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阿辉(2 / 2)我的口是心非首页

不同的是,我一般放学就回来,比较懒散那种。阿辉则放学还在学校温书,很晚才回来。也就一周的时间,我们几个人突然身上奇痒难耐。我竟然,长虱子了?!这让我很是吃惊。

后来才知道,阿辉没钱买洗发膏,也很少洗澡,所以身上长了虱子。这让我们不免有点尴尬。出于礼貌,他最终趁夜里,自己弄了一洗衣盆的水,用肥皂给自己洗了一个澡,当时躺在炕上的我们三个舍友,其实都醒着,但都闭着眼睛装睡。

这样的日子也就撑了半个学期,然后我们就住校了。因为往返太不方便了,再说,学校的宿舍比外面住也便宜了。家里父母也觉得压力有些大了,所以还不如都住校呢。

住校以后,我们就很少再联系了。除了偶尔讨论几道数学题,其他很少再联系了。现在想来,高考后就基本没什么联系了。

后来,听说他高考失利,又复读了,最后学了农业。其实自己高考也失利了,高考前夕头疼咳嗽,天天打着吊瓶,却依旧回不到状态。明明曾经自己轻而易举解出来的答案,现在看了却心慌的不行。

自信一旦没了,就很难再建立起来了。最终考试成绩可想而知,比平时少了好几十分。父亲母亲都劝说我复读,言说一中对面的普通高中,可以免学费让我复读,但一直顺风顺水的我,不愿意承受复读这个名词,索性还是去了大学报到。

大学毕业后,偶然在聊天室得知,阿辉读研了,后来又读了博,又过了几年,阿辉结婚,和妻子一同去了美国搞科研。再后来,阿辉那曾经得了尿毒症的父亲,也去了美国纽约。

只是没想到,二十多年后,在短视频里,我竟然又看到了阿辉的身影。很奇怪,曾经少年老成的他,如今看着反倒比我年轻许多。

看着他在美国的小别野,心里很是羡慕,也很是欣慰。他终于实现华丽的转变:事业是自己最喜爱的科研,生活也不必再捉襟见肘。他自信依旧,什么都喜欢尝试。

我在其一个生活视频下面留言:哪里可以看到中国的节目吗?

他还真的回复了我,言说可以。

突然间,我觉得这个APP还是有一定存在的意义的,不然,我也不会有个海外友人了。

如果当初自己也和他一同学则复读,或许我也可以走进科研的道路?也许还是什么也改变不了。毕竟我没有阿辉那么强大的内心,那是与生俱来的坚毅与自信。

面对困难,阿辉选择的是欣然接受,却又不会甘心接受,努力得去改变,一次不行,两次、三次,而我呢?唉,要么找理由躲开,要么就甘心认命,或许这就是我们后来人生轨迹不同的缘由吧。

念去去,青春少年不复在,重逢能及时?

盼余岁,咫尺天涯皆有缘,人间还温暖。

聊以慰藉,这匆匆半生,路过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