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章 同桌的你(1 / 2)1993从苗疆开始首页

林诗韵死后,吕时亮回家还特意找到乱葬岗去,给她烧过几注香,拜祭过几次。

重生后看到一个活生生的她,就算重生过来半年多了,还多少感觉有点恐怖。

更何况,小学同桌4年的记忆也有点深刻。

林诗韵他们苗腾寨距离吕时亮他们寨子苗洛寨3公里左右,属于一个公社的。他们公社才改名为苗洛乡没几年,去年,92年又被并到了朗集乡。

不管并乡前还是并乡后,大家还是习惯于把原来的苗洛乡片区称为苗洛公社。

而且没几年,苗洛原公社所在地苗洛村又会变成中心行政村。不过不管怎么变,苗腾寨始终是属于苗洛寨管。

林诗韵他们村的小学只办到二年级,自然归于吕时亮他们村的村完小管。

林诗韵读到小学三年级就要到吕时亮他们村的村完小来读。

林诗韵这小丫头,小吕时亮一岁半,5周岁多就上小学了。

这年代,吕时亮他们这苗疆少数民族地区,家长不重视教育。

而教育这个时期还没产业化。

提高适龄儿童入学率的工作,特别是让家长送女孩去上学,都是吕时亮他们这地区一线教育工作者最头疼的一件事。

学校自然都是先给孩子报名,一切以把孩子整到学校来上学为首要目标。

拿户口本报名?吕时亮的记忆中,这个时代,他上初中时才用过家里的户口本,也就初一开学的第一个学期用过一次。

小学报名?根本不需要。

严格按照程序来,要适龄儿童拿户口本去报名,80年代到90年代初这些年,在他们这地区,老师们提高儿童入学率工作就没办法做了。

不管是不是超生,这些山民就没有主动去上户口的。

就说林诗韵家吧!吕时亮他们这少数民族自治州,允许生两个。按照政策来,林诗韵和她妹妹都是超生人口。

经常是每10年一次的人口普查,有关工作人员上门去做实录,登记好后,就直接塞给超生的山民一本新户口本。算是默默地给老乡们解决掉超生孩子黑户的问题。

吕时亮满7周岁这年,老爸告诉他,不能在家继续疯玩,要去学校上学了。

吕时亮他们这个的时期,农村可没没幼儿园学前班。

他们当地规定,满七周岁的孩子,都要送去学校接受教育。

这个时代,他们这个地方的父母,别说像后世那样上学接送了。连小学第一年报名多是交给年龄大一点,还在上学的同村孩子带去。

满7周岁这年9月1日这天,吕时亮自然要就跟着高年级的堂哥堂姐们去学校报名了。

被学校老师、村支书和村长轮番做了两年思想工作的吕丹伶父母,估计是被这些人闹烦了,也允许了吕丹伶去上学。

自然,在姑姑家,跟着吕丹伶玩的林诗韵也就跟着一起来了学校,也报了名。

在这大山里,让家长放适龄女孩来上学的工作多难做啊!

尽管林诗韵还差半年左右才到6周岁,不过既然来学校报了名,学校就不会放过。

“啥?要户口本才能报名?”

那就先取消对他们山区与教育相关部门的文盲率和适龄儿童入学率考核吧。

没适龄儿童入学率考核,这偏远少数民族山区的教育工作者们的工作,肯定会轻松一半。

查看户口本?吕时亮他们周边这些村子的小学,当时报名可没这道程序。

林诗韵跟着去了学校,不用带什么证件,人去了也就报到了名。

之后,自然是跟着一起上学了。

村里的小伙伴们都是结伴上学。课也还没后世那么多,9点钟才上学,12点放学。13:30上学,下午16:00放学。

吃完早饭就背起小书包一路哼着歌,溜溜达达地赶往学校。

稍微远点的村子的孩子,早上吃好饭来,中午就自带点午饭来学校吃,放学回家吃晚饭。

甚至很多学生都懒得带,一天就吃两顿。

村里的小学虽然没什么教学器材,但学习氛围却很好。

作业得是自己主动做,家长要干农活,可没空督促。

老师是可以体罚学生的,吕时亮记得他们班主任就有一个小竹片,专门打手板。

小伙伴们多数都害怕被打手板。

吕时亮几乎不会被打,除非他自己想领。

吕时亮领过,不过他感觉好像被竹片打也不怎么痛。

没被老师打过手板心,吕时亮总觉得自己和小伙伴们有点格格不入。

所以,吕时亮偶尔会主动找点事,让老师打一下,才感觉舒服,顺畅,和小伙伴是同类。

那些年,村里很难从上面要来刚毕业的老师,多是读初中没考上小中专,或者是到初中没钱读下去的学长学姐们,聘请过来做民办教师、代课老师教他们。

吕时亮主动领的第一次揍,是被一个初三没考上小中专,家里又不给复读了,回来做代课老师的学姐打的。

学姐被学校聘请为代课老师,第一天上课。

吕时亮去抓了一条无毒的那种菜花蛇来放到了讲台的抽屉里。学姐一来上课,拉开抽屉拿粉笔。

一条蛇盘在里面。

农村妞,彪悍。好些女孩可没怕蛇的道理。女老师抓了出来,扔到地上,一脚给踩死。

吕时亮就是主动找揍的,自然很容易就被学姐给查出来。然后抓住他照着他肉厚的屁gu上,用教鞭打了好几下。

接着自然是被班主任打手板心了。

回家再领一顿混合双打。

如此,吕时亮觉得自己和小伙伴们也算是有共同语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