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9章 北宋有女官(1 / 2)大宋赵官家首页

“秀儿,研墨,我要写点东西。”

赵佶突然出声,吓了王秀英一个激灵。

王秀英赶忙放下笔,走到御案旁,开始准备笔墨纸砚。

“准备一张长纸,我想写几个字。”

赵佶看着桌案上的小纸,朝王秀英说了句。

王秀英又在旁边的柜子里找了张纸,放在桌面上,展开铺平,用镇纸压好。

“官家,都准备好了。”

王秀英看了眼一脸严肃的赵佶,知道他心情不好,准备好东西后就赶紧站得远一点点。

赵佶给站在御案旁,拿着毛笔,酝酿了一会便下笔,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和流畅。

‘余廿五年’

赵佶看着眼前的四个字,心里一阵发苦。

‘二十五年。

二十五年后或许就是方腊造反,北伐失败,金兵南下,靖康之耻,牵羊礼,五国城。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

“夏荷,命人把这幅字装裱起来,挂到睿思殿里。等我亲政后就在睿思殿处理奏疏吧。”

赵佶看着这几个字,吩咐王秀英。

“是。官家,奴婢还有一事,不知该不该说。。。”

王秀英先是应下,然后纠结自己该不该问那件事。

“秀儿说吧,这里没外人。”

赵佶平静的话像是给了王秀英极大的勇气。

“官家,日后若是还需要奴婢接触、整理奏疏,那奴婢以后便要扮做男身行走了。

奴婢不知官家是否已经决定让奴婢做这贴身女官,所以有此一问。”

王秀英一改平时的机灵劲,用严肃庄重的口吻说道。

赵佶听到王秀英的话有些愣神。

‘女官?什么女官?不是秘书么?’

正当他好奇‘女官’时,脑海中端王的记忆浮现出来,赵佶才明白王秀英说的‘女官’。

北宋开国皇帝宋太祖,担忧日后宦官干政,所以严格限制宦官人数。

又因为自己一个人处理奏疏忙不过来,所以专门设置了女官用来辅佐皇帝处理政务。

称为‘尚书内省’。

女官不得与外臣交谈,见面,北宋历代皇帝对她们也很是尊敬。

朝臣们对此也是认可的。

毕竟相比那些可以随意出入皇宫大内的宦官,这些女官更加让他们放心。不能随意与外臣交谈,就能很大程度防止其培养势力,祸国殃民。

等其年龄到了,或者请求外放时,还会封‘诰命夫人’以示敬意。

“晚上我去和娘娘还有皇后打声招呼,以后你就是我的贴身女官了。”

赵佶想到这里,心情大好。

明朝司礼监秉笔太监和掌印太监权势滔天,力压满朝文武百官,更是出了王振,刘瑾,魏忠贤这些耳熟能详的大太监。

能用女官压制宦官,也是一大好事!

“奴婢谢过官家赏识。”

王秀英从未想过自己还有做宫内女官的一天。

12岁离家入宫,侥幸被向太后看中,有安排人专门教授琴棋书画,诗书礼乐。

如今又是被皇帝看中,安排做贴身女官,以后皇帝亲政,那就是女尚书!

皇帝见了都要尊敬的人物呢!

从某种方面来讲,王秀英也算是光耀门楣了!

赵佶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一言定他人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