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姥姥家的夏天(1 / 2)村庄2024首页

北方的夏正如北方的人一样热情似火,而且是不加掩饰,坦坦荡荡的炽烈的热。大部分时候,早晨总还是能让人舒爽的。但是真正的夏天。从10点开始。天空的那轮太阳,仿佛它不是一个它,总让人觉得它的背后也许还躲着其他的太阳。那样的热,那样的燥,没有一丝丝风,树,庄稼蔫头耷脑的。没一点精神。蝉也被晒的蔫蔫的,那声已经算不得嘹亮了。地里的玉米全被晒得卷曲了起来。好像是怕把自己的叶子晒坏似的,都打成了圈儿。大地蒸腾的热气甚至让人看见。是真的可以看见的。空气在动。最热的正午,连喜欢打牌的奶奶大婶大爷们也都不会出去的,他们要下午三四点钟才开始在门口,在大树下聚集着。继续他们的事业。每到这个时候,做饭真的成了一件折磨人的事情。农村都是用大锅,大锅又连通着炕的。所以一旦烧起火来。厨房热自是补必说,炕就更热了,这个时候要是在炕上睡午觉。那可真是像睡在蒸笼上一样!。但是大人们都说无冬历夏,睡凉炕是不行的,多少都是要烧火的。所以,夏天的热炕真的成了午睡最大的噩梦。

记忆里最好的夏天是姥姥家的夏天。天气也还是一样的热,暑假作业也是一样的厚。但就是觉得那些在姥姥家度过的夏天裹了蜜的糖球,里外都是甜的。

姥姥家在离家里十公里以外的村子,整个村庄其实修在山里,用土话说是山沟里。公路在沟口外面,进村还有很常的一段路要走,小时候觉得这条路真长真累,都是上坡跟爬山一样,可其实就是在爬山,通往村子的路就在两边的山之间。小时候都是土路,现在村里建了采石场,进村的路都铺上了砂石,下雨天人就不会摔跤了,车也能很容易的开进去。采石场建成了,进村的路是越来越宽了,小时候坐着舅舅套的馿车去姥姥家,觉得那路只有一辆馿车那么宽。后来村里开始建蔬菜大棚,为了卖菜有了三轮车,路就有一辆三轮车那么宽。现在已经有卡车那么宽了,两边的山也被一点一点削弱着。倒是渐渐的不像个小山沟沟了。

村里的房子看起来修在平地,实则是在山上借助原本的山势人力开凿出来的平坦土地。村里有十一二户人家。现在还在村里住的也就五六户人家了。山里上学不方便有为孩子上学搬出去的,有的是孩子们都在城里县里谋生,老人过去帮忙看孩子。或者老伴去世了,孩子们不放心也就接去颐养天年了。剩下的几家都是一对老夫妻相伴着,总之是一个青壮年也看不到了。所幸采石场建在村里,村里剩下的人都可以就近在厂里上班了,生活比之前还要好些。只是采石场总用炸药炸山采石,所以有些房屋时间长了就受损了,姥姥现在年纪大了基本上都是在儿女们家里。不怎么回去村里住,但是偶尔还是总催舅舅们要跟采石场老板要钱修缮老屋,又顾念舅舅们在厂里上班并不会催的太厉害,所以修缮老屋的事也就总是没有开始。姥姥有七个儿女,三儿四女,九十岁的年纪了。年轻时应该很好看的,她的孩子们长相都不错,尤其是她的大眼睛没有一点偏私每个孩子都遗传到了。连我们也有幸遗传到。姥姥身体很好,不糊涂,记性也没有很差,只是总爱聊过去的事,有些事也不知道说了多少遍了,但一聊天她还是会跟你说,比如:

“我年轻的时候可苦了,孩子多,劳力少,那是按公分分粮食的,一家人总是吃不饱,有一年到年底一算账还欠生产队的钱呢,对里来人要账把我哥哥新给有买的缝纫机给拿走抵账了,哎呀这个心疼啊,我哭了好几天呀。现在老家那个是后来买的了,不是我那个,不是我大哥给我买的那个了。你姥爷活着的时候有时候上山割点柴火卖,存点钱买点蛋糕点心啥的,他就拿给我让我和他两个人吃,那我哪吃的下啊,就给孩子们分了,你姥爷就说我,你多大岁数了,他们多大,他们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给他们吃干啥啊!后来刘不给我了,给你老姨吃。你老姨现在还记着呢。后来你大姨生你二姐怕计划生育抓,当时啊一看老二是丫头就想送人,又是早产,生下来还没猫大呢,眼泪吧差的舍不得,我一看,不送了我带家去,我养。阿那可不好养啊,没有奶就吃米汤奶豆一点一点喂呀,有一次好几天都没睁眼啊,你老舅吃饭时说看孩子睁了一下眼好像有个东西在眼睛上,我吓得赶紧带她去卫生所啊,结果一去人家就说你快去医院吧,这孩子要不行了。没办法你老舅骑车带着我就赶紧回家拿东西,到沟口又赶紧骑车去找你大姨,我还告诉他你到那看她们吃饭了吗,要是吃完了你就说,要是还没吃呢就等她们吃完饭再说。就这样到了医院立马就打药,那大夫让你大姨夫去输血,我说啊这快到秋收了,要是大人也把体格造坏了还咋干活啊,我啊没让,你大姨夫都掉泪了,那我也没让,也是啊命大呀,不照样长这么大了。都俩孩子了”这些话也不知道听了多少次了,不过每次她说起我也还是听着,老人家喜欢聊天说说话,听着搭搭话她就很高兴的。

不过无论在哪个儿女家,每隔一段时间姥姥总还是说要回家看看,很多时候儿女们是不同意的,有时回去不过也不会让她在老家待太久,大舅舅是一直在老家生活的,二舅舅有时也会到县城里表哥家住,小舅舅在县城里做装修自然就在县城安家了,所以姥姥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县城里或者几个女儿家。我上次去还是过年搭表哥车回家谁便去舅舅家,路宽了,也好走了,直接就能开到家门口,只是不习惯和记忆中的不一样了。小时候每次去姥姥家,刚爬上第一个土坡就能看到第二个坡的平台上有好多人在那纳凉,一定是旁边那两家堂舅和舅妈或者另外那户人家的大娘。有时候姥姥正好就在那,舅妈或者大舅舅说不定也在呢,一看清是我们这些外甥,立马就会逗我们。“哎呀四婶你家来客了”!等我们走到跟前总要寒暄一会才能回家的。家族式的群居让村子形成了跟城市不太一样的相处模式。村里每个人都互相熟识,一种亲戚关系又链接另一种亲戚关系,偶尔遇到一些事情或者涉及到立场的时候,总会说咱们是一家子,一家子是怎样界定的呢?我想一家子大概就是四舍五入的一家人吧。又近又远,又紧密又疏离。也正因为这样,彼此之间无论什么事情,似乎都无法成为秘密。西院的婆婆和媳妇儿生气了,起因是因为一顿饭,或者因为炕没烧热。那家的小两口又打架了,大概是因为管孩子吧。看那家的姑娘。那么大岁数了,不结婚也不爱出屋跟人待着,肯定是有毛病,会不会是身体有病所以才不结婚呢?还是精神上有问题呀?这样有些过度的关心,形成了流言。人们谈论着,从谈论之中得到乐趣。跟看八卦娱乐新闻也没什么区别。有时当别人过得不那么好的时候,再看自己似乎就没那么不如意了。别人过得不好,似乎自己能从中得到快乐。这快乐是什么原因呢?真叫人搞不懂。所以不管是像城里人那样的注重隐私邻里互不打扰,或是像农村这样的“一家子”之间过度关心,都有利弊。在有人就纷争这一点上,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都出奇的一致。

姥姥家住在山里,房子后面就是山,门前跨过一个河沟也是山。左边是山。右边也是山。好像与山融为一体了,从外面看,根本看不到村子,只有走到近前,看到房子才知道,原来这里有个村子。村里的田地很少,地也都在山上,因为开垦和耕种,渐渐的就形成了梯田。以前会种麦子和谷子,现在几乎都是种玉米,玉米抗旱,好管理。在山地水源稀缺没有灌溉设施的情况下,种玉米是最好的选择。姥姥家住在村子的第二排,比第一排要再高出十几米。应该是在山上第二个阶梯开了一片平地,建成的房子。第二排原本有五户人家。但是现在还在居住的只剩下姥姥和大舅舅家了。其他的亲戚们都搬到县城里了。房子是那种年代剧里下乡知青们住的那种房子。盖房子的时候用到的砖很少。墙面墙体几乎全部都是用石头垒起来的。房顶也不是平的,两边会高一些,有一个弧度,中间像向两边慢慢低下去。下雨的时候,水就会直接从两边流下去,不会存在房顶。房梁都是木头的。住在山里,木材资源很丰富。房子是姥姥还年轻的时候建的,那时砍伐山里的树木也不需要向政府做报备,直接扛回家用来做房梁。石头里的墙体、窗子是那种古装剧里才有的用木头做的格子窗。木头做的窗框组成一个个小小的长方形,很多小方块组成一个大的一个方形,以前小时候记得是糊纸的,但是后来有了塑料布,更明亮,也更挡风,所以现在都是用塑料布糊了。前几年,舅舅们想把窗子改成玻璃窗,但是姥姥觉得用习惯了,自己也不怎么在家里住,所以最后也就没有改。窗子的两边是两扇长的可以打开的,中间是上下两个方形,可以拆卸的窗框,。夏天热的时候,甚至可以把四扇窗框全部拆下来,直接糊上纱窗。不用风扇也不会觉得很热。我尤其喜欢。姥姥家的窗户,因为我觉得它很像古代房子里的窗户。我记得小时候看水浒传,有一幕是潘金莲的窗户撑杆打在了西门庆头上,让人印象深刻。姥姥家的窗子也是可以那样的,不过姥姥家的窗子是在里房顶悬一根铁丝,可以把窗子勾住,不会有砸到人的危险。小时候,我和表姐表哥们总是喜欢在窗台上玩过家家,推开一扇窗就像进了一间屋子,一扇窗就是一户人家了,在门口敲敲门。得到允许后进门。然后。就开始了。我们会有各种各样的关系,小的时候,大概是因为大人不怎么管我们看电视吧,所以每个孩子都很会编故事。王子啊,公主呀,大侠呀,。什么娘娘啊,妃子啊,都是我们故事里的人物。比较流行的电视剧,我们也会把它的情节经典再现,比如白娘子,每一个小孩子似乎都会装扮。一块毛巾绑在头上,披上白色的床单,左手拉着小青,右手无实物表演举一把伞。不同的故事里需要各种不同的道具。纸壳是果盘,小石头就是水果。还有树叶、木棍儿,都是美味佳肴。具体故事的脉络是怎样的,现在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一会嚎哭一会大笑,一会儿是大侠,一会儿就成了被杀头的囚犯。总之,每个人都是导演。所有的剧本都是现编的,台词都是现凑的。热热闹闹的演了一场大戏。到最后自己都忘了最开始是在演谁。除了过家家,还有很多游戏,其中玩儿的最多的就是追逃游戏。没有理由没有目的的突然间疯跑起来,我要抓住你,他来抓我了,我要赶快逃。这样的追讨游戏,没有缘由的开始也会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终止。每每乐此不疲,总是反复开始结束。长大后发现似乎那些游戏更像是我们人生的预演,儿时就开始了彩排,在未知的某一天在自己并未知觉的时候登场开始表演,开怀的,悲恸的,愤怒的,委屈的各种各样的剧情接力着重叠着。开始的时候兴奋着或者迷茫着开局,有时得心应手,有时手足无措,有时害怕,有时悲愤。总是在选择后懊悔,总觉得未曾得到的才是必不可少的。可能又在某一天毫无预兆的戛然而止。原来我们从小就知道的,知道人生的真相。却要用一生的时间去经历,去参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