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章 振兴厂卫(1 / 2)大明朝第一暴君首页

虽然朱慈烺前世在特战旅待过,但身体本主毕竟只是个十六岁的小男孩,连日奔波早已经累得不行,回到东宫后直接倒床就睡。

他现在仍是太子的身份,入住东宫倒也理所当然。

这一觉直接睡到了酉时末,才在杨玉的叫唤下苏醒过来,简单吃了点晚饭后,便回到东宫处理政务。

明日是他第一次召开早朝,第一件大事就是完成官员任免,南京各部已经空缺的职位,以及廷推结果全摆在了他的书案上。

在来南京的路上,朱慈烺已经对南明文武百官有了初步的梳理,但除了几个关键岗位外,还有很多衙门官员需要任命,他对名单上很多人都不了解,思来想去,朱慈烺还是叫上了韩赞周来帮他参详。

韩赞周为人忠诚,对南京大小官员可以说了如指掌,有他帮忙把关也不是什么坏事。

南京虽然明面上跟北京一样满编满额,但随着国家财政负担加重,加上连年战事影响,南京朝廷还是空缺了很多职位。

六部、都察院、五寺、六科给事中等加起来满编是四百七十人左右,现在还空缺一百二十五个岗位。

廷推是明朝独创的一项制度,凡任命高级官吏,必须由吏部会同三品以上官员,按照每空缺一人,推荐两到三名候选人的规则廷推。

他之所以只给了半天时间吏部廷推,就是为了让南京官员少夹带私货,自己有更多操作空间,但看了一眼吏部的廷推结果后,朱慈烺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果不其然,推荐名单大部分以东林党和复社的门生为主,跟历史上南明弘光朝廷的班底没有太大出入。

倘若没有穿越者的历史知识加持,朱慈烺还真稀里糊涂就通过了,但很可惜,他可是开了天眼,拥有上帝视角的。

在综合韩赞周的讲解介绍之后,朱慈烺把钱谦益、刘应宾、张凤翔、谢启光、李犹龙、王之纲等一百五十四人的名字划掉,大多以东林党为主,历史上都投降了满清。

倘若不是许多人都已任现职,如果没有正当理由就大面积裁人,会引发朝局动荡,朱慈烺甚至想把所有东林党都给炒了。

朱慈烺处理好手上事宜之后,抬头看了书案旁的韩赞周。

“韩公公,关于司礼监掌印太监,你可有推荐?”

听到朱慈烺忽然提到这个问题,韩赞周连忙低头拱手道:

“回殿下,司礼监掌印一职非同小可,远非奴婢所能置喙,全凭殿下圣断。”

朱慈烺很满意他的回答,淡淡道,“从今日起,你就是大明朝新任司礼监掌印太监,务必用心办差,帮本宫分忧。”

闻言,韩赞周连忙跪地叩头道,“谢殿下厚爱,奴婢一定忠心辅佐殿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司礼监是明朝内廷管理宦官与宫内事务的“十二监”之一,有掌印、秉笔、随堂等太监。明朝中后期,由于手握“批红”的权力,司礼监成为足以跟内阁分庭抗礼的存在。

根据史料记载,韩赞周跟王承恩一样忠心耿耿,而且一直替皇室掌管着南京二十四个衙门,百官和勋贵都要给他几分面子,目前也只有他才能胜任掌印太监这个岗位。

过了一会,朱慈烺又对另一边的杨玉道,“你虽陪伴本宫多年,但资历尚浅,就任你为司礼监首席秉笔太监吧,同时提督东厂。”

“现在东厂跟其他衙门一样,几乎只剩个空壳子,具体组成人员由你自己操办,名单报本宫阅览。”

首席秉笔是仅次于掌印太监的存在,而且还兼着东厂提督的差事,其分量可想而知。

要知道,杨玉现在不过二十出头,就已经爬到那么高的位置,前途不可限量。杨玉当场就涕泪横流跪地叩头。

“奴婢谢主子恩典!”

“韩赞周,凤阳守备太监卢九德现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