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36章 在古代给人当娘25(1 / 2)快穿:囤好物资,大佬靠种田苟命首页

“知道你们没见过这种房子,待会好好给你们讲一下,小丫别乱走,一起过来。

跟着听听,不然到时候不会用,可别哭鼻子哦!”

宋小丫正四处打量着属于自己的房间,瞳孔中映照出雪白的墙面和反光的米黄色地板。

听到爹的声音,愣了愣,小跑出来,小脸兴奋得红扑扑的:“我来了,正好,爹,你给我讲讲,屋里好多物什都没见过。”

宋启抬手轻轻拉了一下她的牛角辫,领着众人到了二楼,宋二宝和他媳妇的房间。

拧开门锁,众人跟着进了屋内,每日见到的白墙和瓷砖,现在一看显得房间既干净又敞亮。

还有不容忽视的1米8大床,和他们过去见过的土木床不太一样,颜色浅一些,设计上很简单,少了四根床柱子。

高度也矮一些,上面垫着纯白色厚实的床垫。

几人站着,盯着看,小心翼翼地按了按,“这和原来咱家垫的棉絮还是不太一样,怎么说呢?”

“反正是挺舒服的。”

“很软,又没有那么软。”

“躺着也舒服,神仙给的就是不一样。”

宋大宝胆子大,率先走到床沿,一屁股墩坐了下去,又被一股力量弹了回来。

他觉得有意思,上下晃悠,“爹,我和二弟搬的时候,还觉得十分奇怪,床怎么还要床垫。这东西真有意思!二弟,你也跟着过来。”

宋二宝也跟着坐下,新奇地摸了摸,慢慢地坐上去,“这个东西比稻草垫着舒服多了。”

大儿媳李玉站在床边的柜子前,轻轻推开柜门,上面空空的放着衣架,许是用来挂衣服的。

“大宝,你过来看看,这倒是比家里装衣服的木箱子强,衣服拿起来方便。

下头的3个柜子还能放一些别的东西。”

李玉挺着大肚子,上下打量着衣柜的各个空间,脑海中已经将衣物的位置,安排得明明白白。

宋二宝来到窗前,透明色的玻璃窗,能看到远处茂密的山林笼罩在秋日之下。

他直愣愣地盯着前头的景色看,然后按照爹说的,拉开窗户,一股凉风吹了进来,整个房间都清爽了。

“爹,这个玻璃好厉害了,能看到外面,比家里纸糊的窗户结实多了。”

宋启走了过来,随意地拉出纱窗层,“这个是纱窗,防蚊虫的。

今日大晴天,不算太冷,拉上这层,省得晚上睡觉的时候有虫子。

下雨的时候,就拉上你刚刚拉的那层,雨就进不来了。”

“原来是这么用的啊!等大冬天咱们再把玻璃关上,那样外头的冷风就吹不进来了!”

大儿媳李玉坐在椅子上休息,微风透过纱窗吹进来,将心中因怀孕烦闷不适感,一一扫去。

忽然,听到“啪”的一声,房间光线变得更亮了。

宋小丫惊呼:“爹,好亮啊!”,其余人吓了一激灵。

宋启招了招手:“小丫,过来,怪我,忘记和你们说了,这个叫灯泡。

上下按下去,屋顶的白色灯柱就会亮,晚上的时候可以用。”

大宝扶起李玉道:“白日都这般亮,到了夜里开了灯,岂不是和白日没什么区别了?神仙的东西就是不一样!”

宋二宝嗅了嗅,空气里没有那股臭油味,“比家里的蜡烛好多了,无烟,没有臭味,也不会轻易着火。”

蜡烛家里都是省着用的,有钱人家才能点得起蜡烛灯笼。

来到了厕所,宋启告诉他们如何使用厕所和洗脸台。

二儿媳美华,略微有些湿的手,偷偷往衣袖后抓了抓,面色有些尴尬。

原来那个圆墩墩的东西是恭桶,怎么会那么白亮?

她刚才觉得脸上有些脏,跑到‘厕所’,见里面正好有一点点水,以为是洗脸的水,洗了一把脸。

洗完还暗自觉得自己挺聪明的,没等公爹讲,提前就晓得了洗脸池的位置。

现在看来,自己还是太傻了,所幸这个叫马桶的还没有人用过,不然她心里头怪膈应的。

宋大宝脸带笑意看着媳妇:“玉儿,这个马桶好,你月份大了,不用蹲着方便了。”

大儿媳李玉腼腆笑了笑:“是啊!方便多了!”

联想到家里出恭的地方,简直一个是天上,一个是地下。

不管是家里的还是娘家的,总有一股屎臭味不说,还爬满了蛆。

神仙就是神仙,连出恭的地方都如此干净,不过神仙也会方便吗?

众人新奇了一个下午,收拾好各自的衣物,在房间内休息。

宋二宝躺在大床上休息,他摊开双臂,“这床可真大,咱家住的这也太舒坦了,躺着也舒服。”

美华还在仔细擦窗户,“估摸着青天大老爷都住不上这样的屋子。”

看了眼自己家的男人,平日话不多,待她却是一等一的好。

婆婆公公也好相处,大嫂大哥也是实诚人,她是嫁对了人,不到半年,住上了这么舒服的房子。

青柠在院内,地上刚浇过水的红薯叶,绿油油的,她挑着尖掐,可嫩了,顺手摘了一把青豆角。

地里还种了土豆,南瓜,不大的地,倒是都利用起来了。

这些种子是在系统商城购买的良种,这个时代还没有这么丰富的蔬菜品类。

一旁橘子树上的橘子熟透了,喊上小丫,摘了一些放到菜篮子里。

小丫两只小手腕勾着篮子,飞快往家里跑,边跑边朝着楼上喊:“大哥,二哥,快下来吃橘子喽!”

宋启熟练剥开橘子皮,掰开一半递给青柠,橘子甜润多汁。

山娃子拿了一个给大丫,“咱们家种的橘子,真甜!”

比他摘的那些野橘子好吃多了,转头看了眼青柠,丈母娘一家人是真不错。

他们上山没多久,他和大丫就住上了崭新的房子。

晚食炒着红薯叶,豆角下米粥,灯光下的猪油炒过的红薯叶油润润的。

青绿的红薯叶配上米粥,吃进肚里格外舒服。

宋大宝抬眼看了看发亮的灯柱,说:“这灯可真厉害,外头黑不溜秋的,里头和大白天似的。晚上起夜也不怕摔倒了!”

山娃子也往外头看了看,院门上还装了路灯,那光不如屋里的光亮,但也比蜡烛的亮上不少。

住在山里,原本最是怕这种黑夜,黑灯瞎火的不知道会下来什么野兽。

他平日睡觉之前,还要在外头布置一番,眼下倒是不用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