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章 沈氏认亲(2 / 2)超凡:启曰玄牝首页

沈商等沈海宝安排好开荒事宜,便拉着他回到草屋,拿上一卷古朴的族谱往沈海宝家走去。

你说沈商手中的这卷族谱怎么来的?当然是沈商拜托沈馗,前几天特意去了趟北方吴国的越州浔县沈氏一族,探查下沈氏一族的全部族谱。沈馗很快就发现沈氏中的某一分支,这支沈氏分脉已经多年不与主脉联系。于是,沈馗就偷偷的将关于这支沈氏分脉的族谱信息一一抄录,通过巽之戒传给了沈商。

你说沈氏宗族族谱不应该放在祠堂吗,不应该有祖灵什么的守护,沈馗是怎么弄到的?

沈馗只微微一笑道,你说作为一只灵鬼,还能被这些连人神都不算的祖灵所察觉?这也太有损灵鬼的面子了吧。

沈商得到了这支沈氏分脉的族谱信息,又从沈青那边弄来记录族谱的特殊绢布,重新制作了一卷新的族谱。这种用于制作族谱的绢布,防火防潮防腐很是了的,传承好几百年都不会出问题。

沈海宝的家六间草屋,坐落在村子西面边缘,与卧龙岗相邻。沈海宝的父亲沈江河和母亲沈张氏,是一对勤劳善良的夫妻,他们养育了三个儿子,分别是长子沈海福、次子沈海宝和三子沈海东。这三个儿子都有着朴实的性格和勤劳的品质,他们继承了父母的优良传统,也都成家但三兄弟并未分家。

长子沈海福的妻子沈姚氏,是姚氏一族的后代。姚氏一族是青山村的掌权者。不过,沈姚氏温柔善良,勤劳贤惠,是一位典型的贤妻良母,育有二女一子。

次子沈海宝的妻子沈李氏,是一户逃荒到此定居于此的女儿。她的到来给沈海宝一家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沈李氏十分勤劳善良,乐观开朗,她与沈海宝一起努力奋斗,为小家为大家都创造了美好的生活,育有一女一子。

三子沈海东的妻子沈张氏,则是村上除姚氏外的第二大姓。沈张氏的张氏一族在青山村也很悠久。沈张氏聪明伶俐,善良热情,是一位典型的好妻子,育有一女。

等沈商在沈海宝的带领下很快来到村西,发现自家老爹不在家,又引着沈商来到最中间的草屋等待。

问过自家老娘,才知道自己老爹带着大哥和三弟去打理秧苗去了。于是,沈海宝让大哥的儿子二狗去寻沈江河,自己回到堂屋陪沈商等待。

两盏茶时间,沈商和沈海宝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着。

这时,虎头虎脑的二狗从外跑了进来,随后一个皮肤黝黑的老汉走进堂屋。

沈海宝见到老汉恭敬喊道:“爹,你可算来了。”

沈商见状也是微微行礼,看着这位老汉。

老汉沈江河细细打量了下沈商,生硬的开口问道:“你便是刚来青山村的另外一家姓沈的?”

沈商闻言再次行了个晚辈礼道:“确实如此。”

沈江河闻言嘴角出现一丝笑容,又问道:“也是从越州逃难而来的?”

沈商点点头。

此时,沈江河带上了笑容和蔼道:“是不是也是浔县那一脉的?”

这次,沈商只是默默的将手中拿的族谱递给了沈江河,让其观看。

沈江河见到沈商将手中的族谱递过来,一双粗糙的老手在衣服上擦了擦接过后便打了开来。

沈江河虽然是位农夫,也不认识几个大字,但他还是认得自己的爹和爷的名字的。

沈氏族谱写着:浔县沈氏分脉。第一排,开头为沈夷,正妻王幼语,偏妻张安敏;第二排人名就多了几个,第三排人名再次增加。

而在第十六排十几个人名中,沈侗、沈商和沈腾三人便在;第十七排上也出现了沈玄、沈文、沈武和沈幻四人的大名。

很快沈江河就看到了自家爷和自家爹的大名,沈宏和沈书荣,在在第十四排和第十五排。

沈江河知道自家老爹沈书荣是自家爷跟婢女所生的庶子,地位也不是很高,所以只能是以字为名。

沈江河看完族谱,将自家爷和爹的名字一一指出,沈商爷上前将自己凭空的爹和自己的名字点出。

沈江河一看两家人竟然还是在近几辈,抬头重新打量眼前这位已经超过五服的族人,心中十分喜悦不过也有些不安。

良久,心情平复的沈江河开口说道:“我看过了,我爷沈宏十四排,我爹沈书荣十五排。”

沈商听到沈江河的话语,心中的不安也放下,再次对着沈江河一礼道:“原来是族兄,沈商有礼了。”

沈江河扶起沈商道:“不用如此,我只是个农夫,哪能受这礼。”

沈商见到沈江河神情淡淡,不再客套立马直话直说道:“族兄,既然你我同出一族还是同辈,那我也不藏着掖着了,你也知道我在村上购置族地建祖屋,所以还需要你支持。”

沈江河也没多说话,点点头表示同意。

沈商继续道:“既然族兄同意,那我选个良辰吉日,我们认个亲好叫村上之人明白。海宝这侄子我觉得很不错,就让他帮我处理族中的一些事务吧,其余两位子侄若有意愿也可以找我。”

沈江河看了眼旁边欣喜得沈海宝,点点头自此同意,终于开口道:“如此也好,认亲仪式族弟你安排便可,如果族中有什么需要帮忙得,你就找我家三个儿子就行。”

沈商点点头,对这次的认亲之行很是满意,继续开口:“既然如此,我看族兄家中贫苦,我明天让海宝购置点吃食,族兄也好好厚待下后辈。”

沈江河刚想开口拒绝,看到自家老二眼中的期待,只能叹气的接受了沈商的好意。

沈商见此心中也终于放下了担忧,在这方异世界终于有了可以经得起他人推敲的身份了,这样自己也可以开始放开手脚大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