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章 重组内阁(1 / 2)大明朝第一暴君首页

皇帝的座位设在奉天殿廊内正中,称之为金台,俗称御门听政,而不是在奉天殿内。

待乐起,皇帝御门安坐,此时再鸣鞭,鸿胪寺唱“入班”左右两班走进御道,行一拜三叩头礼节,之后便进入奏事环节。

奏事时,预先先咳嗽一声,俗称“清扫”,从班末行至御前,跪奏。

早朝的时间一般不会太长,大约半个小时左右。

早朝结束后,皇帝会宣布散朝,百官再行三跪九叩之礼,然后退殿。皇帝也会返回内宫,准备用早餐或处理其他事务。

当然,现在正值乱世之秋,朱慈烺也只是以监国身份主持早朝,简化了很多流程,百官简单行跪拜之礼后便直入正题。

对于首次主持早朝的朱慈烺而言,真正的挑战刚刚开始。

在杨玉的提醒下,朱慈烺早早就起床准备,在宫女伺候下漱口更衣,进入内殿祭拜祖先和天地后,由内侍引领,乘坐轿子前往奉天殿。

今天的朱慈烺身着皮弁冠服,皮弁冠上九缝九玉,红色醒目圆领袍搭配上一张清秀俊逸的脸庞,显得朱慈烺格外光彩照人。

此时北方诸省已经沦陷,连皇帝都生死未明,大明所面临的形势已经比土木堡之变时还要严峻,堪称建国以来最危急之际,面临如此朝局,所有人心里都蒙上一层灰霾。

奉天门站了三百多文武官员,左边的文官队伍以李邦华为首,右边的武官队伍以史可法为首,两队分列左右,泾渭分明。

武官中有一人较为显眼,在韩赞周提示下,朱慈烺知道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马士英。

马士英是兵部右侍郎兼凤阳总督,负责庐州、凤阳等处的军务,亦是江北四镇的直属领导,没想到居然那么快就接到消息,赶过来上朝。

按照朝廷规制,武将未奉诏不许私自进京,但朱慈烺却不打算追究马士英的责任,此人或将在今日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

朱慈烺高坐于大位之上,左边站着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右边站着司礼监掌印太监韩赞周,一左一右护卫着朱慈烺。

“众位大人,今日是本宫第一次主持早朝,大家有何事要启奏?”

史可法最先出列,“如今京师沦陷君父蒙难,当下最紧要的便是率军北上,护送万岁爷回南京!”

朱慈烺先点点头,随即又摇摇头,“本宫离开时,天津也被贼人攻占,连海路都被切断了。就算父皇还活着,史尚书有把握从几十万叛军中找到父皇,并且四平安送回南京吗?”

史可法哑然地张了张嘴,虽然朱慈烺说的很直白,但这就是现实,连勇卫营都救不了崇祯,凭马士英手下的乌合之众就更不可能。

顿时,朝堂陷入一片寂静之中。

吏部尚书张慎言见状咳嗽一声,出班奏道,“殿下,而今京城沦陷,两京只剩南京,内阁成员和各部官吏是否要有所调整?”

所有人都望着朱慈烺,看他如何决断。

“大家廷推的名单我都看了,部分同意,部分不同意。”

话音落,所有人都面面相觑,朱慈烺才十六岁,从来没有治国理政的经验,在他们想象中,这应该只是走个流程,大臣们廷推,太子爷点头,司礼监盖章,然后皆大欢喜,走马上任。

居然部分同意,部分不同意?

朱慈烺无视他们的小心思,继续道,“本宫在离京前,父皇钦点了内阁组成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