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时,我立即被我的顷刻的念头刺伤了。
我在此时见到他的第一个念头,是奇怪他为什么没有袁如雪在一起。
在我心里,已经将他与她的关系化作固定式默认不可改变。
事实却是,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且并两个少年并不需要无时不刻的在对方身边。
想到此处,我为当下的念头感到无奈与可悲。
…
“大家找好自己的班级站好两列纵队。”
集合时间。旅店大厅里塞了好似整齐的队伍。
在队伍之间,一只双马尾小女孩突然出现在我的视线里。
她在人群里走来走去,在寻找着什么。
在整齐的队列中间,在相对静止的队伍当中,她在人群里穿插着。
特别的发型,如雪般的面孔,仿佛每个人的目光都聚焦于她。
在人群中她是如此显眼。
不论走到哪里,她永远都是星夜里最特别的那一颗,耀眼却又触不可及的星。
-
“她好像和任毅吵架了,”梁思阳手里捏着小纸条。
这次我没有接过纸条,心里已然有了答案。
写着充满关心的文字纸条、符合人设的他画像、下课主动贴上前的肩并肩。
这些在我视线里曾反复出现的意象,在谱写着不属于我的青春诗。
可一起创造出上述这些意象的少年,并非符合我固有念头的她和他。
她对他的爱意好像出现了分歧。
“吵架?怎么了?任毅生气了?”我开口问道。
“因为上历史课,她给我传纸条和画画,被任毅知道了,任毅觉得不舒服吧,就跟她吵了一架。”梁思阳捏着纸条,一贯平静的表情有些波动。
这一答案和我心里预想的并无不同。
青涩时代,她对两个少年的爱意出现了分歧。
我接过纸条。
纸条上熟悉的字迹,是她在叙说着她和他吵架的原因。
“我真的不明白,为什么同学之间的关心也会被当作是越界,真的好奇怪。”
她好像用天真无邪写下了这句话。
我明白她所说的他认为的“越界”。
“如果换做我是任毅,我也会生气的。”我将纸条递回梁思阳手里。
同时对不同的异性产生好感是稀松平常。青春的爱意出现分歧大概也并不奇怪。
我认为这并没有对与错。
但是当我读完纸条,我明白任毅对袁如雪生气,并不是简单的归因于她在喜欢自己的同时喜欢上了别的少年。
从小接受的“男女有别”教育,让我将矛盾的根源成功肢解。
相互吸引的他与她,在某一个特定的契机建立了恋爱关系。
建立在“某些基础”上的恋爱关系,会因为这一个基础而变得愈发牢固,同样地也会因为这一个基础而塌方。
这个所谓“某些基础”,就是他与她相互吸引对方的各自拥有的点。
对于她来说,这一个点,便是青涩时代的“通行证”——颜值。
任毅因为拥有这一个点,和袁如雪建立了恋爱关系。而现在,一个同样拥有这一个点的人出现在她的生命中,她的爱意出现了分歧。
于是她对他开始主动。
加之以新鲜感的作祟,一种“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趋势正在慢慢形成。
我主观臆测,这才是任毅发动吵架的原因。
“那你接下来怎么办?”我抛出问题。
梁思阳刚才表情波动,是我做他将近两年室友从未见过的,那是一种夹杂着厌烦和窘迫的复杂情绪。
接下来,问题的处理方交到了作为“第三人”的梁思阳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