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章 这学校好大(1 / 2)第二次重生的佛系生活首页

邛州,依山傍水,西北边是邙山的余脉白纱山,荃河、凌河两条河流从邙山流出,在邛州平原上交汇,形成宽阔的泷江,向东南方向的漓龙江汇合。

在1995年,邛州已经是走在经济发展前沿的大城市,所谓富邛州,穷邛山就是这么回事。

2000后,邛州更是巨龙腾飞,用了十多年就成为国内的准一线大城市,把邛山省的其他地市,远远的甩在身后。

第一世的石珪在邛州打拼了一辈子,最终却是在996当中消耗了所有生命。

那时候的邛州对他来说,就是一个又爱又恨的地方,既喜欢邛州的繁华,又痛恨邛州居不易。

第二世的石珪,在邛州起家,漓川集团就是在邛州成了气候。

后来石珪去了沪上,但总公司名义上还是在邛州,很多产业也是留在邛州。

那时候的邛州就是石珪的福地、也是根基之地。

这一世,石珪跟着父母,坐着车驶进邛州四环南路的时候,那股熟悉的味道扑面而来。

从平苍县到邛州大约450公里左右,后世的动车也就是一个半小时路程。

但在1995年邛平高速还没有完全开通的时候,走老公路,那就要六七个小时。

石珪父亲开车慢,在老公路上的垭口镇,又遇到堵车,所以整整花了9个多小时才到邛州。

夜晚的邛州华灯初上,各种霓虹灯在闪烁,车水马龙。

石珪的父亲,把车开到省司法厅的招待所住宿,然后随便在门口的小店里,对付一餐之后,就回房间就闷头睡觉了。

石珪母亲坐了一天车,有些不好受,于是就让石珪跟着一起出去逛逛。

石珪陪着母亲,从省司法厅所在的羊市口,顺着华山路慢慢的走了一个来回。

石珪的父亲是个有些古板的人,来省里出差,都是住在省司法厅的招待所。

第一次住宾馆,还是因为第二世的石珪挣了钱,带着父亲住进了邛州宾馆,父亲才知道宾馆要比招待所豪华太多了!

希望这一世,自己能带着父亲母亲,好好游玩整个世界。

……

邛州西北方向的青林区,有一条七八公里长的学府路,路的两边都是一个个的大学。

而这里的大学,几乎占了整个邛山省高校的九成以上。

这里环境优美干净,树木葱郁,文化气息浓厚,学院路中间接着一条书山路。

这条书山路是一条环路,整条路就是围着邛州名胜句陵湖,转了一圈。

邛山大学作为邛山省最好的大学,就在坐落在句陵湖畔,学校的正大门向南开,是一座古代府衙形的大门,门后就是明清时的贡生院、考试院之类的机构遗址。

所以正大门也叫南门,平日里只是作为邛山大学的象征,只供行人进出。

邛山大学最常使用的大门,是东门,四根柱子耸立,当中一大两小的三道门,大门敞开,方便车辆出入,左边是人行入口,右边是人行出口。

石珪父亲把车停在东门停车场,就带着母亲和石珪一起去报道了。

邛山大学很大,从东门停车场走到学校主楼广场前的报到地点,就花了近20分钟。

这让没有读过大学的父亲母亲,激动不已。

学校的报道,和第二世一样,就是拿着报道流程单,在学校主楼一层各个教室之间来回转。

这个时候,父亲母亲反倒不敢插手了,两人像其他新生的父母一样,坐在主楼前一排排雪松的树荫下等待着。

等手续都办的差不多了,石珪拿着住宿单,找到了父母,三人又一起返回了东门停车场,开车前往邛山大学西苑宿舍楼,办理入住。

邛山大学有四个紧挨着的校区,南门、东门所在的地方是本部,校办公区、实验楼,图书馆、大礼堂等等都在这里。

从东门出去,走过学海街,就是邛山大学的东苑,这里基本上是理工科院系,什么物理系、数学系、生物系、工程学院、机电学院等等都在这里。

东苑又因为理工科的男生多,这边又被学生们戏称为和尚庙。

从本部西门出去,顺着书山路,走上一小截,就能在句陵湖边上找到西苑的大门口,一个极具现代艺术感的大门。

这里曾经是海山大学,建国前邛山的著名私立大学,后来就并入了邛山大学之内,

现如今在这里的都是中文系、教育学院、艺术学院、外语学院等文史类院系。

而文科类的女同学很多,西苑又被学生们戏称为尼姑庵。

从校本部的北门出去,穿过文林路,顺着李子坡爬上15分钟的山路,就到了北苑。

北苑坐落在一座小山包顶上,能俯瞰青林区的景色,这里有留学生院、研究生院、法学院等等院系。

这里因为大多是学校里待遇比较好的院系,又被学生们戏称为贵族院。

此外还有一个地方,学校的正式名称叫东二院,从东苑大门顺着园山路往东走,走过省歌舞团之后,在邛山艺术学院的边上,还有一个院子。

里面是体育学院、专科生、成人教育学院、函授班等等待遇弱一些的院系,所以又被学生们戏称贫民院,也有好事的人称这里为邛山大学“南苑”。

邛山大学太大,所以每个苑区都有教学楼,宿舍、操场、食堂等等设施。

第一世的石珪,只是参观过邛山大学。

第二世的石珪,则是住在高高的北苑,一心想着发财大计,其他几个苑区倒还真是不熟。

石珪也是第一次来西苑,从西苑大门一进来,左边是十几个篮球场整整齐齐的排列着,右边是一个标准的足球场,中间一条宽阔的马路。

马路由中间椭圆形的花坛,分成两条三车道的路,花坛中间是一棵棵低矮的松柏树,路的尽头是一座极其宏伟的教学楼。

教学楼有15层高,是典型的苏联式建筑,主楼带着两边的翼楼,成一个回字形,中间是花园。

石珪带着父母从主楼右边走过,走过一片树林后,找到唯一的男生宿舍东三楼。

在宿舍楼一楼,西苑宿管科的临时设立的办公点,把住宿单交了,再缴纳200块钱的押金,就领到了505宿舍的钥匙。

石珪一家三口上了五楼,进了505宿舍后,石珪的父母明显松了一口气。

西苑宿舍的条件,明显要比冶金学院的宿舍好得多。

两边各有二张高低床,中间能并排摆下三张课桌,有一个阳台,阳台一侧是洗漱台,另一侧是卫生间。

总比冶金学院一层楼共用一个大洗漱间,套着一个大厕所,要好的多得多。

可能是因为来的比较早,石珪父母替他占了一个阳台边上的高床位。

石珪没有意见,反正用不了多久,他会像第二世一样,要出去租房住的。

现在的石珪已经没有办法,再如同年少时一样,与其他人挤在一个宿舍里了。

石珪的母亲占着床位,石珪和父亲下楼去搬行李。

石珪的行李不算太多,母亲想要带上的很多东西,都被石珪劝阻了。

一只樟木箱子放进了门旁的柜子里,父亲爬上床去给他铺了床铺,母亲则是打扫收拾了一张书桌,给石珪使用。

一家三口正在忙活的时候,宿舍里的其他人陆陆续续的都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