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6章 《民间舆论》(1 / 2)大晋第一才子首页

张华哽咽着,声音中满是情感:“天下乃司马家的天下,我主圣明,英明啊,有这样的英明皇上,我张华就是累死,也在所不辞啊。”他的言辞中充满了对皇上的忠诚和对晋朝的热爱。

皇上听到这样的话,心中的疑虑消散了大半,他大声地笑起来:“好啊,张爱卿这样的话我喜欢听。”皇上的笑容中透露出满足和喜悦,他对张华的忠诚感到欣慰。

然而,杨骏并没有因此放松警惕,他站出来说道:“皇上,臣认为张华是一两面派,阳奉阴违,在朝庭上奉承皇上,歌颂皇上,可在背后里,就讥讽皇上,攻击皇上,臣没有证据是不会轻易对皇上宠爱的重臣说这样的话的。”

皇上的笑容收敛,他的眉头微微皱起:“有证据?有何证据啊?”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严肃,显然对杨骏的话感到重视。

杨骏沉声回答:“皇上,臣已经搜集到了一些证据。张华在私下与友人交谈时,曾多次出言不逊,讥讽朝政,甚至对皇上的决策也有所非议。”

皇上的脸色变得凝重,他看向张华,等待着他的解释:“张爱卿,可有此事?”

张华的脸色苍白,他抬起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坚定:“皇上,臣与友人的谈话,或许有时言辞激烈,但绝无不敬之意。臣对皇上的忠诚,天地可鉴。”

皇上沉思了片刻,然后缓缓说道:“张爱卿,朕相信你的忠诚。但朕也不能忽视国丈大人的奏报。这样吧,朕会派人调查此事,务必查个水落石出。”

张华和杨骏同时应道:“遵旨。”

随后的日子里,皇上指派了忠诚可靠的官员对此事进行了深入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张华虽然在私下里对朝政有所议论,但绝无不敬之意,更没有讥讽皇上的行为。他的议论多是出于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以及对改进政策的渴望。

杨骏在得知调查结果后,主动向皇上请罪,承认自己对张华的误解,并请求皇上宽恕。皇上对杨骏的坦诚表示赞赏,并提醒他以后要更加审慎。

张华则因为这次事件,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了自己作为臣子的责任和言行的影响。他继续以其才华和忠诚为大晋朝服务,同时也更加注重自己的言行,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晋武帝的英明决策和对臣子的信任,张华的忠诚和才华,以及杨骏的坦诚和知错能改,共同为大晋朝的繁荣稳定做出了贡献。这个故事也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了后人传颂的佳话。

杨骏的神情坚定,他从怀中掏出几张纸张,高举着说道:“皇上,证据,全都在这里。”他的手微微颤抖,显然这些纸张对他来说意义重大。

黄猛迅速上前,接过纸张,小心翼翼地递给了皇上。皇上接过纸张,将其铺展在龙书案上:“唉,可惜朕老了,眼睛花了,不能看见这样的字迹了。”

杨骏见状,立即走近皇上,他指着纸张上的字迹:“皇上,我上次说过,张华的诗中的末世,就是指的我大晋朝,皇上请看,这上面有注解。”

皇上的脸色瞬间变得惊愕,他难以置信地看着张华:“什么?末世指的我大晋朝吗?”他的声音中充满了震惊和失望,显然这个消息对他来说如同晴天霹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