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九章 消失的田地(1 / 2)大明,从带朱元璋逛紫禁城开始首页

扶着朱标,朱元璋定了定心神,这才追问道:“你是说,这是个祸国害民的乱政?”

“事实上,在此之前,我老早就知道这免税田制度了……”

眼看朱家父子一脸迷茫,陆羽索性将此事铺平摊开,细细解释。

“历史上的朱元璋,非但给官员免税,还将这制度推而广之,福及中举学子,只要考上举人,便能免交田赋,享受上等人待遇。”

“这制度初衷,或许是肃清贪腐,给官员士子发福利,提升他们的地位,可一旦推广实施,就变味了。”

“大明后期,朝廷一度收不到税,全拜这免税田所赐!”

听这一番解释,朱元璋父子更感惊骇,惊得说不出话来。

惊愣了许久,朱元璋才蹙眉道:“种田纳税,天经地义,缘何会收不上税?再说这免税田制度,并非全然免除税赋,只是根据官员品秩,相应减免。

即便你官居一品,也不过减免数十亩田地的税赋,天下间又有几个一品官员?便将所有官员免去的田地数额加一起,和世间田地相较,也不过九牛一毛,这点田地,岂能影响朝堂税赋?”

“呵呵!老朱你还是在京城待久了,不了解下面的情况你以为到了府县地方,还能依朝廷规制清量田产?”陆羽轻笑一声,嗤之以鼻。

朱元璋一时失声,竟不知如何做答。

陆羽接着道:“朝廷确有规定,各阶官员按品秩免税,各有固定免税份额,可真要落实时,负责清仗田地的,却是那县里的地方官,你觉得那些地方官员,敢得罪当朝大员,照实清仗?”

怕朱家父子听不明白,陆羽又举了個例子。

“假如你老朱家在隔壁江宁县有三百亩田地,其中有五十亩属于免税田,剩下的两百五十亩,是需要缴纳田赋的,可你老朱不愿交纳这二百五十亩地的税,非要说你家只有五十亩地,那江宁县令会怎么办呢?”

朱元璋听得连连蹙眉:“他会……他会……”

他心中已有揣度,但仍不愿直说出口。

陆羽替他道出真相:“他区区一个县令,怎敢得罪你这皇亲国戚?你说只有五十亩,那县令定不敢据实丈量,自也依着你的说法,上报你家田产五十亩,所以,这中间的二百五十亩,便无声无息间……消失了……”

陆羽将双手一拍,比了个“两手空空”的手势。

“消失……”

朱元璋的眉头,已不由自主地颤动起来。

好好的田地,当然不会平白消失,真正“消失”的,是本该向朝堂纳的税!

“这二百五十亩只是虚例,真正的情况,比这要恶劣得多。”

陆羽打了个响指,引朱元璋回归现实。

“后世嘉靖朝那内阁首辅徐阶,可是号称徐半城,整个松江府华亭县有一半的田地都是他徐家的,后世都说严嵩是个贪官,这徐阶可比严嵩贪得多,你想想看,整个大明朝有多少官员士绅,占了多少田地,免交了多少税额,而且这并没触犯律法。”

陆羽的话,让朱元璋瞠目结舌。

“一个县一半的田地,那至少有几十万亩吧!”朱元璋实难想象,官员名下田产,能到这等天文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