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美人鱼溺毙. 缘起(1 / 2)爱短篇首页

破晓时分,天边泛起了微微的鱼肚白。吕仕文,一介书生,他背着沉甸甸的游山器①,踏着朝露,独自行走在通往京城的漫漫长路中。他的眼中闪烁着坚定与期待,心中充满了对功名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

(①游山器:宋代时期流行品,双肩竹背包,有遮阳顶棚,可附带头灯。全都用竹子编成,坚固、轻巧,容纳空间大,方便携带日用品和其它旅行用品,例如:干粮、酒水、文房四宝、书卷字画、换洗衣物等等。)

这位白面书生,眉清目秀、颜色温润、皓齿明眸,身着青布长衫,头戴方巾,一派卷气儒风。他步履匆匆,仿佛每一步都踏在了通往仕途的阶梯上。游山器里装满了经史典籍,每一页都翻卷得破旧不堪,见证了他无数个日夜的苦读。他知道,这些书卷是他通往金榜题名的钥匙,是他改变命运的法宝。

沿途的风景如画卷般展开,青山绿水,鸟语花香。脚踏尘草,头顶云天,身绕生机,而吕仕文却无暇欣赏,他的心中只有一件事——赶考。他走过了小桥流水的村落,穿过了油绿的麦田,跨过了湍急的河流。累了,就坐在附近的石头上,一边擦拭着汗水,一边喝水休息,一边欣赏周围的景色;饿了,就拿出游山器里准备的干粮充饥。每当夜幕降临,他或在简旧便宜的小客栈中暂歇;如果运气不好,没有碰到客栈,却只能将就着原地落营而休,露宿风餐。不论如何,他总会亮起一根清烛,借着微弱的烛光,继续他的笔墨书卷,生怕自己生疏了文句篇章。

路途遥远,崇山峻岭,湖江溪河,沟壑坎坷……步履紧凑的吕仕文虽常感疲惫倦怠,但他的意志却越发坚强。他知道,每一滴汗水,每一个脚印,都是他通往成功路上的见证。他想象着金榜题名的那一刻,想象着家人为他骄傲的眼神,想象着光宗耀祖的无上荣誉,这些,都成为了他前进的动力。这一切,都围绕着那场即将在京城举行的全国春季科举考试。

天青色,烟雨待。春季的傍晚,天空像是被一位大画家用深邃的蓝和浓重的灰涂抹过,云层厚重,仿佛能挤出水来。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芳香和即将到来的春雨气息。一切都在静静地等待着,等待着那场春雨的洗礼。

突然,一阵急促的雨点打破了这份宁静,它们像是从天而降的音符,敲打在屋顶、窗户和地面上,发出清脆的声响。雨越下越大,形成了一道道水帘,模糊了远处的景物,也模糊了时间的界限。整个世界仿佛被这场大雨笼罩,变得朦胧而神秘。

阴冷的雨滴,不断地滴打在吕仕文的身上。他双手抱头,一个劲地小步奔跑,边跑边寻觅着可以遮雨防湿的支檐片瓦。

好不容易,吕仕文看到了一颗冠头茂盛的大树,眼看着雨越下越大,他躲到了这颗大树底下。吕仕文拍打着身上的雨水,卸下了游山器整理着,生怕雨水弄湿了里面的书卷等物品。就在书生得以喘息躲雨,静自等待之时,天空突然一闪,随后一声炸雷响起,震耳欲聋,吕仕文被吓得一激灵。可还没等他回过神来,身边突然一道金光闪耀,伴随着巨大的声响。就在书生不远处,一个青树应声分成了两半,分开的两个切面还冒着熊熊烟火!这颗正直青壮期的树木,被一个迅声厉雷劈中!一切发生的毫无征兆,一旁的书生吕仕文见状被吓得身仰侧翻,倒在地上哑口无言。

书生心想着:“哎呀,这.....这是何其凶险啊?!罢也,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还是三十六计走为上吧。”

眼见着雨势越来越大,饶是书生躲雨的大树如何茂盛,也再难承受住不断下落的雨水,也开始滴向了树冠底下。加上雷电凶险,这看来,书生是不走也不行了。眼看不远处似有林密簇拥之地,说不定有个安全的落脚处。再没多想,吕仕文背上背箱又盯着雨势赶路。

离开了大树的庇护,吕仕文尽量挑选着头顶树冠茂密的区域前进着。书生双脚所着之黑帆布履,在湿漉漉的泥土中踩踏走步,已经开始变得湿冗厚重,每走一步,都能从布履中嗞出水来。

渐渐地,在湿漉泥泞的野道中,开始出现了第一块明显是人工凿塑的半截石质路板。看到这,书生的心里一顿狂喜。吕仕文踩上去,紧接着就是第二块、第三块、第四块......逐渐的,脚下的石板路越来越完整规律,一条虽然年久失修,却依然清晰的石板路出现在了书生的眼前。他兴奋地走在石板路上,脚底踩踏着的湿冷坚硬感,却带给自己的心里无比的踏实感。

雨中的树木似乎更加生机勃勃,叶片在雨水的冲刷下显得格外鲜绿,它们在风中摇曳,仿佛在欢快地跳舞。花朵也在雨中绽放,雨滴落在花瓣上,晶莹剔透,像是镶嵌了无数颗钻石。小草也不甘示弱,它们顽强地从泥土中探出头来,迎接着春雨的滋润。

吕仕文踩着石板路,一道小跑,终于,一个被树木枝叶、草柳枯条蔓延包围的黑坨坨的人造建筑物孤零零地出现在了书生的眼前。此时的吕仕文别提有多高兴了,他加快了脚步大踏流星,飞奔向前.....

终于来到了屋檐下,书生赶忙转身,他面向屋外,先拍打着自己身上的雨水。屋檐上不断滴落着一条条雨水,如清玉珠帘一般。

一番清整过后,书生转身。他看着面前这个建筑物,呈现出来的,是一番老旧感。失色的两根撑顶大木桩;墙面上早已斑驳掉漆,落着的石头都显露了出来;窗户上早已虫蛀网结;虫、爬类也开始占领了这里......一派年久失修的落寞感。屋檐下的地面,草叶枝条杂乱铺陈。岁月的风霜早已剥夺了它昔日的辉煌,留下的只是一片凌乱与破败。庙顶的瓦片残缺不全,有的角落甚至长满了苔藓和野草,仿佛大自然正慢慢将这座人类的造物重新收回怀抱。

仕文踩着铺满杂叶的石头地面,枯干的枝叶,在踩踏下,发出了清脆的挤压断裂声。他来到大门口,抬头看了看门梁上的牌匾。只见牌匾已然破旧不堪,原本应该横挂着,却已经出现歪斜,上面的字早已模糊,只能隐约看得出来是“娘娘庙”三个字。“哦,这处,原来是庙院。”,仕文自言自语道。接着他双手合十,仰头看着牌匾,恭敬地弯腰三拜。

礼毕,仕文向前一步,来到了两扇老旧黑沉,紧闭贴合的大木门前。只见褪漆严重的两扇大门上,镶着两个蚀满了锈斑的兽首铁门把。书生右手摸上门把上兽首嘴里叼着的铁环,然后轻轻拍打,轻声呼唤着:“敝人路过,暂借避雨,请问屋内有人否?”

几番询问试探,庙房内仍无动静。仕文迟疑片刻,还是决定贸然推开门进去歇息歇息。书生白净的双手,扶在与之对比鲜明的乌脏的两扇老木门上,使劲一用力......伴随着一阵木门的榫卯接连处、与地面接触产生的各种摩擦“咿呀”声,一个幽暗的空间,就展现在了书生面前。还没等仕文反应过来,一股厉风就迎面吹向了自己。这股厉风不但阴冷,吹得书生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汗毛直竖,其中还夹杂着日久积累的浓郁腐旧气味,带着土尘杂絮,熏得书生直挽起长袖,捂住口鼻,就这样,还直令他直觉恶心欲干呕。

走进庙堂内,外头雨声如鼓,敲打在瓦片上,回荡在空旷的庙宇中。借着傍晚阴雨下仅存的寥寥光线,吕仕文漫步小踱,仔细打量着这里的每个角落。只见庙内蛛网密布,灰尘遍布,显然已经久无人迹。脏污破损的帆帐挂旗随意悬吊;木椅木桌木具早已散架零落在地上;墙壁上的壁画已经褪色,墙灰也已经大片剥落,庙堂内一副破败不堪.....

室内浓郁的腐朽气味依然浓郁,呛得书生轻轻咳嗽了一声,也打破了庙中的寂静。围绕了一圈后,仕文来到庙堂正中,之间一张方形大木桌摆在自己面前。桌子上,还摆着一个锈蚀严重的铁质香炉,香炉两旁,摆放着两个烛台。香炉里除了积满的香灰,就是几根早已炭黑的香火木芯插着,而两个烛台上,则各插着一根还没燃尽的蜡烛。

仕文往方桌后面仰首望去,恰到此时,一记闷雷横空炸响。伴随着巨大的雷声,天空一道耀眼皎白的闪电照亮了庙堂内。只见高台上,三个人正与书生相对!其中的左右两个,身形壮硕,虎躯熊腰,手里都拿着武器,怒目圆瞪,龇牙咧嘴,面目狰狞,正直勾勾地盯着仕文……书生被眼前这一幕惊得三魂震颤、六魄不守,“啊”的一声,身躯不由得往后退却,一个不小心,还被地上的杂物绊倒瘫坐在了地上。

惊魂未定的书生,摸爬着刚要起身往外跑,忽然感觉有些迟疑。思考片刻,他转身再朝黑暗里的那三个人走去,来到方桌前,书生卸下了游山器。他从背箱里取出了干燥的火折子,然后将桌子上一个烛台上的蜡烛点燃。温暖摇曳的烛火慢慢照亮了庙堂,书生的心也慢慢安定了下来。他举起烛台,伸向前方高台,探视着那三个“人”。原来,那是三尊受供奉的神像,看来,这就是这座庙的神祗。而刚才那两个凶神恶煞、身形壮硕的大汉,则是两位怒目金刚。只见这两尊怒目金刚,身着金甲,姿态呈攻击状,一位手里高举着亢龙锏,另一位手握宝剑。看他们的姿态和位置,就好似在守护着中间的主神。

两位金刚中间的主神,身形明显较大,一眼望去,就是一位温婉大方的女性形象。她头顶华冠,两旁的流苏发饰搭着一头披肩长发。女神面部神态平和淡然,脸润颊满,双眼慈善,唇带微笑,身着华服,双手置于胸前托举着一枚仿似明珠的宝物。书生仔细端详着女神像,可接下来却让他有些不解。只见这位女神娘娘的下半部分身体,竟然没有脚,而是一条鱼的后半身状。只见女神娘娘的姿势与两位金刚站着不同,她的下半部鱼身盘绕着,坐在高台上,鱼尾鳍在她的身后高高翘起。

这三尊神像,由于庙院的荒废,无人打理,也早已老旧失色,灰尘和蛛网早就落上了厚厚的一层。他们虽然色彩斑驳,颜褪漆落,但看起来,依旧庄严肃穆。看到这里,吕仕文不禁心生感慨,唉叹了一口气。他双手合十,恭敬地行了一礼,求谢神明允许他在此暂歇。接着,仕文从游山器里取出遮阳布,笨手笨脚,费力巴拉地爬上了高台。他再次双手合十,又恭敬地朝三个神像微微鞠了个躬,然后为他们拂拭去身上落积的灰尘和蛛网......

太阳已经完全落下,夜幕早已全然铺陈。雨势早已停止,树林里的生命又焕发出了新一轮的生机,虫鸣蛙叫不绝于耳。树木湿漉漉,石头过了水,土地化成了泥。早已无人问津的破庙,依旧静静地守候在这里,像是一个沉默的老人,这场大雨对于它来说习以为常。一缕闪烁的橙黄色光芒,从庙门向外照射,在这一片廖无人烟、潮湿寒冷的荒郊野外,无疑能给人心灵上的慰藉和身体上的温暖。

庙里,书生一人席地而坐,依旧阅读着书卷,专心无骛。在他身前,是一团被他用废砖乱石围成的炉火堆,火势小缓地静静燃烧着,屋里的寒气也因此消散许多。火堆旁,是一堆书生准备好的各种干燥的废木材和枝叶,随时被添加进火堆里。这一切,让书生心里暗自庆幸受到了老天爷的眷顾。

仕文放下手里的书卷,闭上双眼,顿感倦乏,用手捏了捏自己眉心的鼻梁。他抻直了身子,一个接力起身,翻找着游山器。随后,一根挂着流苏的竹笛被他取了出来。吕仕文缓缓来到庙门口,他看着天上皎洁如镜的明月,一阵清风向他拂来,树叶摩挲,虫鸣蛙唤......眼前的这一切,让吕仕文眉目舒展,面露微笑。他双手架起竹笛,抬头仰望,嘴唇微颤。悠扬的笛声,婉转的旋律,伴随着书生的吹奏洒向了庙门外的世界......

翌日,太阳东升,晨辉洒落。阳光穿过了庙墙上的窗户,照进了庙堂内。温暖的光线爬上了吕仕文的脸颊,在温和的刺激下,他恢复了意识,微微地张开双眼。吕仕文一鼓作气,起身收拾起行装。他将火堆熄灭,拆了石炉,将石头和余烬清理出庙堂。一番清理过后,仕文看向了高台上的三尊神像。他转身面向神像们,然后双膝下跪,虔诚地向他们下腰磕了三个头,以感谢神明的恩泽和庇佑。

仕文背上行装,当他踏出庙门的一刻,阳光照在了身上温暖十分。昨夜的大雨,使得天上晴空万里,洁白的云朵点缀着湛蓝的天空。书生将庙门关上,又径自踏上了赶考的路途。

昨夜的一场大雨,不仅洗净了尘埃,也带来了林间的活力和生机。鸟儿开始在树梢间欢快地鸣叫,仿佛在庆祝雨后的清新。花草树木有了雨水的润泽后,争相怒放,茎干枝叶吸饱了水分而壮硕充盈。昨夜在庙里的时光,书生自觉是这几日以来睡得最踏实的一夜。要不是因为要赶路,仕文都打算将庙宇里里外外、上上下下都好好打理清扫一番,再住上个两三天。在如此自然清新的环境里,能有一处可以落脚歇息的居所,终日与日月清风、花草树木、虫鸟小兽为伴,又罕有人迹、无事劳神。这在仕文看来,真乃人生一大幸甚。

恢复了体力,仕文神清气爽,赶路匆忙,身形轻盈地穿梭在密林中。突然,林间传来了一声巨大的声响。一群小鸟拍打着翅膀,从树林组团飞向了空中,仕文循声望去,然后......

......吕仕文的眼皮开始微微颤动,眼前无尽的黑夜,开始分为上下半,光线由微弱转向明亮照进了他的意识里。仕文睁开了沉重的眼皮,与此同时,头上一股剧烈的疼痛感猛然袭来。他开始转动脑袋,手不自觉地摸向了额头。刚刚恢复的触感告诉书生自己,头上正绑着一卷厚厚的绷带。寻摸了一阵,他撤回手掌,看了眼,手上还沾着微微的血迹。还没等仕文仔细回想之前发生的事,身体就从各个部位,向他的大脑传来了疼痛讯号。书生直觉得全身上下酸胀难忍,疼痛无比。从感觉上,他至少确定自己双脚、手部、腹部、胸肋、头部等等,都受到了大大小小、不同程度的伤。此刻,他已经完全无法动弹,只能躺在床榻上。

稍微适应了身体的疼痛,仕文的情绪和意识开始稳定下来。他望着上方的屋顶,才反应过来,脑子里充满了疑问,心想:“我这是在哪儿?!”他转头打量着屋里的一切,这是一件由茅草木竹搭建起来的小屋子。屋里摆设简单,墙上还挂着斗笠蓑衣,靠着一些农用工具,两个大竹篓放在了墙角。

忽然,仕文的心里一阵紧张袭来,他在屋里寻视着。终于,在屋里的一隅,他的眼睛落了下来,那是他放满书卷行装的游山器,它静静地待在那里,但是已然出现了一些损坏。看到这里,仕文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他努力地回想着有意识前发生的最后一些画面,破庙、神像、林间、赶路......然后,就眼前一黑,想到这里,仕文的头又开始作痛起来。

就在这时,一阵木门摩擦的声音响起,屋外的阳光随着打开的房门温柔地照射进来。

恍惚中,仕文看见一个模糊矮小,有些佝偻的身形走了进来。随着这个身影越靠越近,仕文看清了,这是一位衣装简朴的老婆婆。只见她双手端着一碗汤水,来到仕文面前。

“哎呀,公子啊,你可算醒啦~”,老婆婆看着仕文,欣喜说到。

仕文听罢,强撑着身子就要坐起来,老婆婆见状,赶忙上前帮扶着。

“老人家,这是哪儿?我......为何在此呀?!”,仕文背靠床头满心疑惑。

老婆婆将盛有汤汁的碗递给书生,说:“来来来,公子,先把这碗红糖蛋花汤给喝了,补补元气,啊?!”

“多谢老人家。”,说完,仕文接过了汤水,小口慢饮。温热清甜的糖水裹挟着蛋花,从口腔流进胃里,他瞬间感觉一股能量注入了自己的身体里。

老婆婆接下仕文喝完的大碗,放在了一旁的桌子上,对他说:“公子,那日雨后,我那老头子呀,在林子里采些蘑菇野菜,猎些林间小兽。忽在一个斜坡下,发现了公子你正躺在杂草丛中,满身脏污,多处破伤,是昏迷不醒啊。我那老头子一试探发现公子你还有气儿,于是就回到家来,喊我一起将公子你抬回来仔细照料。”

“哎呀!两位老人家,大恩大德,仕文无以为报。救命之恩永世不忘。”,说着,仕文就要下床跪拜,可刚要起身,浑身的疼痛便令他咬牙难忍。

“呵呵,公子莫要乱动,还是好生歇息吧,把身子先养好了。”,老婆婆安抚着仕文。

“对了,老人家,我这是昏迷了几多些时日了?”,书生问。

“公子昏迷五日有余了。哎呀,这几日,我们老两口啊,都担心的很,就怕公子你醒不过来呀。”,老婆婆脸上转忧为喜,继续说:“还好还好,你可算醒来了,呵呵~”

“仕文让两位老人家费心劳力了,实感愧疚。”,仕文说到。

“不打紧,不打紧。对了,我看公子乃读书人,文质清秀,何以来到此荒郊野外,还失足跌落坡崖呀?!”,老婆婆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