子又有多少呢?能不能成立一个基金会,募集一些资金来资助这些贫困的孩子呢?

李校长把这一想法撰写成书面报告,递交给了县教育局,看能不能得到上级的赞许

报告递上去,没有得到明确的答复

“是的,新中国刚刚成立,全国人民都还生活在贫困线上,温饱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你向谁募捐?”李校长也深深地意识到了这一点

不过,县财政局还是给他们学校下拨了一定指标,要求作为对学习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

因此,学校决定利用晨操时间开个表彰大会,会上不光颁发奖状奖品,还要有获奖学生代表发言,才能激起全体同学的学习热情

于是,获奖代表发言就选定了洪振国,可洪振国才刚刚学习写作文呀!

毕老师写好了发言稿,让洪振国照着稿子读就可以了

晴空万里,阳光灿烂,不带一丝云彩,冬日的暖阳,照在身上,格外暖和

晨操的钟声敲响后,全校同学整齐地排列在操场上

颁奖大会开始了。伴着教导主任刘老师宣读的名单,20位获奖同学陆续走上了领奖台

排在这20人的队伍中,洪振国更是思绪万千,他是这个时代的幸运儿

今天,他还要代表全体获奖的同学在这里讲话,自己才刚刚学习写作文,我能说什么呢?毕老师虽然为我写了一篇发言稿,可我不能照本宣科呀,洪振国心里默念着,还是稳步走上了讲台

他没有打开毕老师为他写好的发言稿,当然,发言稿的内容他已了然于胸。按照毕老师提供的发言思路,少年嘹亮的嗓音回响在了校园上空

“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 作为今天全体获奖同学的代表,站在这里,我十分自豪

“ 我们是共和国的长子,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我们这一代,是时代的幸运儿,我们骄傲

“ 我们没有遭受战争的蹂躏,在党的关怀下,茁壮成长

“ 但是,新中国还是一穷二白,人民还在为温饱而奔波,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

“ 先辈们交给了我们一幅画卷,需要我们用心去描绘,所以,我们要快快长大,去接过先辈们肩上的担子,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成为一个无比强大、繁荣昌盛的国家

“ 同学们,我们感恩生长在这伟大的时代,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学习呢?时代在召唤我们,我们要更加强大自己。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加倍努力”

简洁的几句话,迎来了一片热烈的掌声

许多老师和同学都怀疑,这是一个8岁儿童发出的声音吗?多么铿锵有力,鼓舞人心

许多老师问毕老师,“他的发言稿是你给他写的吗?”

毕老师羞愧地说:“不是,我给他写的发言稿,他没用上。”

“这个孩子真是太出彩了,他发出了时代的最强音!”大家纷纷赞叹

“ 虽然他年龄小, 你们知道他读了多少书吗?长篇小说都读了好几本”毕老师骄傲地说

伴随着李校长的总结发言,大会也结束了

可是人们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美好的生活正在向我们走来,这个社会能一直这么祥和地发展下去吗?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第八章、护恩师信念坚定,斗顽劣勇气可嘉

转眼间,洪振国读五年级了,毕老师还在带着他们这个班

这天午后,天空突然乌云翻滚,一会儿雷声隆隆,风也起了。洪振国和李秀梅马上组织同学们关好教室门窗

上课铃响了好一会儿,下午第一节课是毕老师的语文课,同学们都期盼地望着教室门口

“秀梅,你妈上课从来都是守在教室门口,等候同学们,今天是怎么了?”洪振国轻声问道

“我也不知道啊,中午吃饭的时候,他就说肚子有点疼,要不,我回去看看?”秀梅柔声说道

“不要催,老师肯定有特殊的原因。”洪振中肯定地说道

正说着,教室的门推开了,毕老师脸色蜡黄,额头布满了细密的汗珠,蹒跚着走进了教室

“ 同学们,对不起,老师迟……”嘴里还在说着,毕老师却倒在了土砖砌的讲台上

这是怎么了?同学们都慌了。洪振国马上搬来小凳子,扶着毕老师坐好

“ 秀梅,你去报告李校长,快!”洪正国吩咐道

李校长急急忙忙地赶来,一看情况不对,马上招呼几个青年老师,准备把毕老师送到公社的中心医院

就在大家要抬着毕老师准备去医院时,校园外冲进一群手握半截红漆的木棒,臂带印有“五.四” 两字的红袖标的人,冲进了进来

这帮人一不由分说,首先把李校长捆了起来。把一块“打倒当权派”的纸牌子,挂到他的脖子上

接着又把毕老师从担架上拉起来,这下没用绳子捆,又把一个写有“地主家大小姐”的牌子挂到毕老师的脖子上

做完这些,又把两个用绿色的纸糊的,高2尺左右,上面还写着“当权派”“地主分子”字样大帽子,戴到二人的头上,让他俩在校园中间站好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卦,同学们都慌了,黄老师和董老师这两个青年教师也懵了,这算是哪根葱?

这时,“轰……”电闪雷鸣,紧接着“哗啦啦……”瓢泼的大雨下起来了

李校长和毕老师还在校园中,就快淋着雨了

趁着这帮人逃进办公室的当儿,洪振国立马找来了两顶斗笠,掀掉了高帽子,摘下了纸牌子,把斗笠给两位老师带好,然后喊黄、董两老师把李校长和毕老师送到房间休息

做完这一切,洪振国冲进办公室,扫视了一眼坐在钱副校长对面的孙达德

孙达德是比他高两届的学生,没有考取中学,是一个社会混混。趁机,他成立了一个造反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