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五章 茹太素(2 / 2)大明,从带朱元璋逛紫禁城开始首页

习惯是可以改的,朱元璋颁布禁令,为的就是扭转文人啰嗦的习惯。

“这……”

茹太素犹豫了片刻,苦着脸道:“陛下虽早颁布禁令,却从未因这禁令处罚过朝臣……是以……是以……”

他结结巴巴,再说不下去了。

朱元璋冷哼一声,替他将话补充完整:“是以,你便存着侥幸心思,将咱这禁令不当回事!”

茹太素再不辩驳,将头往地上一磕,连忙说道:“臣知罪!”

虽说明知故犯,但他这认错态度倒也诚恳,侥幸心理,人人有之,若因这小事重罚,未免太过苛刻。

朱元璋虽常有冷酷手段,但那多是对待贪腐官员,面对眼前这酸儒,倒下不去重手。

况且,这茹太素除了啰嗦外,为官倒还清廉,能力也不算差。

“罢了,罢了!你且记着,以后奏章之中,需得言之有物,莫要引经据典、空泛其谈!”

说着,朱元璋指了指那地上的奏章,问道:“你且起身,说说那奏章中写的,究竟是何事!”

那奏章厚厚一大摞,朱元璋可懒得再看了,不如听本人当面陈奏。

听得天子发话,茹太素颤颤巍巍抬起头来,又伸手捡起奏章,然后慢慢说道:“陛下,臣这奏章所言之事,乃是官员薪俸问题。”

“臣从中书省内下发的堂帖得知,陛下为了提高官员收入,特定了绩效制度。”

“此事乃国朝大计,臣深感陛下隆恩,为此欣喜不已,但细一思虑,却觉这绩效制度略有不足,故而提了些微建言……”

绩效制度,是朱元璋父子俩经陆羽开导后,为肃清贪腐风气制定的计策。

这项制度,既凝结了父子二人的心血,又寄托对了整治贪腐风气的希望,自然得审慎待之。

推广一项新政并非易事,他们将之整理成册,下发中书,中书省没料朱元璋会主动给官员加薪,审核之下,大为惊喜,立即将之下发各部,而这茹太素,此刻正在刑部当值,收到中书省下发的堂帖后,有所思索,这才有这份奏章现世。

听得茹太素细说缘由,朱元璋父子很是欣喜,他们对这绩效制度抱以期许,自然也希望官员能有所反馈,提出意见。

“那你给咱说说,这绩效制度有何不足?”朱元璋连忙问道。

“臣以为,那绩效制度自是极好的,但却有所缺点。”

只说了两句,茹太素便抱定双手,不再往下赘述。

许是刚刚挨了顿批,这茹太素记牢了“言之有物”四字,说话极是简明扼要,绝不啰嗦,可他未免矫枉过正,只略略提了个概要,把话说得不清不楚,着实引人心焦。

朱元璋略等了片刻,没等到下文,不由蹙了眉头,抬手道:“什么缺点,接着说下去……”